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土族;藏传佛教;宗教活动;文化形态
[中国图书分类号]B9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003(2003)-01-70-08
土族是我国西北地区五个特有少数民族之一,主要生活在甘、青地区,其中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以下简称互助县)有6万多人,约占土族总人口的三分之一多,是最大的土族聚居区。土族先民最初信仰萨满教;约于5世纪中叶开始接受汉地佛教和道教;7世纪中叶以后开始接受藏传佛教和藏区苯教等,其中尤以藏传佛教的影响最大;到明代以后,随着藏传佛教的发展,土族也几乎全民信仰了藏传佛教,并延续至今。①
由于人口集中、交通不便等原因,互助土族较完整地保存了土族文化的原始风貌。笔者在1998~2000年间三次前往青海省互助县霍尔郡村(以下简称霍村)进行了长达半年的田野作业,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本文旨在全面描述土族藏传佛教信仰个体,以及藏传佛教活动的传承过程,并企图运用宗教学、宗教社会学、宗教心理学等学科的某些成果和方法,去接近蕴藏在这些活动中的文化内涵。
一、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
宗教活动场所是宗教文化得以传播的重要场合。土族藏传佛教信仰活动的场所除了正规的寺院(如佑宁寺、却藏寺等)之外,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
1、村庙 村庙一般位于村落的中心地带,如霍村的村庙,其主要部分是一座二层木质小楼,上层为经堂,正面供有观音、宗喀巴、班禅等像以及神箭等,左右两侧供有108部藏文大藏经。平常这一层总是用饰有黑色图案的白色布幔遮盖着。下层基本为空屋,平常存放一些日常用具。主体部分的左侧也为一座二层小楼,较为简朴。上层为库房,专门用于存放宗教祭祀用品等物,下层为村庙的管理者——庙官的住所。庙官一般是50岁左右的男性,主要负责为村庙中供奉的神佛供献供品、煨桑、点酥油灯、献净水、接待来村庙的信仰者等事务。主体部分的右侧为一泥砌的桑炉。院落的中心是一座花园。
据笔者调查,村庙是一个多种文化的综合体,就其所供奉的神像而言,既有属于藏传佛教的佛像,也有属于道教的神像和一些民间信仰的牌位。就其所从事的活动而言,也是如此。因此,笔者认为,村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土族吸取不同文化成分的发展历史,这是一个值得另文研究的问题,这里不再赘述。
2、崩康 崩康意为“万佛殿”,一般位于田地中间或村落中,是一座方形无门窗的土木结构的亭子,内装有用红胶泥捏成的十万佛像(土语称为“嚓嚓”);亭子中心竖有一根用红布包裹的白色木桩,是为“崩康”的“心脏”,木桩表面刻有六字真言及宝塔图。过去每个村子有数个“崩康”,现在已大大减少,甚至几村一座。建于田地当中,用于挡雹,祈求庄稼平安
3、俄博 俄博是蒙语的音译,象征着当地的山神,一般建在山顶或隘口,垒石成堆或用树杆插为簇,上挂哈达、经幡、羊毛以及木制的箭、矛等物,其下埋有宝瓶、②藏文咒语和其他吉祥物品。祭俄博是土族民间宗教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主要为求吉纳福、祈祝国泰民安,在农历初一和十五进行煨桑活动。
4、确康 确康是藏语音译,意为“佛堂”,也称“佛房”。设在信仰者的家庭正屋,供有佛像、经文等,佛像以小型的铜像、唐卡画和照片等为主。佛像前有供案,献有食品、净水、酥油灯等。
以上所述的宗教活动场所中,就其所供奉的佛像、神祗、经典等而言,都是与藏区大同小异,区别只在数量和规模上,其特别之处是在土族的神箭信仰,这一点值得另文探讨。
二、宗教活动的主要内容
所谓“宗教活动”,是指宗教信仰主体在特定场所按照特定的仪式进行的各种与信仰有关的行为。宗教活动是宗教奥义的物化形式,并以自己的存在诠释和体现宗教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为论述方便,本文所说的宗教活动,特指现代土族藏传佛教信仰者所进行的各种与藏传佛教有关的行为,而且主要是目前仍然存在的活动。
1、背经转山 背经转山是一种封闭式的以自然村落内全体信仰主体为参加对象的宗教活动。在这一活动中,除个别家庭中因没有男性劳力而可以请人代替外,一般不吸收外来成员,也不让女性参加,村落内的成员也不去外村参加这一集体性的宗教活动。
背经转山的时间各村并不一致,如霍村在农历五月二十六日前后,而离该村不远的项哇村却是在农历五月二十九日前后,等等。每年这一活动的次数也不固定,一般地说如果当年庄稼收成好,来年仅做一次补偿性的转山活动,规模不能太大,以免冲减当年修成的功德,有时甚至不进行这一宗教活动;如果当年的庄稼遭到自然灾害的严重破坏,导致收成欠丰,则在来年要进行规模较大的背经转山活动,有的村落甚至要进行二、三次,如霍村1999年的收成不好,使2000年的农历五、六月份分别举行了背经转山活动。
举行背经转山活动的当天清晨,村里每户人家出一个男性背经人(有些村落也允许女性参加),每人背负一函佛经。也有的村落因人少而每户分到三、四函佛经,但按传统的习俗,每人只能背一函,所以每户要多出劳力,劳力不够时,可以请亲戚来代替背经。然后,从村庙中请出神箭和“娘娘”,每尊神由四个男子抬着在前面领队,背经的人自成行列尾随其后,在属于本村地界的田地周围绕转一圈,活动即告结束。
背经转山这一宗教活动是在土族农业经济生活的基础上产生并发展而来的一种文化现象。因此,它也是与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和周期性相适应的。每年农历的五、六月份,正是庄稼成长的重要时期,如果有适宜的水分、养料与日照,则意味着庄稼的蓬勃成长乃至丰收,反之则预示着来年庄稼的欠收。所以,天气的好坏对农业收成的丰欠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基于在实践中对这种关系的认识,信仰藏传佛教的土族人民,便希望能借助宗教的曙光来照亮自然灾害带来的黑暗,满足自己丰衣足食的愿望。尽管这种活动具有十分不科学的成份,但却反映了人们祈祝丰收的共同心愿。因此,这一活动在以农耕经济为生的土族人民当中是每年的一件大事,其重要性就在于祈求“雨神、山神”保佑风调雨顺,以使庄稼收成丰盈富足。同时,由于这一活动劳动量大,体力消耗多,对于地少的村落,一般也要用一整天,而地多的村落,所需的时间就更多。所以,一般都由年轻力壮的男子去参加,因而,这一宗教活动在某种程度上还具有成年礼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