《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菩萨信仰 >> 综论 >>

明末的菩萨戒(4)

分享到:

 

页164

发心撰写了《玄义》和《合注》。《玄义》的方式是根据天台家的释名、显体、明宗、辨用、教相之「五重玄义」的模式而撰成。《合注》是打破以往两书的惯例,而从《梵网经》的第一卷起头下注。此外,智旭批注《梵网经》的方式和古人也有所不同,那就是只有大科,没有细目,只有段落的分条,没有重重的分科;非但不支离破碎,而且一气呵成,他虽引用也经律,可是读来仍有行云流水之感。据他自已在缘起文中提起,当他撰写《玄义》和《合注》时,文思非常敏捷,有若发悟:

如是昉公远从闽地携仗来寻,为其令师肖满全公,请讲此经,以资冥福。复有二三同志欢喜乐闻,予由是力疾敷演,不觉心华开发,义泉沸涌,急秉笔而随记之。共成玄义一卷合注七卷[13]。

由此可知,智旭诠释《梵网经》,不仅有经律的依据,也是出于他心地开发。可惜在他当代而稍后的几位《梵网经》的注释家均未提到这两本书。也可以说,在明末清初,智旭阐扬菩萨戒的著作没有受到佛教界的重视,原因何在?可能是因为智旭门下未见有杰出的法将。

  智旭的「五重玄义」和天台智者的「三重玄义」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对于体的处理。天台智者的用「出体」来说明无作戒体,所谓无作戒体,就是无漏色法,非本心本有,而是由师师相承传授而得。未受戒者无戒体,已受戒者有戒体,「受之则得,不受则无,持之则坚,


13. 《卍续》六十册,页619下。

 

页165

毁之则失」[14],所以不是理体而是事用。然而智旭的《玄义》之中,「显体」项下,是以诸佛的本源心地为体,也等于是诸大乘以实相印为体,而且把此本源心地的理体解释成许多名称,如法住、法位,一切种智、一实境界、中道第一义谛等[15]。这也是因为他重视《梵网经》的「心地」二字的涵义,而且虽然没有明言跟禅宗的关系,其实暗与禅宗的观念相应。

  他在写完《玄义》和《合注》十五年后,又写了一卷《菩萨戒笺要》,其原因是他的《合注》文义太广,不是每个人所能阅读的,因此有人要求他再写一本比较浅显而精简的菩萨戒批注,使得每半个月读诵菩萨戒本的人略知其大意[16],这也是非常有趣的事。最初由于智顗的《义疏》太深奥,而有藕益智旭的《玄义》和《合注》,结果还在他住世的时代,就有人认为《合注》不是末世钝根所能遍阅而要求他再编一本简要的批注[17],这种工作可能是永远做不完的。《笺要》既然是《合注》的精简本,所以没有特点可资介绍。

  另外他也从《瑜伽师地论》本地分把菩萨地的戒品分科分段加以诠释,写成一卷《菩萨戒羯磨文释》,也就是根据《瑜伽师地论》的菩萨戒受戒法加以解释和说明。一共分为三大段,第一受戒羯磨、第二忏罪羯磨、第三得舍差利。受戒羯磨又分为从师受和在如来像前受,主要是礼请有智有力的同法菩萨为戒师而授与菩萨戒。所谓同法菩萨就是已经受了菩萨戒、已发无上菩提心的人;所谓有智有力,是自知用菩萨戒法,又能以菩萨戒法加被于人的人。如果无法求得有智有力的同法菩萨戒为戒师,才用如来像前受戒的办法,这不是菩萨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