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宗教比较 >> 其他比较 >>

佛教不同于其它宗教的几个特点(5)

分享到:

   中观辨证哲学观点认为,一切事物从现象上看,是众缘结合形成的,处于发展变化过程中的真实存在(相对真理),但任何事物都没有不依赖条件的独立性,和永远不变的自性(绝对真理)。即“现象实有”和“自性本空”是辨证的统一,所以《般若经》中说:“空不离色,色不离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色”指形相,“空指自性)本来“实有”和“本空”是对立的概念,但每件事物又是有空的统一,空有又是互为前提的。空中生有,有又变空。这又是对立面相互转化。客观事物的这种规律是普遍性的,在这个意义上讲,“缘起性空”又是绝对真理。

     五、佛教并非不关心现实问题。

   有人说:“世界宗教在信仰方面的共同特点是它们把世俗生活作为虚幻的和暂时的生活,而把天国的生活作为永恒的生活,不对一切世俗的现实生活中作出任何实际的解决。”还说:“宗教否定人对客观世界的创造能力。”等。持这种观点的宗教学家们,要么就是把佛教排除在所谓的“世界宗教”之外了,要么就是对佛教这种大宗教在缺乏研究的情况下作出了轻率的结论。否则,为什么离佛教的教义和实际情况如此之远呢?
   首先,佛教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苦难深重的病态社会,以及道德和智慧素质低下,因而身心从苦恼中不能自拔的人们的问题。这个问题从佛教教义的总旨“四谛”上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四谛”是苦、集、灭、道。“苦谛”指的是人的身心遭受的苦恼,“集谛”指的是苦难根源的总合;“灭谛”指的离苦得乐状态,“灭”指苦及苦根如火息灭;“道谛”指的是使人身心解脱苦难的方法。在佛经中把受苦的众生比作“病人”,说“苦”是病态,“集”是病源,“道”是医治方法,“灭”是恢复健康状态。佛教认为:世人有各种各样的苦,但总的根源只有一条,即品德和智慧素质低下,作茧自缚,不能清醒自觉,这样的人群组成的人间社会也将是一个病态社会,解决这样的人生和社会问题,要从提高人的品德和智慧入手。治愚、治贪、治自私,提高人的理智和自觉的道德,实现正如寂天在《菩萨行论》中说:“地狱变成天堂,人们互相残杀的刀枪,变成朋友相赠的鲜花。”要达到这样的目的,不是靠神佛的加持,而是要靠教化,即实施道德智慧教育。佛陀释迦牟尼就说过:“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取掉人的身心之苦,我的悟心也无法直接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进行教化,使人们自脱。”这种针对社会和人生的问题,进行教育,培养和提高人们道德素质的宗教,怎能说:“不对现实生活作任何实际解决”呢?
   其次,我在前面说过佛教的追求目标不是死后进入天堂。佛教所说的与“地狱”相对的“天堂”,并不是无苦的理想世界,是指轻苦性的欲界天或色界天。前者是欲魔统治的世界,后者是愚昧的大梵天主持的天下,生在这样的天界,仍然是造业的结果。业尽下堕,无一例外。这样的天界仍在“五毒”困扰的“三界”之中——这是佛教不同于其它宗教的最大特点。如果“天堂”是指西方极乐世界,那也和其它宗教的天堂没有相同之处。佛教“极乐世界”,也是恒河沙数诸世界中的外星球世界,所谓“净土”指的是“五毒”暂时清净之义,“暂时”表示并未根除,因为生净土并不等于解脱,只是个修佛路上的中间站,至于所谓“他们把世俗生活作为虚幻的和暂时的生活,而把天国的生活作为永恒的生活”的说法,不符合佛教的教理。佛教所说的“虚幻”是指“无独立自性和非永恒性”的现象世界,并非把一切视为海市蜃楼,虚无漂渺,《入中论》中明确指出:世事分真实和假相两种,人在精神心理正常的情况下感知之物是真,如:雪是白的。精神错乱或产生错觉的条件下感知之物是假,如胆溢症患者见雪为黄色之类。佛教讲“世事如幻”,其目的是为了世人头脑清醒,不要执着于财色名利,使不能自拔,甚至贪婪失去理智,丧失人性。如果不是那样,把一切视为“虚幻不实”之物,那就把自己的存在和善恶因果的真实性都否定了,还有什么信仰可言?佛教是非常理智的宗教,决不会自相矛盾到如此可笑的地步。
   再次,所谓“宗教否定人对客观世界的创造能力”的说法对佛教而言更是不符合实际。佛教是人本主义的宗教,把人的作用始终放在第一位。认为“佛是净化觉悟了的人,人是污染末净,末觉悟的佛。”(见《佛心论》),佛家的一切行为都“立足当世,着眼未来”,不立足当世,就是脱离个人和现世的实际,若不着眼未来,就是缺乏理想。佛教不承认“上帝创世”,主张“业创世”,就是充分肯定人的作用,因为“业”指的就是人们的思想行为动作。所谓行为善恶的报应,有来世报应,也有现世报应,“大善大恶,现验现报”,说的就是人们的思想行为引起的后果。知因果规律,避免恶果,争取善果,就是佛教教育的一个目的。人有选择和创造自己生活道路的能力和充分发挥自己知识能力的条件,所以佛经中说“人身难得”,“人身是宝”,密法中还说:欲界天人生活条件优越而耽溺声色,色界天人沉醉于禅之快乐,所以修德修慧的条件他们远不如人,身具六因的人身才有成佛的最优越的条件。有人提倡什么“人间佛教”实乃无稽之谈。佛教本来就是以人为本,育人成佛之道,佛教产生于人间,服务人间,根据没有脱离人间的佛教,提倡“人间佛教”不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吗?

     六、佛教的道德并不是维护神权的道德。

   有人说:“宗教在伦理观上,要求人们去接受神的爱和恩赐。”“宗教道德是服务于宗教神学教义为根本目的的”,“所谓宗教道德化,就是把调整人与神之间的关系作为核心的宗教伦理观点”,还说什么“几乎所有的宗教道德观,都极力贬低人生的价值。”
   把有些宗教的特点,以偏概全地说成所有宗教的特点,是凭一知半解、乱发议论的人们的通病。在佛教的伦理道德方面从来没有要求人们去“接受神的爱和恩赐,服从神佛意志”的要求。在佛教中众生是第一位的。因为佛教认为,个人成佛的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为众生的利乐服务,若没有足够的利众功德的人也永远成不了佛(语见《现观庄严论》)。中观大师寂天在《菩萨行论》中说:“产生一个利众的念头,功德胜过供养诸佛,何况投身于利众的事业。”“佛最关心的是众生的幸福,因此帮助苦难中的众生,是对佛的最好的恭敬”。从以上观点可以清楚看出佛教道德的核心是人,而不是神佛。在密续中更明确的提出:“众生是佛,除了众生没有别的佛,因此供养众生就是供养众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