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佛教美学 >>

南能北秀美学思想异同论(6)

分享到:

受具足戒。50岁时, 至蕲州黄梅县双峰东山寺参谒弘忍,服勤六年,深得弘忍器重。
弘忍圆寂后(674年),他去江陵当阳山(今湖北当阳县东南)玉泉寺, 住在寺东七里
的山上,大开法门,学徒甚多。
   (11)见宋之问《为洛下诸僧请法事迎秀禅师表》。
   (12)见张说《唐玉泉寺大通禅师碑》。《宋高僧传》卷八《神秀传》载:武则天“
亲加跪礼,内道场丰其供施,时时问道……时王公以下,京邑士庶竟至礼谒,望尘拜伏
,日有万计。洎中宗孝和帝即位,尤加宠重”。
   (13)神秀于神龙二年(706年)二月圆寂,唐中宗为补神秀之缺,乃于九月把百岁
老安召入长安,第二年即神龙三年(707年), 老安就辞归少林寺,并于景龙三年(70
9)去世。在景龙二年(708年),唐中宗曾征召玄赜去东都洛阳传法,但影响不大,还
不如神秀的门人义福和普寂,以致玄赜弟子净觉在撰《楞伽师资记》时要以神秀、普寂
为正宗传承法脉。
   (14)见李邕《大照禅师塔铭》,《全唐文》卷二六二;严挺之《大智禅师碑铭》,
《金石萃编》卷八一,又《宋高僧传》卷九《义福传》。
   (15)见宇井伯寿《禅宗史研究》第六关于北宗史研究部分。
   (16)独孤及《舒州山谷寺觉寂塔隋故镜智禅师碑铭》称:“弘忍传惠能、神秀,能
公退而老曹溪,其嗣无闻焉,秀公传普寂,公之门徒万,升堂六十有三,得自在慧者一
曰宏正,正公之廊庑,龙象又倍,或化嵩洛,或之荆吴,自是心教之被于世也。”
   (17)葛兆光《中国禅思想史》第三章第一节《北宗禅史实的重新梳理》作了深入细
致的分析。
   (18)韦处厚《兴福寺内道场供奉大德大义禅师碑铭》,《全唐文》卷七一五。
   (19)(20)(21)(22)(23)(24)神秀《观心论》,见《中国佛教丛书·禅宗编》第一册
,江苏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25)宗宝本《坛经·护法品》。
   (26)《景德传灯录》卷五《韶州法海禅师》记载:法海“初见六祖问曰:即心即佛
,愿垂指喻。祖曰: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
   (27)参见拙著《禅宗美学史稿》第一章《六祖“革命”与南禅生命美学的诞生》,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8)(29)(30)(31)(32)敦煌本《坛经》十八节、二十节、八节、二十二节、十四节

   (33)《景德传灯录》卷二八《江西大寂道一禅师语录》。
   (34)参见拙著《禅宗美学史稿》第二章《马祖道一——洪州宗禅学及其在禅宗美学
思想史上的意义》。
   (35)见《少室六门集》第六门《血脉论》。
   (36)智俨《大唐中岳东闲居寺故大德guī@③和尚纪德幢》。
   (37)神秀《大乘五方便(北宗)》。
   (38)敦煌本《坛经》三十节、三十五节。
   (39)《景德传灯录》卷四《北宗神秀禅师》。
   (40)(41)宗宝本《坛经·疑问品》。
   (42)《观心论》。
   (43)宗密《禅源诸诠集都序》。
   (44)(45)(46)(47)敦煌本《坛经》二十节、五十二节、二十七节、十七节。
   (48)(49)《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八《江西大寂道一禅师语录》。
   (50)同上书,卷六,《江西道一禅师》。
   (51)《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二十《示真如道人》。
   (52)神秀《大乘无生方便门》。
   (53)《观心论》。
   (54)(55)敦煌本《坛经》三十节、三十六节。
   (56)《禅源诸诠集都序》。
   (57)《观心论》。
   (58)(59)《大乘无生方便门》。
   (60)《禅源诸诠集都序》。
   (61)《荷泽神会禅师语录》,见《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二卷第四册。
   (62)宗宝本《坛经·顿渐品》。
   (63)(64)(65)(66)(67)敦煌本《坛经》十六节、三十节、二十九节、三十六节、十
八节。
   (68)(69)《荷泽神会禅师语录》。
   (70)《答崇远法师问》。
   (71)(72)敦煌本《坛经》二十节、二十三节。
   (73)《大乘无生方便门》。
   (74)(75)(76)敦煌本《坛经》二十节、二十一节、二十一节。
   (77)(78)《荷泽神会禅师语录》。
   (79)(80)《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八《江西大寂道一禅师语录》。
   (81)《大珠慧海顿悟要门》。
   (82)《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八《江西大寂道一禅师语录》。
   (83)《祖堂集》卷三《司空山本净和尚》。见上海古籍出版社据高丽覆刻本印影本
,1994年2月版。
   (84)(85)此处参考了葛兆光《中国禅思想史》第三章第三节《北宗禅意义的重新评
价》,215页、216页。*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为氵右加念
     @②原字为般下加木
     @③原字为王右加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