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藏传佛教 >> 人物 >>

大慈法王释迦益西与蔡巴噶举关系详考(3)

分享到:

  藏文文献中关于僧人的传记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就一个僧人青少年时代的成长路径来说,却是大同小异。因为关于大慈法王释迦益西青少年时代的记载十分稀少,传记中不过只有几句话而已。但笔者在此意欲通过叙述释迦益西的人生轨迹,同时分析考察一般藏传佛教高僧的成长过程,找出他们的共性和特点,这对于了解藏传佛教以及藏族社会历史很有裨益。

  一般说来,从理论上说不论出身什么家庭的青少年都出家为僧。但真正成长为高级僧侣的几乎全部出身于贵族家庭。如果是在汉地,把孩子送到寺庙后,基本上就与原来的家庭没有什么经济联系了,家庭就不必再为他的衣食亦或学习费用操心了。但西藏不是这样,就像内地人求学走科举之路一样,需要支付一笔可观的费用,才能将一个普通的孩童培养成一个具有渊博知识的人才。第个学僧在求学期间不仅要家庭支付学僧自身的衣食费用,还要负责给老师的供养。不仅如此,一个孩童最初的启蒙教育是在家庭中完成的,他的第一任老师就是父母或兄长。单就这一点说,一般的平民百姓是做不到的。在西藏民主改革之前,如同其他社会财富一样,掌握和享用文化的只有贵族。如果抛开这个因素去考察一个僧人的成长历程,就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

  据史传所记,释迦益西从3岁起始悟事理,5、6岁开始学习藏文拼写,他的第一任老师也不外乎是父母或兄长。学习识字,基本上能掌握一般的藏文拼写规则需要2年左右时间。

  关于出家的年纪,藏传佛教规定以能乌鸦为限:即小孩到达能驱走乌鸦的年龄,大约8岁作为出家年龄的下限。[14]释迦益西12岁出家,受沙弥戒,取法名释迦益西。“沙弥”,意为“勤策男”、“求寂”,梵语作室罗摩尼罗Sramanera,略作“沙弥”。藏传佛教沙弥戒的基本内容与汉地佛教大同小异,即承认守护十所学处(又译十戒)及其所属三十三种违犯。十所学处为: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歌舞观听、不涂饰香鬘、不眠坐高广大床上、不得非时食、不能触摸金银宝物。其中前四种属他胜罪(根本罪),饮酒以下六种乃为所忏悔之罪。所谓三十三种违犯是与十戒内容相关的条款,即:根本四、杀生三、妄语十二、饮酒、歌舞等三、鬘等三、高广大床十二、非时食、取金银、亏损三,共计三十三种违犯。

  藏传佛教成办沙弥仪轨亦分加行、正行、结行次第,通俗说即是预备、正式和结束三阶段。加行必须先如仪、中间出家为近事男;正行必须离四违缘、具五顺缘、启白策励、皈依三宝;自白我名某甲成为沙弥;白他启请大德接引。三白之后,于结行时告知时刻、诵学处等。[15]

  史传还有记载释迦益西自幼聪颖,幼年时就能说出许多前世的情形,大德的习性全部苏醒。类似的记载在藏传佛教许多大师的传记中都能见到。印度佛教中关于轮回转世的观念经历千百年的传播,在雪域高原深入人心,根深蒂固,无论是学富五明的大班智达,还是从未受过任何教育的下层民众,没有人对这一点有任何疑。因而许多高僧都认定自己是前世某高僧大德的化身或转世。就在释迦益西出生时代,藏传佛教中最独特的活佛转世制度已在噶玛噶举派中正式形成,以后又陆续为其他教派采纳,更趋发扬光大,归根到底,就是源于这种轮回转世观念。

  释迦益西出家以后,便开始了漫长而艰苦的学佛人生。史传记载他自出家后戒行清净,以身、语、意三门俱结善缘,即全身心领受佛之教诫,潜心研习佛教显密二宗教法,顶礼依止众多善知识,通过全心全意地闻、思、修,对佛教经论均达到很深的造诣。

  藏传佛教虽分为许多教派传承,但各派之意在佛教义理以及修行次第、理念、仪轨等许多方面也有许多共同之处。诸如派密宗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纷繁复杂的教法仪轨殊难尽述,但“三密加持”,即通过身、语、意三位一体的修持,追求达到不可思议之境界(即身成佛)的特殊密秘法门,则是藏传密宗的基础性的支柱法门,而谈及“三密(身、语、意)”,首先应该理解藏传佛教中的特有的“本尊”法。所谓“本尊”,藏文称,最基本的解释为:密乘的不共依怙主尊佛及菩萨。[16]如果不是对藏传佛教有很深的了解,单凭这一句解释,仍然无法了解“本尊”法的涵义。根据藏传佛教密宗经典,任何佛或菩萨都可以成为本尊,“在西藏有各教派一致承认的本尊,也有各教派自己的本尊”。[17]修持密法之人在密宗灌顶上师引领下,选择一尊佛或菩萨作为依托(受其加持),这种选择完全依凭修炼者心性和投缘而定,如此选择出来的佛或菩萨就被称为“本尊”。本尊神在每位修持者修炼密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要而言之:不同的本尊神自有其特定的手势及姿势,有其特别的“真言”(咒语)及其特定的幻化形象和神态(诸如和平貌、忿怒貌等),修持者依法修习“三密加持”,即手结印契(特定的手势和坐姿,即身密),口诵本尊真言(咒语,即语密),内心观想本尊神之形貌,以求能使自己的身、语、意“三业”清净,与本尊神的身、语、意相应,从而获得“本尊即我”、“我即本尊”的人佛合一的境界。这种修持理念及方法应该是藏传佛教特有的“方便法门”,它历久而不衰,对广大修行者有很强的吸引力,从理论上来说,这种密法使修行者不须经过累世修行,便可“佛身圆满”,达到“即身成佛”的最高境界。

  释迦益西18岁后,便游历乌思藏各地,参谒派名寺,广求多闻,先后拜谒过50余位高僧大德,闻听众多佛教显密二宗教法。经过10余年的潜心修炼,博学多闻,不仅积累了渊博丰富的佛教学识,同时对内明以外的诸明(如因明、声明、医方明等)也了然于心,成长为一个学修俱佳的青年僧人。

  一般说来,某个具体的僧人一定属于某具体派系甚至某个具体的寺院。但藏传佛教有一个源远流长的传统,即学佛学到一定程度之后,总要到各地去参访名师,广求博闻。如果是在乌思藏以外地区,那一定要到佛教最为盛行的、高僧大云集的乌思藏地区去求学深造。乌思藏各地的学僧则要参访那些有影响的大寺院,参拜那些有名气的善知识为老师。这些寺院或高僧大德也许分属不同的派系,按藏区的传统,只要是学识渊博、修持精严的高僧学者,不论属于哪一个派系,都会得到社会上的普通承认与崇仰。从另一方面来说,不论是哪一派的高僧学者,对于慕名而来求教的学僧一般也不会因派系不同而拒之门外。应该说,这是一个很好的传统,它体现了佛教的一种宽容与通达的精神,它对于藏传佛教文化的发展和传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责任编辑 仓决卓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