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唐密文化 >> 唐密研究 >>

空海的十住心构想与曼荼罗-—内涵与净化(7)

分享到:

  空海在《释论》引用了因分果分之说,故要重视所谓“果海”是指离机根的境界,所谓“因海”是说有机根的境界。这种“离机根”“有机根”的观点,如下所示,在空海的著书中屡屡出现。
  首先,探讨说“离机根”境界的地方。
  在《教王经开题》·《理趣经开题》·《法华经开题》·《梵刚经界题》等开题文章中,可以看到以下内容完全相同的文章:[34]  (例16)教源无造无作也,亘三世而不变,遍六尘而常恒。然尤无示者则目前不见,无说者则心中不知。泊乎双圆性海常谈四曼自性,重如月殿恒说三密自乐。人法法尔兴废何时,机根绝绝正像何别。  上文的意思是,人法原本自然甚至是无机根的状态,这就是教源。此处的“机根绝绝”,是《释论》描绘果海的语言,由此可见空海是站在果位的立场上论述此类开题的。
  其次,《二教论》中有“离机根”一词[35],其意思如下,在表示显教密教的定义中,密经是自性身、自受用身为了自受法乐而说的三密门,此位于如来内证智境界的三密门,站在等觉、十地、二乘、凡夫等立场上是无法理解的,这要站在唯识、中观的立场上,用“言断心灭”的语言加以说明,在地论、释论中叫做“离机根”。也就是说果位境界在《释论》中叫做“离机根”,这就是密教。
  其次,探讨有关说存在机根、“有机根”境界的地方,首先,从《十住心论》第十中找出如下两例:  (例17)众生自心其数无量,众生狂醉不觉不知。大圣随彼机根开示其数,唯蕴拔业二乘但知六识。他缘觉心两教但示八心,一道极无但知九识,释大衍说十识。大日经王说无量心识无量身等。知如是身心之究竟,即是证秘密庄严之住所。[36]
  (例18)随众生机根量,开示显教密教。密教者大毗庐遮那十万颂经及金刚顶经瑜珈十万颂经是也,显教者他受用应化佛释迦如来所设五乘五藏等经是也。[37]  其次,在《宝钥》有以下三例。  (例19)如来德具万种,一一德即一法门之主也。从彼一一身随机根量,说种种法度脱众生。[38](“第三住心”)
  (例20)若是佛说者,宜直说佛乘等,何用说天乘等,机根契当故,余药无益故。[39](“第三住心”)
  (例21)密教者自性法身大毗庐遮那如来与自眷属自受法乐故所说法是也,所谓真言乘者是也。如是诸经法契当其机根并皆妙药,随其经教菩萨造论人师作疏。[40](“第四住心”)  如上所示,《十住心论》的二例是说,如来根据众生机根而说显教密教,《宝钥》的三例亦同。对应众生的机根说法,济度众生令其解脱,所以必须说与众生性欲对症的教药。
  其次,空海用浅显易懂的语言“病”与“药”,表明如来根据众生的机根,分别说教与之合适的法门,如《二教论》中有“如来说法应病投药,机根万差针糴千殊”,[41]《平城天皇灌顶文》中有“正行正法随缘多门,机根万差法药随殊”。[42]《平城天皇灌顶文》中有“法药虽万差前所说八种法门是彼之本,然尤随顺机根故有浅深迟速。”[43]
  以上都是说明如来根据其病施以各种不同的药,更不待言,十住心也是如此妙药,为适应众生机根而成立各住心。
  第五节、曼荼罗的内涵  空海五十七岁那年,在《十住心论》、《宝钥》中完成了十住心思想,所以空海真言乘的密教思想,不是一时形成,而是历经迂回曲折后逐渐构筑形成的,十住心的构想也是如此。因此在本文第二节,展示了从四十二岁开始构想十住心思想及其形成过程,空海在建筑十住心构想中,巧妙地吸收了南都佛教、天台密教以及真严密教之间的关系。
  十住心构想的思考,不仅在《十住心论》《宝钥》有所披露,有关相信绝对可求菩提,通过对立、矛盾能进入更高境地的这种运动发展的思想,在空海的著作中亦随处可见。整理这些观点并与十住心构想紧密结合,可发现两个问题,一是第三节所示的“因果论”,另一个是第四节阐述的“横竖”与“机根”的问题。这些内容都是在求道心进化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净心而相继生成的,也就是要把握“心续生”,以便能浅显易懂地向众生加以说明,也就是空海在《十住心论》第十所说的“心续生之相诸佛大秘密握紧悉开示者即是竖义”,[44]按顺序说十住心,以及《十住心论》序言所说的“今依次经显真言行者住心次第,显密二教差别亦在此中。住心虽无量,且举十纲摄之众毛。”[45]
  至此还有一个所谓“心续生之相”的“十住心”问题,也就是结局如何的结论定位问题。空海早在其三十三岁的《请来目录》中就已经说过“真言秘藏经疏隐密不借用图面不能相传”[46]。
  此话是空海自己体悟的表白,在《十住心论》有明确阐释。在《十住心论》中,其综合第一、第二、第三,在第三住心的最后作“深秘释”,从第四住心开始,分别在各住心的最后都写作“深秘释”。这是空海大澈大悟后披露三摩地法门的词句,是对曼荼罗的描绘。
  如果集中整理《十住心论》的深秘释之处,即如最初图表1所示。也就是第六为弥勒菩萨的三摩地门(法相宗);第七为文殊菩萨的三摩地门(三论宗);第八为观自在菩萨的三摩地门(天台宗);第九为普贤菩萨的三摩地门(华严宗);第十为大日如来的三摩地门(真言宗)。如果将此以胎藏曼荼罗来表现,则如下图所示。
  图表(略)   如上图所示,第十秘密庄严住心的境地,是进入大日如来三摩地的境地,在此境地的弥勒、文殊、观音、普贤等各个菩萨,只是以大日如来为中心环绕周围,亦即没有上下差别。十住心分别有十种差别,可是无论在哪个住心,在此住心者皆无差别,这就是空海所印证的觉悟,曼荼罗可将此悟境本身准确无误地以图表形式真实地反映出来。   结 尾
  空海所说的觉悟是“心”的问题。他认为只要有人心,“觉悟”就是人的问题,人分别有男性女性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作为特性在智力、体力上存在差异是当然的。人天生就明显有不同的特性,因而就有适合人的住处,反之说明为了使得人人平等,明确差别十分重要。“差别即平等”这是空海在十住心思想中的主张,也是他的觉悟。
  以上是结论,最后我想顺便说一下,空海主张的密教思想,在历史上已经流传了一千二百年,这种思想主张能力不同的人一律平等,这个问题就是永远广泛发展的曼荼罗思想,曼荼罗是广泛涵盖整个宇宙的思想。
  作为人生,无论地域,不分宗教,同在一个地球上生活,正因为如此,我坚信空海思想完全能够成为地球上持不同宗教、不同文化的不同民族之间共存共荣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