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佛教理论总论 >>

人间净土与终极关怀(6)

分享到:

  傅伟勋也敢去碰触宗教组织的问题,他认为教团的形成是人情之常,但是一旦变成了组织化、制度化宗教,立即就有戒律松弛、内部腐化、权益斗争、与世俗政权勾结或无谓干预世俗政治等的危险危机[66] 。这种危机原本就存在了,就佛教来说,早就有教团圈内问题与圈外问题。圈内问题有:特定佛教寺院与信徒之间的合作问题、大小佛教教团之间的分工合作问题、整个佛教教团理论与实践双重的现代化充实问题等。圈外问题有:佛教教团与其它各种宗教教团之间的沟通交流,以及佛法与世法之间的关连、调节与冲突等问题[67] 。

  ---------------------------------------------------------------------------

63. 同注59,页154。

64. 同注59,页158。

65. 同注60,页227。

66. 同注4,页111。

67. 同注31,页418。

佛教在现代化的过程中还有很多问题,比如佛教的社会慈善策略、佛教文化的调适、佛教艺术的创新、佛教学术的开展等问题。傅伟勋比较关心的还是佛教学术开展的问题,认为佛教现代化的首要课题就是佛教思想的继往开来,要随着时代潮流与社会变迁进行现代化的创新、扩充与调节。他根据日本佛教学术研究的成果,提出了当代佛教研究的七大部门,即基层研究工作、经典译注工作、专书专家专题研究、各期各宗教义研究、历史研究、比较研究、佛教思想的继往开来等[68] 。傅伟勋认为这种学术的开展,是佛教圈内应该承诺起的历史责任,也是学者应该勇于献身的路。

  另外在〈生命的学问与学问的生命〉一文中,傅伟勋提出了佛法与佛学现代发展的十项重要课题,即佛教启蒙教育课题、佛法与佛学双重发展的内外资源课题、具有佛法基础的现代(临终)精神医学课题、现代佛学与科际整合的衔接课题、佛教诠释学等方法论课题、佛教人物类型探讨课题、佛教与其它宗教的对谈交流课题、佛学与西方哲学的对谈交流课题、现代佛教美学建立课题、传统佛教伦理的现代化重建课题等[69] 。以上十个课题正是他一生所关心的课题,称之为「学问的生命」,是其安身立命的真实生命源头,以哲学、宗教学等学问探讨为其终身的工作目标[70] 。
-------------------------------------------------------------------------------

68. 傅伟勋,〈关于佛教研究的方法论与迫切课题〉(《从创造的诠释学到大乘佛学》),页325。

69. 傅伟勋,〈生命的学问与学问的生命〉(《佛教思想的现代探索》),页1~23。

70. 傅伟勋,〈「学问的生命」开端〉(《学问的生命与生命的学问》),页17。

值得一提的是傅伟勋对佛教与临终精神医学的探讨,带起了台湾生死学研究的风潮。傅伟勋透过对大乘佛学的研究,提出了「心性本位的现代生死学」,主张应该早日培养具有日常实践意义的生死智慧,藉以建立实存的本然性态度,不必等到罹患绝症或已到临终阶段才慌慌张张,临时想要抱佛?而得不到安身立命之处[71] 。傅伟勋想要根据佛教二谛中道的大乘生死学,去建立佛教有关临终关怀的「生命的学问」,展现佛教生死学与生死智慧的新时代精神威力[72] 。

  很遗憾的是,傅伟勋不能多活几年,来建立佛教的临终关怀学,其实在佛教的经典里,记载了不少佛教的临终关怀的文献资料,比如在《大般涅盘经》、《游行经》等佛陀临终时的状况,并且由此发展出佛教临终科仪与关怀仪式,这方面的数据很多,如《无常经》所附《临终方诀》、《饬终津梁》、《善导大师临终正念文》等,有一套处理生死的方法,帮助人们克服生死的际遇,达到「无生死的风光」境界[73] 。此一研究领域的开拓只好期待后人来继承与发扬。

-------------------------------------------------------------------------------

71. 傅伟勋,〈现代生死学建立课题〉(《死亡的尊严与生命的尊严》),页236。

72. 同注60,页227。

73. 盛永宗兴,郭敏俊译,《无生死之道》(东大图书公司,1996),页113。

 五、结 论

  傅伟勋对佛教的感情,来自于其多年来的生命体验与学问探索,形成了对人间净土的终极关怀,希望能突破传统大小乘佛教的局限性,创造出新世纪的佛法系统来。这样的雄心壮志已非单纯地做个佛教研究学者,实际上隐藏着强烈的与佛教共存亡的悲愿,继承了近代太虚大师所鼓吹的「人生佛教」与印顺的「人间佛教」,深信佛法是「佛在人间」,是被众生和佛与菩萨所共同创造的净土,更应该共同的改造净土中的恶劣环境,使它成为真正的净土[74] 。这种弘愿也可算是傅伟勋的「终极承诺」罢,希望能透过毕生的努力,将超世俗的高度精神落实到世俗世间的日常生活中[75] 。

  傅伟勋这种人间净土的坚持,来自于其「学问的生命」与「生命的学问」的自由辩证,进行多面向科际整合的理路探寻,保有着「从分析到综合、从微观到宏观、从分歧到交流、从对立到对谈」的开放性思维空间,对传统的价值理念进行彻底的转换[76] 。由此面对着现代种种生存的问题,企图重建佛教内在智慧,以勇猛精进的菩萨行来面对各种现代文化的挑战[77] 。傅伟勋的这种现代人间净土的建构蓝图,绝非草率性的现代比附,也带有着积极对治现代化的努力,企图矫治现代文明的过失,从而谛造自然与人性、个人与社会以及个人与个人之间相互依存而和谐融通的美好境界[78] 。

-------------------------------------------------------------------------------

74. 杨惠南,〈佛在人间-印顺导师之「人间佛教」的分析〉(《1990佛光山国际佛教学术会议论文集》,佛光出版社,1992),页93。

75. 傅伟勋,〈从临终精神医学到现代生死学〉(《学问的生命与生命的学问》),页330。

76. 傅伟勋,〈辩证开放的科际整合理路〉(《学问的生命与生命的学问》),页337。

77. 许明银,〈佛教、现代佛教与现代佛学〉(同注74),页278。

78. 周庆华,〈顺应现代化/对治现代化〉(《佛学新视野》,东大图书公司,1997),页35。

  傅伟勋还是有遗憾,他的这种人间净土的架构,实际上只完成了一个宏观的大体结构,尚有待精致的细部规划,好好经营其所提出来佛学与佛法现代发展的十大课题,以完成传统佛教全盘性现代化的重建工作。傅伟勋希望在其晚年能专以写作为余生天命,开出了一系列的著述计划,他以肯定的口气说一定会完成,但要三个条件配合,第一、最好活到八十岁,至少需要二十年的气命。第二、必须保持身心健康。第三、尽早自美国学府退休,回归故土台湾,全心全意只用中文写作[79] 。第三个条件牵涉到经济来源的问题原本是最难解决的,却获得佛光大学的全力支持,可是第一、第二条件却无法实现,或许傅伟勋告别人间时依旧问心无愧,只是死亡仍是人间最大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