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佛教伦理学 >>

以亚当·斯密的观点看抗震救灾之世象

分享到:

 

 

《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是亚当·斯密倾注一生心血的两部巨著。后者在中国早就普及,但前者受到的重视远远与其地位不相称。

但最近一段时间国内出现了《道德情操论》的阅读热潮。直接原因可能与温家宝总理数次在公共场合提及有关。有出版社在新出的亚当·斯密的伦理学巨著《道德情操论》的封面上,称这是我们的温家宝总理推荐的书。

其实人们关注《道德情操论》,有更深厚的社会背景在。改革开放以来,国人致力于经济建设。无论国家还是个人,唯GDP论英雄。从经济的角度,我们的成绩斐然,但社会的道德失范,也是越来越严重的问题。

亚当·斯密的冷热就是一个示例。亚当·斯密认为经济与道德是社会发展的两维,缺一不可。漏掉了《道德情操论》的亚当·斯密是不完整的亚当·斯密。但我们是怎么“拿来”的呢?正如有学者在批评世风日下时尖锐地指出,我们只从他那里拿来了《国富论》,却忘掉了《道德情操论》,怪谁呢。

就亚当·斯密本人来说,他对《道德情操论》的重视远过于《国富论》。他于1759年出版此书以后,在《国富论》的撰写过程中,一直没有停止对这本书的修改。总计修改六次,最后一次是在1790年去世前才完成。即使没有温总理的推荐,我们也要相信,一个优秀思想家,花费几乎一生的精力写出的书,应该是值得我们阅读的。

《道德情操论》一书优点有三:首先,此书以人的天然情感――同情――作为立论的基础,由此层层推进,通过缜密的逻辑演绎,建立起了一套庞大的道德理论体系,理论说服力强。其次,亚当·斯密本人虽一生未婚,但其对人情世故的洞察力却是一流的。此书是理论著作,但处处以人情世事佐证,说理而不枯燥,令人欲罢不能。虽写于18世纪的英国,但以之反思当下,毫无勉强之感,现实解释力强。其三,亚当·斯密文笔流畅,善于摹写人的心理。有几处描摹人性的段落,非一流的散文大家不能写出,文字感染力强。

我读此书,恰是举国上下齐心协力抗震救灾的时候。中国人的道德情感在此次巨大的天灾中被充分调动起来,而人们在抗震救灾中表现出的纷纭世象,也给了我们一个道德反思的契机。

读此书时,突发奇想,假如亚当·斯密是今日的时事评论员,当对抗震救灾的种种世象做个什么样的说明呢。

一、为什么我们会同情:想象与移情

对受难者的同情或许是个不言而喻的问题。自灾难发生以来,许多朋友的眼泪就没停留过。媒体上看到的震区的惨象、人员的伤亡、民众的动员、领袖的奔波,无时不刻不在打动着我们的心。谁都不吝于为灾区人民的苦难掬一把热泪,对灾区人民的同情使得吝啬的人也愿意慷慨解囊。

但对于亚当·斯密而言,“同情”是一个必须解释清楚的问题。这是他的理论基石。

他承认,同情是人的本性,每个人都自然具有这种情感。他说:“无论人们会认为某人怎样自私,这个人的天赋中总是明显地存在着这样一些本性,这些本性使他关心别人的命运,把别人的幸福看成是自己的事情,虽然他除了看到别人幸福而感到高兴以外,一无所得。这种本性就是怜悯或同情,就是当我们看到或逼真地想象到他人的不幸遭遇时所产生的感情。”[1]再自私的人,也会有同情心,会对别人的苦难产生怜悯的感觉。

但产生同情的机理是什么呢?别人的苦难和情绪是怎样感染我们的呢?亚当·斯密指出,同情的本质是把别人的境况通过想象投射到自身。“通过想象,我们设身处地地想到自己忍受着所有同样的痛苦,我们似乎进入了他的躯体,在一定程度上同他像是一个人,因而形成关于他的感觉的某些想法,甚至体会到一些虽然程度较轻,但不是完全不同的感受。这样,当他的痛苦落到我们身上,当我们承受了并使之成为自己的痛苦时,我们终于受到影响,于是在想到他的感受时就会战慄和发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