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人间佛教 >>

弘扬“人间佛教”的精义 提升青年学子之精神品质——郑晓江

分享到:

人间佛教的精义之一,即是将大乘佛学慈悲喜舍之精神贯之于芸芸众生,让佛法真正起到教化社会、提升众生精神品质的作用。本文以一次研究生教学活动中恢复佛学讲会传统的实践为例,说明佛学的讲会传统在弘扬人间佛教的理念中有着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大乘佛教最核心的精神之一是的“慈悲喜舍”,其中即蕴含着强烈的人间性和社会性。“慈悲”实为菩萨精神,亦即己己能成佛却不成佛,发愿要在人间广渡众生,以至于只要还有一人未成佛,自己就不西去“极乐”,这就叫“给人信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方便”的菩萨行;“喜舍”则是“贫穷者教以大施,病瘦者给予医疗,无护者为作护者,无所归者为受其归,无救者为作救者”之“舍身饲虎”的佛陀精神,二者共同构建了佛教的人间情怀。所以,大乘佛法的精义要求人们不在自顾自地修习,自顾自地成佛,而在慈悲为怀,在关心天下苍生,在救渡溺于生老病死之苦海中的芸芸众生,这可以说也就是人间佛教的真精神所在。在中国佛学史上,禅宗六祖惠能曾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说明佛法是世间人所学,也是觉世间之人的,若离开世间之人之事,又到何处去寻觅“菩提”呢?近代中国著名高僧太虚法师(1889一1947)以“人间佛教”的精神开展了佛教革新的运动,他说:“人间佛教,是表明并非教人离开人类去做神做鬼、或者皆出家到寺院山林里去做和尚的佛教,乃是以佛教的道理来改良社会,使人类进步,把世界改善的佛教。”(《怎样来建设人间佛教》)强调佛教要服务社会,促使人类进步,突显了佛教的社会性。当代佛光山星云大师亦大力倡导人间佛教,其云:“追本溯源,人间佛教就是佛陀之教,是佛陀专为人而说法的宗教,人间佛教重在对整个世间的教化。”(《人间佛教的蓝图》,文载《普门学报》第五期)他又在《如何建设人间佛教》的演讲中,提出建设人间佛教的六点纲要:第一、建设生活乐趣的人间佛教;第二、建设财富丰足的人间佛教;第三、建设慈悲道德的人间佛教;第四、建设眷属和敬的人间佛教;第五、建设大乘普济的人间佛教;第六、建设佛国净土的人间佛教。这是把佛法的人间性真正落实在佛教的社会性、公益性、人类性上。

笔者曾经苦苦思索,如何才能把佛教之人间关切真正导向民间社会,尤其是贯之以教化青年学子的工作之中呢?也就是说,用一种什么样的方法和途径来弘扬人间佛教的精神?最后,我与同事们寻找到了佛教中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讲会”方式。

“讲会”一词,最早可能出现在六朝时:“末后一僧从空而下,诸人竞问来何太迟,答日:今日相州城东彼岸寺鉴禅师讲会,各各竖义,大有后生聪俊难问。”(《法苑珠林》卷109引侯君素《旌异纪》)所以,张卫红博士认为:“‘讲会’,顾名思义,指的是一种以‘讲’为中心活动的聚会。‘讲会’作为一个词语早己出现,至少在六朝时期,佛教即有‘讲会’,指一种讲经会或传法会。宋代以来,书院教育中的聚众讲学活动也称‘讲会’,内容多是士人对儒学义理的讨论。”(参见《罗念庵思想研究——以致知工夫为中心的生命历程与思想世界》,打印稿第63页)

可见,在中国历史上,“讲会”最早应该是佛教中众僧讲经并进行经义讨论的一种专门的聚会活动,后来儒者的经典讲解及研讨也采取了讲会的形式,这样,“讲会”就具有了悠久的历史及广泛的社会基础;而今日恢复佛教中讲会的传统应该说是有根基的。本此认识,2007年12月21日,我们江西师范大学师生二十余人在宜丰县洞山普利禅寺举行以《心经》为主要内容的“洞山讲会”。

笔者认为:今日对曹洞宗创始人良价大师最好的纪念,就在读《心经》,领悟佛法精髓。为了弘扬良价禅师的佛法思想,我们在参加“曹洞宗创始人良价禅师诞辰1200周年学术研讨会”的同时,再以半天的时间在宜丰县洞山普利禅寺举行以《心经》为主要内容的“洞山讲会”。具体内容为:郑晓江教授讲《良价禅师的生平与精神》;徐春林博士讲《(心经)的宗旨与意义》;李丕洋博士讲《(心经)之生命境界》。讲会完后,全体人员到良价大师塔(称“价祖塔”,又称“慧觉塔”)前朗读《心经》和禅诗、偈语,晚上在寺中用斋饭之后,踏上归程。

讲会在宜丰洞山普利禅寺的讲堂如期举行,第一讲由笔者担任,大意为:我觉得今天纪念良价禅师诞辰1200周年最好的方式,莫过于在其创办之普利禅寺开讲《心经》。其实,良价禅师最早就是从《心经》中的一句话受到启发,从此走上了求佛之路的。据史料记载,良价禅师从小出家,有次跟师父一起念《心经》,当念到“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时,突然用手摸摸自己的脸,问师父:我明明有眼耳鼻舌身意,为什么《心经》上说没有呢?师父猛然一惊,无从解答,自愧不能给弟子以教导,便说:我回答不了你的问题,当不了你的师父,你去别处求法吧。于是,良价禅师去了很多地方参悟。许多高僧大德对佛法的求取都是从内心进发出疑问,通过破解疑惑,最终达到“悟”。佛法认为,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从此,良价大师先后遍参南泉普愿、沩山灵祜等高僧,最后归心云岩昙晟,并终于在江西宜丰的洞山建立道场,倡“五位君臣”说,收受了许多著名的弟子,如云居道膺、曹山本寂、龙牙居遁等二十余人,后来皆成“佛门龙象”。而亲承他法脉的本寂大师,因住曹山,与洞山良价合称为曹洞宗,与沩仰宗及临济宗一道成为当时佛门最隆盛的宗派。

禅宗从盛唐六祖慧能大师算起,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始终是中国佛教的主角。禅宗有一特别的名称“教外别传”。教是指佛教,也叫经教。我们都知道,佛教有经、律、论三藏。佛教开始传入中国时基本为经教,后发展出以经、律、论三藏作为理论体系和实践根据,当时的佛教以此为立教之本。禅宗称“教外别传”,意思是指它的理论和行为不受经教的束缚,它开辟了一条通向佛法的新道路。

为什么禅宗会开辟一条突破传统佛教以经、律、论三藏为基础的道路呢?因为佛教说到底就是生命之学,是实践生命超越的心性之学。如果把佛学仅仅作为学术研究的对象,对概念、范畴不断地进行推敲,那就渐渐远离佛学的根本和核心了。禅宗的根本意义就是要众生回归到自我的生命和精神内,不要停留在对外物的不断追求中。正因为要回到自我生命之内,所以禅宗自称为“心宗”。因此禅宗的革命性意义就是回到自我生命,不象天台宗、法严宗、唯识宗等,有很多对“经”与“藏”阐释的问题,而禅宗认为这些都离佛学真谛越来越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