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殿西壁壁画主要绘有释迦牟尼佛传故事,整个壁画完整系统地描绘了佛陀一生的历程,如:太子诞生、婚配赛艺、出游四门、决心出家、夜半逾城、削发为僧、受缁衣、苦行、降魔、龙王遮雨、法车仑初转、伏象、修习、降伏外道、猕猴献宝、涅槃、荼毗、分舍利、建塔等等。壁画气势恢弘,精美典雅。
例如,白殿西壁下层的乔达摩王子出游四门图,着重刻画了王子目睹生老病死、众生种种悲苦的惨相后,他宁神静思,决心出家前的生动情景。画面中的王子半跏趺坐,双目下视,左手结印。身后的侍女双手执宝盖,都在凝视乔达摩,似乎是想知道王子的内心世界。王子的沉思与宫女的关切,这些细微的感情变化描绘的非常传神,令人赞叹!
壁画“夜半逾城”,描绘了王子乔达摩在兜率天的帮助下,深夜逃出宫殿、逾城而去的故事。乔达摩骑在高头天马之上,天马的四蹄均被四位天女托举着,周围祥云一片,璎珞飘舞,造型极其精湛,具有强烈的史诗感。青蓝色的壁画背景,与赤红色的线描,既有反差,又和谐统一,使得画面动静有别,典雅庄重。值得一提的是,这幅太子逾城图与西域壁画中的逾城出家图,在构图和云马的画法与造型上基本一致,所不同的是西域壁画中的王子着衣佩缨,这里的王子却是上身裸露。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古格艺术与西域佛教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
佛传壁画中的“降魔图”场面宏大,世尊被魔王波旬率领的各种恶鬼邪魔层层包围,他们手执各种利器,面目狰狞,威胁利诱,劝佛陀放弃佛道;但世尊端坐于狮子座上,寂然不动,稳如泰山。众妖魔的狂呼叫嚣、蠢蠢欲动与世尊的寂静庄严恰好构成了画面动静结合的艺术效果,众多的恶魔形象从另一方面也突出渲染了佛陀“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的雄劲气魄,整个画面虽然被填塞的很满,但并没有给我们臃肿繁杂,视觉上不舒服的感觉。
白殿壁画的另一个特点是女神造像异常丰富。为什么古格壁画中有许多女性形象?这很值得我们思考。据意大利藏学家杜奇考证,阿底峡大师在古格王朝讲经说法时特别强调度母信仰,因而古格壁画中多姿多彩的女性形象,不能不说与阿底峡尊者的提倡有直接的关系。
白殿壁画中的女性形象分两类:一类是度母、空行母、供养天女,以及古格王室的王妃、贵妇、小姐等;还有一类是被金刚护法踩在脚下的裸女。这些度母、空行母和王妃等女性的造型神态,显示了艺术家们高超的艺术技巧和独有的女性审美观念,被赋予一种高贵静穆的美学意味,显得纯净、智慧而又伟大,并没有克孜尔石窟供养天女过于张狂轻佻和带有挑逗意味的媚态与妖冶,又少有印度古代壁画注重性力刺激的渲染,一切都呈现得平和寂静、自然从容、优美端庄。例如白殿壁画中的龙女成佛图,艳而不妖,神态怡然,飘舞的璎珞与弯曲的腰身,传承了犍陀罗艺术女性造像的美学风格。空行母翱翔于彩云之间,双臂张开,两手间持宝珠一串,画面可谓生动表现了佛国世界的清净美好。
白殿东壁上的菩萨像精美绝伦,堪称藏传佛教壁画艺术中的杰作,可与敦煌壁画中的菩萨像媲美,甚至在个别方面超过敦煌造像艺术水平。菩萨被置于圆形的背光之中,由于衣带的舞动效果,使得宁神静思的菩萨具有了一种动感,似乎传达出音乐的旋律和意境,画面清新感人。
白殿西壁的图画,主要反映了藏传佛教中的十二天群像,以及古代藏民族三十二星宿的观念,是我们了解藏族古代天文星象学难得的资料。天象图依星宿排列,井然有序,体现了严谨的理性思维。十二天群像也以不同的动物头像出现,变化多端,极富想像力。壁画色彩丰富,画面中的人物、群魔、天女、武士、山水、树木、鸟兽、宫女等各具情态,体现了壁画构图中杂多与统一的比例关系。西壁画中的天王、武士群像,英武敦厚,真实地反映了历史上古格将领和武士们的军事生活。画面中的武将双手举短剑于头顶,着头盔,穿红色长甲胄,脚登高靴,怒目平视,背光为红色光焰纹。身边的武士均着红、蓝色甲胄,有的执持弓箭,有的手持长矛,有的左手执盾、右手执短剑,动作各异,反映了古代习武练兵的真实场面,令人赞叹。
白殿除了大量精美的壁画作品外,我们还能看到精湛的木雕艺术和绘在门楣板上的优美传统图案。如白殿天花板上数百个方格中绘有八吉祥、天象、狮子、鹿、龙,有的方格中还绘有佛、飞天、力士、忍冬和装饰图案。
四、古格红殿壁画艺术
红殿位于白殿的下方,建筑格局与白殿相同,殿内也有三十六根方柱,可见建筑寺院时有统一的设计和考虑。红殿壁画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具有史诗性质的建 寺庆典图长卷壁画和佛传故事,以及具有浓郁装饰效果的花卉图案。在绘画技法、造像色彩、审美风格上与白殿、坛城殿相同,但内容上迥然有别于其它藏区壁画的佛菩萨及僧众形像。
红殿壁画的最上层,依然是以兽面衔垂帐流苏纹二方连续装饰图案。第二层是壁画的主题内容,占壁画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多。可以看出上方的装饰壁画和下方的建寺庆典壁画等都是为衬托主题壁画而布局的。佛殿的南北墙壁绘制有12尊大型佛像,东壁绘制有八大菩萨像、佛母、度母、金刚等大型造像,通高约3米。大型造像上端分绘有小型佛、菩萨、佛母、度母、金刚以及吐蕃赞普、古格国王、王妃、印度瑜迦行者、高僧大德和祖师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