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乎今之学者,将为委巷之谈,不知为知,未得谓得,念佛净心之方便,混此彼流,真如法身之端倪,曾何仿佛,悲夫!岂悟念性本空,焉有念处?性净已寂,夫何净心,念净都亡,自然满照。于戏,僧[慧] 可有言曰:“四世之后,变成明(名)相。”信矣。
从中可以看出,该书的作者杜胐是极力反对净土宗及禅宗的高声“念佛”或心中“念佛”等修行方式的,认为这种形式完全是用文字、语言、名相来表达的,通过这种方式达到心识的转变是不可能的,同时也有违达摩的初旨,自然应该反对和远离,表述的应是北宗神秀对念佛禅的基本态度。北宗主张“渐修”,认为真正的禅修者应自离心中的种种妄想,超度一切心、意识,自觉圣境,这即是真正的佛心、佛性。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只能通过断除妄想的心性修行,在内心领悟。
从某种程度上讲,《传法宝记》所载神秀门人的禅观是传统型的,也是相对封闭的,与南宗禅观的开放型、大众化特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形式不易于为广大信徒所接受和认可,故不利于自身宗派的发展。北宗禅由盛极一时而很快走向衰微,便与这些因素不无关系。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王书庆(1957-),河南省社旗县人,敦煌研究院民族宗教文化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敦煌佛教研究;杨富学(1965-),河南省邓州市人,敦煌研究院民族宗教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敦煌佛教与回鹘历史文化研究。
[②] 杨曾文:《敦煌新本六祖坛经》附录一《传法宝记并序》,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162~180页。
[③] 参见柳田圣山:《禅の语录》2《初期の禅史Ⅰ》,东京:筑摩书房,1969年,第24~25页;椎名宏雄:《禅宗灯史の成立と发展》,《讲座敦煌 8 敦煌佛典と禅》,东京:大东出版社,1980年,第55页;田中良昭:《敦煌禅宗文献の研究》,东京:大东出版社,1983年,第572页,等。
[④] 杨曾文:《敦煌新本六祖坛经》,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174~1175页;同氏:《唐五代禅宗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41~142页。
[⑤] 斋藤智宽:《〈传法宝记〉の精神》,《集刊东洋学》第85期,2001年,第80页。
[⑥] [日]圆仁:《慈觉大师在唐送进录》,《大正藏》第55卷《目录部》,No. 2166,第1077页c栏。
[⑦] 杨曾文:《唐五代禅宗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141页。
[⑧] 严挺之:《大智禅师碑铭》,《全唐文》卷280。
[⑨] 碑文载《唐文拾遗》卷六七。参见柳田圣山:《初期禅宗史书の语录》,京都:法藏馆,1967年,第487~488页。
[⑩] 在敦煌文献中现存有9个卷号,分别为S. 516、S. 1611、S. 1776、S. 5916、P. 2125、P. 3717、P. 3727、Ф. 216及日本石井光雄藏精编本。
[11] 碑文载《唐文拾遗》卷六七。参见柳田圣山:《初期禅宗史书の语录》,京都:法藏馆,1967年,第487~488页。
[12] 《楞伽师资记》早失传,在敦煌文献中存7个编号,分别为:S. 2054、S. 4272、P. 3294、P. 3436、P. 3537、P. 3703、P. 4564。
[13] 李邕:《大照禅师塔铭》,《全唐文》卷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