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人间佛教 >>

弘扬“人间佛教”的精义 提升青年学子之精神品质——郑晓江(2)

分享到:

记得八年前,我和杨雪骋教授初到洞山时,山上还比较荒凉。我们在逢渠桥来回寻觅,资料上说,整个桥有77块石头,我们有些纳闷:怎么只有77块呢?后来钻到桥底,发现桥的圆拱是由1l块大石组成,而纵向正好是7块,加起来不正是77块吗?拉直了这个问号,我们心中无比的欣喜。想当年良价禅师过河的时候,低头卷裤腿,看见水中的倒影,豁然大悟,遂作偈日:“切忌从他觅,迢迢于我疏。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应须恁么会,方得契如如。”“切忌从他觅,迢迢于我疏”意为习佛法者不要求于外,而要求于内。若求于外则与自我疏远,离佛法也越来越远了;“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意为我现在独来独往,无论何时何地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意为影子就是我;“应须恁么会,方得契如如”意为佛法不在外,要把影子和自我看成一体。禅宗体现了整体的方法,因为人有精神、智慧和思维,易陷入用思维、语言去把握外在的那些东西,并认为自己很聪明,能够分辨很多,其实这样一来,人们离生命的本真就越来越远了。禅宗就是要打破语言障,一说话就有语言障。只有去除一切障,回归本心,意识到本性就是佛,那就能够“涅槃”了,这种认识是各种禅宗公案产生的基础。

第二讲由徐春林博士担任。其分三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要用虔诚之心感悟《心经》。首先谈如何去对待一部经典。之所以强调用虔诚之心感悟《心经》,是因为《心经》是人类为数不多的能够成为人们精神家园的经典。每个人都要去回味经典、体悟经典、感悟经典。一个人离开了经典,就不会有精神,就不会有家园,就不会有人文,就不会有气质,就不会有生命。经典的意义在于它可以化生人文,可以启迪智慧,可以陶冶气质,可以点亮生命。总之,经典可以建构我们的精神家园。

我们现代人没有物质上的房子很急,但大多数芸芸众生却不知道要精神上的房子。只知道要物质上的房子以安顿我们的肉身,却不知道要精神家园,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浪儿。要建构我们的精神家园,就必须回顾文化传统、积蓄文化传统。而文化传统积蓄最集中的地方就在经典。那么人类有几部可以建构我们的精神家园的伟大经典呢?如《圣经》、《古兰经》,在中国有《大学》、《中庸》。在佛教里可谓卷帙浩繁。佛教的经典太多且深,很多人不得其门而入。有一部经典以非常便捷的方式带我们到这伟大的精神世界里,那就是《心经》。

《心经》全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全经260字,属于《大品般若经》中600卷中的一节。被认为是般若经类的提要。该经曾有过七种汉译本。最好的本子是由唐三藏玄奘所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心经》是整个佛法的纲领,是最能概括佛教要义的经典。心字可能有两种解释:一是指佛教的精华;二是强调主体性,强调用心体味精华。

对待《心经》,应与其他经典一样,不是仅仅用来认知的,而且还是用来涵养、用来熏陶、用来陶冶我们的精神家园的。

第二部分,《心经》之要义。徐博士认为,《心经》的内容大体可分为三个部分:

(一)揭示五蕴皆空的道理

“观自在菩萨”即指观世音菩萨,可以行深救苦,因与唐朝李世民的“世”字相同而避讳,也叫观音菩萨,总之是指修行很高的大菩萨。“行”指修行,“般若”指智慧,“深般若”就是指大智慧,“波罗蜜”是指到彼岸。“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意思是观世音菩萨在修行到达彼岸的大智慧时,照见了五蕴皆空,即通过观照看见了五蕴皆空的道理。这个道理可以度一切苦厄。“五蕴”指色受想行识。“色”指物质世界,这里主要指色身,“受”指感受,“想”指想象,“行”指行为,“识”指认识。受想行识是指人的心理和精神活动。五蕴皆空是指人的身体和所有的心理活动都是空的。

佛教还讲“四大皆空”。那两者有什么区别?四大皆空是指整个世界的构成要素及本性都是空的,而“五蕴皆空”是指人的生命之空。佛教要解决的是安生立命的问题,因此它观照的核心是生命。

那什么是空?空并不是指没有,而是指假,不永恒、不固定的。这源于佛教最基本的原理“缘起性空”。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其本性都是空的。所有的一切都在流转、变化,一切都在生灭,世间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今天贵为王侯,明天可能沦为乞丐;今天是美女,80岁后可能不堪入目。因此只有照见了五蕴皆空的道理,一切苦难才能超度。

舍利子是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以智慧闻名。“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进一步阐述五蕴皆空的道理。“色不异空”指物质世界的本质是空;“空不异色”是指空是万事万物的本质,空的道理离不开万物,空就存在万物中;“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意为万事万物的本质是空,空是万事万物的本质;“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指五蕴中除色外的其他四蕴也是一样。

(二)描述证入空境后的生命状态

证得五蕴皆空,就能脱离二相对峙的状态,脱离二相的挣扎,脱离痛苦。“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中的生与灭、垢与净、增与减是佛教中的二相,用我们的话说就是矛盾状态。“无眼界”指没有看得见的东西,即没有影响他的东西;“乃至无意识界”指甚至连意识也没有了;“无无明”指无明没有了。无明被认为是佛教中一切苦难的根源:“亦无无明尽”指无明没有了,无无明也没有了;“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指连老死的考虑都没有了。这一切超越了二元对立,获得了空境。“苦集灭道”指四谛。“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指证得佛境不是得到了什么,只是回归到了本性。佛性人人皆有。所以只要不想得到什么,以平常心去修行,就能证得这种空境。

“菩提萨埵”是指菩萨,有大修行的人。“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竞涅槃”指依靠这种进入涅槃的大智慧,心里就无牵挂、妨碍,没有挂碍,就没有害怕的东西,就能远离颠倒梦想,进入脱离生死轮回的涅槃境界。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指强调一切佛都具有这种进入涅槃的大智慧。“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无上、正等、正觉,就是诸佛的解脱境界。依靠这种进入涅槃的大智慧,方可证得解脱境界。

(三)佛教中的咒语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意思是说般若波罗蜜多是最高神咒,是最光明咒,是最上等咒,是无所匹敌的咒,它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