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崔中慧
日本京都南方和歌山县境内,有一处宛如世外桃源的佛教圣地高野山,自从公元816年弘法大师(即空海774??835)始创真言宗道场,至今不但仍保存了117所木造的寺庙,有「山上的正仓院」之称的灵宝馆,也珍藏了许多寺院的佛教艺术文物,近年来并定期规划不同的主题展览。对于喜爱佛教艺术的人而言,它是值得一探究竟的宝山;对日本真言宗一千多万的信徒而言,这里是灵山圣地,能够来此朝圣,必能得到空海大师的慈光加被;而对一般的旅游者而言,散步于高野山的千年古径中,浓密高耸的古松所笼罩的宁静幽谧气氛,令人澄心涤虑,而山上遍布的古剎,更令人发思古之幽情,恍若步入中国唐宋古代的时光隧道中…。
高野山缘起
〈弘法大师肖像〉,右手持三钴杵,左手持念珠。日本南北朝时代(14世纪),绢本设色,金刚峰寺藏。(见照片)
高野山龙光院收藏的国宝〈传船中涌现观音像〉,平安时期(12世纪)。(见照片)
公元八世纪至九世纪初,日本政治势力变迁,佛教也受到两位密教大师的影响开创了新的风气,文化艺术上也因而注入了新的元素,这两位一是空海,另一位是最澄(766-822)。两位都曾随第16次遣唐使乘船赴中国留学,最澄宏扬天台密教于比叡山,空海则于高野山建立真言宗道场宏扬密教,称为东密。这种避居山林的丛林修行方式仿自中国山岳佛教传统,足以媲美天台、五台山,然而中国历史上因战火摧残,多数木造建筑的佛寺均已毁损,丛林修行的盛况亦不复再见,即使佛教兴盛的台湾也没有这等气势磅礡的气象。
据说空海的母亲是夜梦梵僧入怀而孕,怀胎12个月才生下空海,自幼被誉为神童,从15岁起跟随舅父阿刀大足(桓武天皇的皇子伊予亲王的老师)学习汉文与中国儒家典籍,奠定了扎实的汉学基础,擅长诗文书画。空海对于中国的儒、道、佛三教都有深入研究,并在24岁时着有《三教指归》一书,书中他提到儒家乃淑世之微风,道家为仙术小道,唯有佛法才是人生解脱之道,为了深入探讨佛法真义,一心想入唐求法,在31岁时(延历23年,公元804年)得到桓武天皇的特别恩准,与最澄、菅原清公以及留学生橘逸势一起与遣唐大使葛原野麻吕渡海入唐,航行途中遭暴风雨,后来化险为夷而平安抵唐。高野山龙光院有一件国宝〈传船中涌现观音像〉,据说就是在延历23年空海入唐乘船遇险时观音于风雨中涌现化解船难的画像。此尊观音造像与一般颇为不同,手执莲花,头戴宝冠,怒目扬眉站立在一个木质的漆器台座上,壮硕丰满的身躯披着淡金黄色的长袍,在风雨中飘动着,双袖茸茸的的羽毛也随着飞扬,充满了速度与动感,衣服纹饰承袭唐代的截金法描绘精细的纹样。
空海乘愿 东传密教
空海到了中国后,积极深入佛法,也遍学其它各门学艺。第一次参访长安青龙寺真言宗七祖惠果大师(746—805)时,惠果就对他说:「知汝当来,迟久矣!」显见惠果早知他们师徒的前生宿缘。惠果在公元805年圆寂前将密教东传日本的重责托付与空海,后来空海以四六骈文体为其撰写。
「大唐青龙寺故三朝国师碑」,碑文中写道:「……弟子空海,顾桑梓则东海之东,想行李则难中之难。波涛万万,云山几千也。来非我力,归非我志,招我以钩,引我以索。泛舶之朝数示异相。归帆之夕,屡说宿缘。和尚掩色之夜,于境界中告弟子曰:『汝未知吾与汝宿契之深乎!多生之中,相共誓愿,弘演密藏,彼此代为师资,非只一两度也。』…」。空海得到惠果传授胎藏界、金刚界灌顶,法号「第八祖遍照金刚」,并得到《金刚顶经》及其它密教典籍、法器与图绘之真言七祖法像,这些对后来日本的佛教影响深远,所发展出特殊的密教艺术与曼荼罗绘画,都成为平安时期以后日本佛教艺术之特色。
高野山海拔约1000公尺,山形呈现八叶莲台围绕着一片广大的高山盆地,腹地内的寺院由东、西、北三个方向散布,面积有近33万坪。空海大师于弘仁七年(公元816年)创建为真言宗道场,最盛时期曾有1800多座寺院,但史上屡遭祝融或天灾人祸而毁坏或重修,现在仅存117座寺院,目前仍有600多位出家僧众与3000多位修行人在此修行。提供游客住宿的宿坊有53个,是一个集修行、参禅、祭典合一的东密佛教圣地,也是一个典型的佛教徒共同生活的小区,各项生活机能一应俱全,学校(从幼儿园到大学都有)、图书馆、医院、银行、警察局、消防队、与公园等。
朝圣之旅 京都出发
首先从京都车站搭乘日本的JR(JapanRailway)至大阪,再从大阪换乗地铁至难波站,从「难波」再换南海电铁往高野山这段车程约需一小时40分钟,南海电铁的终点站是「极乐桥」,再改搭登山缆车,到了高野山的入山口还要换乘高野山专门的山区巴士,想到古代交通不便,这一趟往返的路程的确是充满了「难波」。早上九点从京都的旅馆出发,南海电车到了高野山站已经中午一点;搭上登山缆车,随着缆车持续的上升,两旁蓊郁的森林中飘来阵阵微风,将盛夏溽暑的燥热一扫而空,内心充满朝圣的期待与一股想探险的兴奋,这里就是高野山,昨天以前这一切仍是梦想,此刻竟如此真实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