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同注16,页10。
18. 傅伟勋,〈大乘起信论的义理新探〉(《从创造的诠释学到大乘佛教》),页265-304。
19. 傅伟勋,〈关于缘起思想形成与发展的诠释学〉(《佛教思想的现代探索》,东大图书公司,1995),页51~92。
20. 傅伟勋,〈创造的诠释学与思维方法论〉(《学问的生命与生命的学问》,正中书局,1994),页227。
所谓「多层远近」只是一个对比概念,其实每一个层面都有其自身的功能与价值,如第一层的「实谓」层次,基本上涉及到原典校勘、版本考证与比较等校雠学课题。这种原始数据的校正工作是极为重要,尤其是对三法印、四谛说、缘起论等佛陀教义的深层结构,可以经由「实谓」层次的学术探讨,从原典的校勘中厘清其原始的本义,有助于化解后代各宗各派因诠释差距所形成的无谓争论。
第二层的「意谓」层次,是「依文解义」的问题,通过语意澄清、脉络分析、前后文表面矛盾的逻辑解消、原思想家时代背景的考察等工夫,尽量地「客观忠实地」了解并诠释原典或原思想家的意思或意向[21] 。这是学术研究「如实客观」的基本诠释态度,问题是「如实客观」往往只是诠释学的理想而已,实际上自古以来,有一些基本观念如「十二因缘」等有不少诠释论点的争议,这些争议因各自有其「依文释义」的系统,彼此间的激烈论争恐怕将继续的延续下去[22] 。傅伟勋认为原典思想表达可能就具有着种种丰富的诠释进路[23] ,应在解义上允许各家各派有多种多般发展的路向。
-------------------------------------------------------------------------------
21. 同注16,页10。
22. 同注19,页64。
23. 同注20,页233。
第三层的「蕴谓」层次,是「依义解文」的问题,不只是停留在自认为「如实客观」的「意谓」诠释上,而是透过思想史上已经有过的许多原典诠释进路探讨,归纳几个较有诠释学份量的进路与观点出来,俾能发现原典思想所表达的深层义理,以及依此义理可能重新安排高低出来的多层诠释学的蕴涵[24] 。 从「依义解文」的方式,可以掌握到佛教语词及其意涵的历史积淀,比如佛教的多种缘起观即是历史积淀的产物,是经由地理风土、民族性格、历史文化、语言表达、思维方式等种种变化殊异,以及各时代的代表性佛教思想家们种种诠释学洞见等,更使原先的缘起思想彰显丰富的义理蕴涵与发展理路[25] 。
第四层的「当谓」层次,是思想体系的深层结构问题,不仅准许大小乘各宗教义的形成发展,各有各的道理,还要去追究每一个发展理路的表面结构底下隐藏着的深层结构[26] 。当能掌握到原思想体系的深层结构时,可以超越诸般可能的诠释进路,判定原思想家的义理根基,以及整个义理架构的本质,依此重新安排脉络意义、层面义蕴等的轻重高低,而为原思想家说出他应当说出的话[27] 。
第五层的「必谓」层次,是思维历程自我转化的问题,比如发现了缘起思想的义理蕴涵与发展理路,以及深层结构的根本义理之后,应当进一步地开展缘起思想的现代意义,并且发挥其现代功能[28] 。如此,也可以救活了佛教原有的思想体系,帮助佛教与中外各大思想传统的相互对话与交流,在现代化各种思维的考验下,培养出佛教继往开来的创新力量,才能真正彰显出佛教内在的生命活力。
-------------------------------------------------------------------------------
24. 同注20,页234。
25. 同注19,页71。
26. 同注19,页86。
27. 同注20,页238。
28. 傅伟勋,〈大乘佛学的深层探讨〉(《学问的生命与生命的学问》),页148。
傅伟勋称其「创造的诠释学」是一种「超形上学的辩证法」,是专为东方思想尤其是佛法与佛学的继往开来课题探讨所构想出来的,思考如何建立现代化的佛教语言,来重新诠释与建构佛法涉及如此多门的无量教义,以及思考如何通过与其它各大思想传统的对谈与交流,而在日益民主自由化、多元开放化的现代人类社会,创造地发展具有现代化意谓的佛教的形上学、心性论、心理学、伦理观、修行法、教育论、学术研究、经济论、艺术论、文化论、历史论乃至精神医学与精神治疗等[29] 。
在这样的思考下,傅伟勋建构了「一心开多门」模式[30] 。
-------------------------------------------------------------------------------
29. 同注28,页156。
30. 同注7,页149。
所谓「多门」,他建构了「大乘二十门模式」,将无量无边的大乘佛法与卷帙浩繁的大乘经论,重新地分门别类,予以现代式的整理安排,表现出佛教的教义多门性与辩证开放性。二十门的内容如下:不二门(真空门、中道门、真如门)、二谛门(般若门、慧智门)、实相门(妙有门)、缘起门(性起门)、涅盘门(解脱门)、心性门(真心门、佛性门)、迷悟门(实存门)、心识门(妄心门、八识门)、业报门(轮回门)、教化门(法施门、方便门、教育门)、应病门(治疗门)、时机门、禅定门(修证门)、戒律门(道德门)、教团门(僧伽门、社会门)、生计门(财施门、经济门)、五明门(学术门)、艺术门(审美门)、文化门、教判门(评价门)等[31] 。
二十门的提出,主要还是在于解决佛教现代化的课题,希望经由世俗谛层次的各门检讨之后,再回到属于胜义谛层次的各门义理中,重新思考其内在的现代意义与具体蕴涵,不仅化解了胜义谛与世俗谛等二元分化的问题,且重新思考佛教的中道原型(理论层面)与博爱精神(实践层面),藉以解决佛教现代化等圈内问题,以及佛法与世法之间的种种圈外问题[32] 。
三、从终极真实到终极目标
「从终极关怀到终极真实」主要从人类理性的智能层面处,去处理人类生命解脱问题或宗教拯救问题,傅伟勋称之为「生命的学问」[33] 。这种生命的学问,是以学问的途径来探索生命的终极意义,建立了超世俗的高度精神性或宗教性所以形成的原本根据或理据,名之为「终极真实」,但是这一套学问不只是为了学问,其终极关怀还是在于成就生命,经由转迷开悟的理性觉醒,展现出人类自身的生死智慧,以高度的精神力量勘破生死问题。故探索生命终极意义的「终极真实」,经由生命的自我发现与肯定,必须随之定立了「终极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