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学与禅学(4)
时间:2008-09-08 12:55来源:湖南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3期作者:麻天祥 点击:
象山之学,先立乎其大……天分高,出语惊人,或知于偏面而不自知,是其病也。程门自谢上蔡以后……皆其前茅,及象山而大成,而其宗传亦最广。或因其偏而更甚之……竟诋象山为异学。
如前所言,理学自程门谢良佐一转为张九成,再转而为陆子静。全祖望也认为陆学上承谢良佐而“近于上蔡”,所以,有人诋象山为异学,实指其是佛学、禅学!朱熹索性说心学“全是禅学”。
事实上,宋儒自周敦颐于禅门领悟妙心,并以之而说诚、静,经二程至谢良佐,无不援禅说理,从这一点上说,儒门确实有“收拾不住”,而呈加速度发展之势。陆学之禅化也就不足为奇了。
就陆学建立的基础讲,其此心同也,此理同也之说,乃效李翱《复性书》之作,〔57〕说明其思想形成之初即受李翱“以佛理论心”思想的影响。《复性书》乃李氏参药山之作,周、程之学上承李翱借佛性理论,充实儒门心性学说之余绪。宋学大要,于李氏已见端倪。陆氏取复性之说,恰恰说明禅学自唐至宋对儒家思想影响的持续过程。
陆氏对宇宙的理解已奠定了“心即理”的思想基础,而“心即理”与禅宗“清净本心”,“即心即佛”〔58〕之说显然是一对孪生兄弟。
朱熹、谢良佐都反对禅家把心和理,心和性混为一谈,谢氏更指出佛家所论之心即儒家所论之性,用以说明禅家趋寂自利。陆氏则反其道而行之,索性说“心即理”,可以说在“心”的问题上,陆学是向禅学的回归。他曾和其兄陆九龄“孩提知爱长知钦,古圣相传只此心”的诗云:“墟墓兴衰宗宙钦,斯人千古不磨心”,用以说明四方上下,往古来今“只是一个心”。此心既非圣贤所独有,“理”也不是独立于心外之物,而是“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59〕如此以心重塑理的形象,也就更加接近佛家“人皆有佛性”、禅门“即心即佛”的理论了。
在方法上,陆氏强调的“简易工夫”,就是禅宗的“单刀直入”、“明心见性”。他说:
大纲提掇来,细细理会去,如鱼龙游于江湖之中,沛然无碍。〔60〕
既于本上有所知,可略略地顺风吹火,随时建立,但莫去起炉作灶。〔61〕
他还说:“古人教人。不过存心、养心,求放心”〔62〕;“切己自反,改过迁善”〔63〕。一句话,就是要反观自心,直悟本心,彻见自心。
另外,他与禅宗同样也强调无思,无念,他说:
无思无为,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64〕
学者不可用心太紧,深山有宝,无心于宝者得之。〔65〕
陆九渊所谓的心学在在皆可发现禅学的痕迹。近人有评朱熹之学如神秀之禅,陆氏之学则如慧能之禅,顿悟心源,〔66〕还是颇有些道理的。统而言之,宋儒在禅学汜滥的文化背景中,借禅谈儒也好,改头换面也罢,事实上是借禅宗思想、语汇以及思维方式,丰富了儒家的义理,因而构建起体大思精的理学体系。禅宗也在这样的渗透及反馈中创造了新的发展方向和前景。可以说宋代文化,理学与禅学相得益彰。后世一些学者不尽能理会这一点,对儒家援禅入儒颇为痛心疾首,如颜元者。他说:理学“率天下之聪明杰士,尽网其中,以空虚之禅悦怡然于心,以浮夸之翰墨快然于手”〔67〕。其结论是:“洞观儒道沦亡之根在禅宗也。”〔68〕这里,他无意中揭示了理学、禅学合流之事实,但殊不知,儒家撷取禅门思想丰富了自己的思想,利用禅宗向社会广泛渗透之力而求得了新的发展,宋代儒学之新也在这里。因此应当说:儒道新兴之根也在禅宗也。
注释:
〔1〕曹聚仁《中国学术思想史随笔》第228页。
〔2〕颜元《与钱晓城书》
〔3〕《归元直指集》卷下,为黄龙。 此处见《居士分灯录》卷下。
〔4〕《佛法金汤篇》卷十二
〔5〕《居士分灯录》卷下
〔6〕《归元直指集》卷下
〔7〕〔11〕〔12〕《宋元学案》卷十一《通书》
〔8〕同上书,百家案
〔9〕同上书,卷十二
〔10〕同上书卷十一,刘氏语
〔13〕〔14〕周敦颐《太极图说》
〔15〕《坛经》:众生无边誓愿度,不是慧能度,自身自性度;烦恼无边誓愿断,自心除虚妄;法门无边誓愿学,学无上正法;无上佛道誓愿成,常下心行,恭敬一切。
〔16〕《二程遗书》卷二上
〔17〕朱熹《近思录》
〔18〕程颐为文彦博题明道先生墓序
〔19〕《二程遗书》卷十七、十九
〔20〕〔29〕《宋元学案》卷十四《明道学案》下
〔21〕《古今谭概》
〔22〕〔28〕《宋元学案》卷十五《伊川学案》上
〔23〕同上书卷十六下。僧问赵州“如何是道”?赵州答“墙外底”,又曰“大道通长安是也。”
〔24〕〔30〕〔31〕〔33〕〔35〕同上书卷十三《明道学案》上
〔25〕《二程全书》卷三七
〔26〕〔27〕《宋元学案》卷十六《伊川学案》下
〔38〕〔34〕〔32〕《坛经》
〔36〕程颐《易说:系辞》
〔37〕《二程外书》卷十二
〔39〕《五灯会元》卷三
〔40〕《二程遗书》卷十八
〔41〕〔42〕《宋元学案》卷二十四《上蔡学案》
〔43〕〔45〕〔47〕〔48〕同上书卷四十八《晦庵学案》上
〔44〕《朱子语类》卷166及《朱子语录》
〔46〕〔50〕同上书卷126《释氏》
〔49〕《宋元学案》卷四十九
〔51〕〔54〕颜元《朱子语类评》
〔52〕颜元《习斋记余》卷六
〔53〕《朱子文集》卷八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