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从背经转山这一宗教活动的内容、形式和意义来看,都类同于藏族的“望果节”。望果节是藏族人民预祝农业丰收的节日,流行于西藏农业区,没有固定的日期,一般都在秋季谷物成熟前择吉日举行,时间3~5天不等。据《中华民族风俗辞典》的记述来看,望果节与西藏的苯教有关。远在5、6世纪时,生活在雅隆地区的人们“为了消除风、雹、霜等自然灾害,确保农业丰收,人们向苯教教主请求办法,教主按苯教教义,教人们绕地头转圈,求‘天神’保佑丰收。这就是‘望果节’起因”。“8世纪末期,苯教消弱,佛教宁玛派得势,望果节又带上了念咒保丰收的特点。到了14世纪佛教徒宗喀巴在西藏进行宗教整顿,成立格鲁派,居统治地位。这时望果节的内容又发生了变化,转地头时,要举佛像,背诵经文,求佛保佑风调雨顺,粮食丰收。”③从这些记述来看,土族的背经转山活动与藏族的“望果节”有非常相似的地方,至于两者的关系等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2、挡雹 土族地区多为雹线通过之地,尤其是互助县最为明显。该县山高气寒,农作物所受的自然灾害较多,如旱、涝、雹、霜、虫等,其中尤以雹灾最为严重。因此,面对如此强大的自然灾害,在没有可靠的科学办法加以防止的时候,虔诚的藏传佛教信仰主体只能借助于宗教的力量来消除内心的恐惧,以求得以丰盈的果实。其具体做法:一是建筑永久性的挡雹建筑,即“崩康”,一是在特定的时间里求助于村庙内供养的佛爷,求其念经做法、止雹祈雨。
第一种方式,即建筑“崩康”,其内容如前文所述。后一种方式多在庄稼趋于成熟的时期,一般在农历六月中旬左右举行,如霍村在每年农历六月初八前举行。具体做法是,在冰雹即将来临的时候,村里的青苗头和耍神箭的人等提前赶到“崩康”去阻挡。神箭由村庄内选出的四名年轻力壮者抬到地边后便“自动”施法,赶到自己要去保护的地方阻挡冰雹。据访谈者介绍,在其父辈的时代,耍神箭的人都很称职,都会自觉地把神箭插在择定的地点,曾出现过冰雹在半空中停住不落的奇迹,但这样做的后果是耍神箭的人必须牺牲自己的生命。所以,现在耍神箭的人为免于自己受到伤害,往往不按指示将神箭插在其择定的位置,故一般也挡不住冰雹。从这些奇异的传说中,我们不难看出人们对自然灾害的恐惧和无能为力。
3、煨大桑 煨大桑的时间是每年的正月初一。初次煨大桑的年轻男子一般要与本村中的成年人相约,在凌晨2点左右背上准备好的供品同去。据当地人介绍,煨大桑的地点是越高越好,如果谁能在村落中认为最高的山巅上煨大桑,那是一件了不起的受人称羡的事。所以,煨大桑不仅是一种祈福禳灾的宗教活动,也是对人的体力和意志的一种考验。毫无疑问爬上比别人更高的山顶,点燃松柏枝,撒上炒面等供品向神灵示敬,必然要比别人花去更多的体力,同时,看着腾空升起的浓烟,口诵经咒的活动主体也必然有一种无比的自豪感和成就感,从而也增加了他的自信心,因此,煨大桑也与背经转山一样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成年礼的意义。
4、念嘛呢、转古拉 “嘛呢”即六字真言,或称为“六字大明咒”,指唵、嘛、呢、叭、咪、哞六个字,是藏传佛教信仰者家喻户晓的“真言”。笔者在田野作业的过程中发现,念嘛呢和转古拉是信仰主体最为普遍的一种宗教活动,尤其是对于中老年人和多病的人来说更是每天早晚的一项必修课。每天清晨起床后,一边口念嘛呢经文,一边用柏香枝在桑炉中燃起香火,而后再将炒面撒于火上,袅袅香烟便布满庭院,于是又对着桑炉磕头祷告,祈求或感谢一日的平安。接着再清洗净水碗,在佛龛前供献净水,顶礼佛像。这样一天的生活就在这满院的香烟中开始或结束。在劳作之余,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或坐或行之时,总是手捻嘛呢串珠或摇转嘛呢古拉,口诵嘛呢经言,心想观音圣事,将自己的身、口、意专于一境,一心向佛。
除了在家中念嘛呢、煨桑供佛外,对一些生病或因年老而失去劳动能力的信仰个体而言,还有一项重要的宗教活动——转古拉。
“古拉”意为经轮,④是藏传佛教的一种宗教器物。古拉呈圆柱型,中空有轴可转,内装嘛呢经文及其他经文,外镌藏文或梵文字体的六字真言。古拉中所装嘛呢经文的数量,少则百千,多则数亿,也有同装其他经文的。信仰主体认为,经可念亦可转,转一圈古拉相当于念一遍内装的经文,“念”和“转”的功德是相同的。前文提及的背经转山活动可以说是这一说法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转古拉是老年人尤其是女性老人平日重要的宗教活动之一。其活动场所一般在村庙,也有到附近的寺院去转古拉的。转古拉的时间基本上是全天,但没有人作硬性的规定,只要干完必要的家务活或其他事情,甚至也可以抛下这些事情去转古拉。既可转一两圈就回去,也可一直不断地去转,只要体力能支撑得住。
六字大明咒属藏密神咒,信仰者认为,它的每个字都可以“帮助人制服六垢之一,并允许达到般若的一种很高的次第”。⑤而且,诵此神咒,可以呼求观音菩萨的佑护。“在密教中人们认为这些真言(即六字真言)具有召唤并使之出现的能力,几乎是以自动的方式进行的,只要虔诚地转读并伴随以适当的禅定修持即可实现。对于广大信徒来说,这主要是一种信仰活动,其中也包括诵读经文,这种信仰可以使‘我’集中或消失”,⑥正因为六字真言所具有的这一“神奇”效用,加之便于记忆念诵等特点,它在信仰主体中间流传最为广泛,可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5、做岗叟、囊尼 “岗叟”是土族的一种个人闭斋活动。参加者多为老年人,其中多数为女性;长年有病的中年人也有做岗叟的。他们首先要到寺院请一个喇嘛,作当事人的佛爷,也就是指导当事人做岗雯的岗叟喇嘛。此人必须具有身、语、意三种功德,即他在行为、经法、思想等方面可以为当事人的楷模。当事人要向他许下饭依三宝(即皈依佛、法、僧三宝)、坚守戒律(对世俗信仰者而言,主要是守五戒,即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不妄语,不饮酒)、广利众生的誓愿,此即佛教所言的“发愿心”。然后在每月固定的某一天或几天(一般为每月的初八、十五、二十九三天中的任何一天或全部)闭斋。具体做法是:一到每月的这一天,早起时喝一碗清茶,吃一点素食,但不能吃饱,而且也不能吃蒜、葱、肉等刺激性或荤腥的食物。然后直到第二天早晨开斋。其间既不再吃饭,也不再喝水。老年妇女还要在斋日空腹去村庙转一天古拉。如果实在口喝难忍,则可以回家喝一碗清茶。但喝茶前要净手、净口,并将盛满茶水的碗举至额头处念经,以向神佛致歉谢罪,然后才可以饮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