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藏传佛教 >> 研究 >>

从《五部遗教》看禅宗在吐蕃的传播和影响(5)

分享到:

  《五部遗教》中禅宗文献的收录和对禅宗的评价,显示出了禅密融合的迹象。《大臣遗教》第28章《未来预言》记述有莲花生大师对吐蕃君臣的预言,其中有对摩诃衍的一则预言,说他未来将转生在印度,成为有部的名善胜天的亲教师。《五部遗教》的编者显然认为莲花生与摩诃衍间有过接触。但所有的藏文史书中都没有这样的记载,吐蕃僧净时莲花生已离开了吐蕃,二者没有会面的可能。《五部遗教》中莲花生对摩诃衍的预言是有意安排的,还将摩诃衍的名字与莲花生、无垢友、法称等密宗大师的名字并排在一起。《五部遗教》对禅宗的态度与其他藏文史书迥然不同,认为禅宗是一种深奥的教法,甚至认为是密宗法门。《大臣遗教》第12章《渐门》中说:“和尚摩诃衍讲述了禅定和瑜珈中的深奥诸法,以及殊胜瑜珈界明四合、唯一深奥之六续、心鬘二十、无心十八。”[43]还将宁玛派的教法与禅宗结合起来,《大臣遗教》第14章中说:“顿门顿悟是中观,获得第一地和第二地;为第三地和第四地的行境,开示密咒事部和行部;为第五地行境开示瑜珈部;为第六地行境开示玛哈瑜珈;为第七地行境开示阿奴瑜珈;为第八地开示阿底瑜珈;为第九地开示吉底瑜珈;为第十地开示仰底瑜珈;为第十一地遍光开示塔青。”[44]《五部遗教》中的这种教法体系独具特色,与宁玛派普遍传承的“九乘教法”间也有较大的差异,可能是宁玛派早期没有形成严密的教法体系时的一种分法。另外,将“顿门”视为“中观”也非《五部遗教》所创,在敦煌藏文禅宗文书中有“融合印度中观系佛教理论和摩诃衍等人提倡的中国禅宗实践方法的文献”,[45]《五部遗教》定是依照了类似的文献。不仅禅密融合,禅与中观也结合到一起了。从《五部遗教》的倾向看,对禅宗完全是一种吸纳,鲜有批评和指责,可见宁玛派早期教法体系形成时期禅宗对其产生过重大影响。

  从上述《五部遗教》所记的一些吐蕃禅宗弟子看,他们是密禅并修,或者是显密禅兼修,其中的一些人在宁玛派的教法传承史上占有一定地位。摩诃衍也说他在吐蕃的弟子“复信胜义、精进、坐禅,仍长习陀罗尼”。[46]此陀罗尼即密乘真言(又称密咒)。摩诃衍在传教时并非只标榜禅宗一门,而是允许或者提倡兼修其他法门,禅与密似乎找到了知音。从形式上看,二者有共同之处,皆注重宗教实践、内心体验,不重视对经论的系统学习,正如摩诃衍所说:“一生以来,唯习大乘禅,不是法师。”[47]十二头陀行与密宗的苦修有相似之处,而北宗的坐禅法与密宗的观修法间也十分相近。如果再向上溯源的话,从东土初祖达摩的有关传说看,他的事迹与密宗大成就师的行传无二,皆有神秘的奇迹、重修证、秘密传授等特点,禅密似有共同的渊源。因此,禅与密的融合成了自然的趋势。这种融合从8世纪延续到12世纪左右。寂护大师、莲花戒大师等,虽显密兼通,但与专修密宗的密咒师间又有区别,而当今的有些论著不加区分,一概称之为密教或密宗,如“桑耶寺专门设立禅那部,说明禅宗在吐蕃的势力足以与密宗相匹称。”“这次密教与禅宗的辩论,在密教方面,是派人去印度请寂护的门徒莲花戒来吐蕃,作主要代表。”[48]实际应是佛教中观宗大师与禅师间的辩论,怎能一概称之为密教!

  藏族古代的许多学者认为宁玛派的见地受到了禅宗的影响,《五部遗教》为这种说法提供了依据。宁玛派吸收禅宗并将禅密完全融为一体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五部遗教》应是这种过程中的重要阶段。就此而言,《五部遗教》为汉藏佛教关系史的研究提供了非常有用的参考资料。[责任编辑 保罗]

注释:

①②③④《五部遗教》,多杰杰博整理,民族出版社1986年12月版,第84、227、302、538页。

⑤土登微色旦白尼玛:《宁玛教派源流》(上册),西藏人民出版社1992年3月版,第652页。

⑥松巴堪布著,蒲文成、才让译:《如意宝树史》,甘肃民族出版社1994年7月版,第595页。

⑦见注①,第454页。

⑧转引自李淼编著:《中国禅宗大全》,长春出版社1991年8月版,第890页。

⑨⑩[11]见注①,第454~455、459、460页。

[12]木村隆德著、李德龙译:《敦煌出土藏文禅宗文献的性质》,载《国外藏学研究译文集》第十二辑,西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2页。

[13]见注①,第466、467页。

[14]见注⑧,第4页。

[15]见注①,第464页。

[16][17][18][19][20]见注⑧,第7、114、57、902、821页。

[21][22][23]戴密微著、耿昇译:《吐蕃僧诤记》,甘肃人民出版社1984年10月版,第205、206页。

[24]见注①,第456页。

[25]陈践、王尧编注:《敦煌本藏文文献》,民族出版社1983年8月版,第228页。

[26]见注[21],第198页。

[27][28]见注①,第457~458、460页。

[29]拔塞囊:《拔协》,佟锦华、黄布凡译注,四川民族出版社1990年10月版,第48页。

[30]见注[21],第206页。

[31]见注①,第463页。

[32]布顿著、郭和卿译:《佛教史大宝藏论》,民族出版社1986年3月版,第175页。

[33][34]见注[21],第195~197、33页。

[35]见注[29],第53、54页。

[36][37]娘尼玛韦色:《娘氏教法源流》,西藏人民出版社1988年3月版,第406、407页。

[38][39]见注[21],第27~29页。

[40]见注[12],第103页。

[41][42][43][44]见注①,第176、181、456~457、468页。

[45]见注[12],第102页。

[46][47]见注[21],第206、202页。

[48]杜继文主编:《佛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12月版,第342页。

  [作者简介]才让,西北民族学院历史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