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西方佛教 >> 西方之佛教 >>

多音与介入:当代欧美佛学研究方法之省察(5)

分享到:

陆、论述的介入

  以北美学界为主的西方佛学研究在80年代以后开始出现方法论的反省与论辩,其方向大抵是由文献学主流朝多元化而发展。或许有人会担忧这发展方向是否会造成本末倒置,重方法进路而轻实质内容的浅薄学风?如果我们能够统计和归类有关佛学研究的成果(专著、论文、译注,等等),必会发现文献学研究仍占多数,而多元论述只是相对地成长。值得关切的是此论述多元化之现象的意义。如前所述,问题不在于研究典范的转移。而且,方法论辩也不仅停留于理论层次,许多佛教研究的新兴论述即是与方法论反思同时进行。底下即略为介绍几种新兴的佛学论述,如?别与女?主义,后 / 殖民论述,比教宗教哲学,非书写?文献研究,佛教与政治... 等。

   ‧性别与女?主义:在女?主义与?别研究成为学术主流之后,佛教学领域亦有其反响,其中较受瞩目的有Rita M. Gross (1993),Jose Ignacio Cabezon (1992),Anne Carolyn Klein (1995),Miranda Shaw (1994)。

  ‧后/殖民论述:除了上述 Lopez与Faure二书以外,此领域可预见将有后续的发展。(Fred R. Dallmayr最近编有Beyond Orientalism,惜未见)

  ‧比较宗教哲学:我们以Frank E. Reynolds 与David Tracy

  主编「导向比较宗教哲学」系列中 Paul Griffiths (1994) 与 Jose Cabezon  (1994)  的两本研究为例来看, 他们分别择定「教义」(doctrine )与「经院主义」( scholasticism )作为比较宗教哲学的范畴,并以佛陀论与藏传格鲁派为例,将佛教哲学提到比较宗教哲学的台面来,显然是他们要求佛教研究「走出佛学圈」的具体实践。

  另外, Malcolm David Eckel (1992) 则以清辨中观学为材料与范围,藉由玄奘《西域记》的叙事与象征,重建清辨中观学在逻辑思辨系统底下的宗教经验,将理论与神思,理论与实践,哲学与宗教,概念与隐喻,精英与通俗之间的内在关联在细致的分析下表显出来。

  Eckel 此书可以说是佛教宗教哲学最富创造?之作。(林镇国,1997)至于以解构主义、现象学、语言分析等进路来处理佛教哲学,亦所在多有。

  ‧非书写性文献研究:由于佛教研究一向以书写文本及其及教义为对象,长期忽略至今犹存的口传传统与民俗佛教。这一方面的研究比较偏向于东南亚与西藏、尼泊尔地区, 如 Anne C. Klein (1994), Stan  Mumford  (1989), S.  T.  Tambiah  (1984), Richard Gambrich  and Gananath Obeyesekere  (1988), George D.  Bond(1988)。

  ‧佛教与政治:这老问题永远不会过时,见Sherry B. Ortner(1989), Christopher Queen and Sally King (1996)。在东亚佛教方面,由于受到「海德格案」的影响,日本佛教与?都学派在战时与军国主义的关系,目前亦成为探讨焦点。此见于James W. Heisig and John C. Maraldo (1994)。

  从以上粗略的扫瞄可以看到,许多佛教学者以其研究作为介入实践( engagement )的方式,将佛教的传统(不论是大传统或小传统)与当前文化议题结合起来,使方法与理论的反省落实下来。在多音齐唱的今天,此论述的介入性格却是最可为吾人注意的主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