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人间佛教 >>

弘扬“人间佛教”的精义 提升青年学子之精神品质——郑晓江(3)

分享到:

“揭谛”意为度;“波罗”意为彼岸;“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意为度啊,度啊,赶快度到彼岸。“僧”意思是共:“菩提”意思是觉悟。“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意思是大家一起赶快觉悟,赶快度到彼岸。

佛教中证得空境也依靠咒语的力量。咒语是什么?咒语是源于原始宗教对语言魔力的崇拜,认为语言可以产生巨大的、无法估量的、无法揣测的力量,它在世界许多宗教中都存在。比如道教,其咒语的结束语常用“如律令”、“急急如律令、“如某神律令”等辞句。如律令,系沿用汉代宫府文书格式,命令下属认真执行,不可违反刑律政令。

在非洲有一流传广泛的宗教叫巫毒教。它与道教一样有很多种类的咒语,有求财、求爱的咒语等。如求爱的咒语:“我看见爱,我希望爱,我握着爱在右手心,渡海越过大地而来,我握着爱在左手心。”

佛教把佛法分为显教和密教。显教就是指佛法可以给人们看的,而密教则不可以。之所以很多宗教有咒语,因为它对人的心理具有强烈的暗示作用。其实人需要心理暗示。最具暗示力量的文字就是咒语。

第三部分,亲证空境的生命境界。徐博士又说道:佛法可以归结为“空”。所有佛法的修行目标都是指向空。如果儒家的境界为“有”,道家的境界为“无”,则佛家的境界为“空”。空境是佛法的最高境界。无与空有相通之处,但是却不一样。“无”强调超越并不是否认事物的本质,而佛家的“空”是事物无本质,所以就没有执着。

(一)空境:追求纯粹的精神自我

佛法归结为一个空字。那空什么呢?佛法意在安顿生命。我们人的生命有三部分构成,包括人的物质生命、心理意识、精神世界。受想行识是指人的心理感受。佛家要求把人的物质生命、心理感受都抛弃,剩下一个精神世界即真如世界。世界的一切是空的,但真如不空。空境最终追求的是纯粹的自我。经常有人号召我们做一个纯粹的人,那是道德上的要求。佛家要求做一个纯粹的自我就是要抛掉人的生命、抛掉一切心理感受。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可以不需要一切现实感受,只要精神上的感受。

儒家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存天理,去人欲”等也是要求压抑肉体生命,追求道德生命。道德生命在佛家看来是形而下的,还是人的心理感受。道家的“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都强调要去除各种生理欲望。可以说,儒释道三种文化一定程度上都是在抑制人的物质享受,但方法和目标不一样。儒家、道家是站在利害关系上要求抛弃物质享受,都不是从本体上沦证物质本身就不应该享受。只有佛家从本体上论证世界万物的本质是“空”,从而在本体上解构了我们的世界,为我们走向一个纯粹的自我奠定了哲学基础,也为要求我们要超越物质上的享受奠定了理论基础。这点儒家、道家都未讲。佛家从缘起性空谈追求空境,其境界之高可能正源于此,而儒家、道家都不具备这点。

(二)破执:证入空境之道

人之所以有痛苦就是因为有执着。或执着于官位,或执着于名利,或执着于美色。而佛法告诉我们,一切都是假的、空的。我们应该破除一切同有的、一切不变的、永恒的观念,才能摆脱痛苦。那么如何破执昵?破执就要随缘。

什么叫随缘?随缘就是顺应所处的环境。穆罕默德说过:“山不过来,我就走过去”,很能说明佛家的这个道理。换句话说,我不能改变世界,但我们能改变我们自己吗。生老病死无法改变,改变的只有对它的态度。我们对它的态度就是随缘。如果人不能随顺外在环境,那必定是痛苦的。有些人一辈子活在诅咒之中。活在春天,咒春天太潮;活在夏天,咒夏天太热;活在秋天,咒秋天太干;活在冬天,咒冬天太冷。所以有首禅诗说得好:“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春天有百花就欣赏百花,夏天有凉风就吹凉风,这就是随缘,有什么就看什么。因此,只有随缘的心态才能证得空境。

(三)亲证:高度的生命自觉

亲自证得生命境界,需要有高度的生命自觉。我们生活中的许多人都缺少生命自觉。早上八点就该吃早餐,到十二点就该吃午饭,男女到二十多岁就该结婚了。一切都是个该字。他的人生都没有自己的反思。很多行为都是盲目的、不自觉的。在佛教徒看来,每一个行为都是通过般若观照,每一行为都是有意义的。只有经过反思的人生才是值得过的人生。现在的人追求好工作、好大学,这些都不是追求,是随大流,是没有追求的追求。经过反思的人生行为虽然还是日常行为,但有了般若的观照智慧,具有了人生的意义。这就是佛教讲“担水砍柴,无非妙道”。一般人未经反思,从担水砍柴中体味不到妙道。经过反思的人从穿衣、吃饭等日常生活中都能体味到妙道。正如“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郁郁黄花,尽显法身”。但这需要高度的生命自觉。

这种自觉要求的就是亲证。所谓亲证,就是强调亲身经历。古代印度人特别强调人生的亲证。他们强调人生不会随波逐流,有高度的生命自觉。早期印度人很多在年岁大了去修行,去追求梵我合一的境界,他们特别强调心灵的亲证和体认。亲证空境要求每个人反思自己的行为,证得自己想要的生命境界。只有经过亲证的人生,才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有句话说,有些人活了一万年,一万年都不一样;有些人活了一万年,但只活了一年,因为有9999年是重复的。有些人活了一百年,但他踏踏实实。佛法非常强调人的亲历心和反思心,就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人生。

第三讲由李丕洋博士担任。他讲道:很高兴能在洞山普利寺这一堪称禅宗祖庭之一的地方来谈谈《心经》,郑老师这种“把学问做在山水间”的理念和举措,我本人是非常喜欢的。我个人认为,《心经》的要旨和特色是“照彻诸法空想相,方显般若真性”。只有照彻诸法空相,才能显现般若真性。这里我不能不说一句,佛教的真正境界不是空,而是“中”道,说“空”只是一种方便法门,说“空”之后还要把“空”遣去。

徐博士已经将《心经》的字面含义基本上都解释了,因此我一般就不再重复,而是直接宣讲《心经》的主题思想,当然我讲的只是一家之言,是我个人的体会,恐有不当之处,仅供大家参考而已。

如何理解“空”?它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万事万物没有真正的自性,即没有固定、永恒的本质。如佛家常说“四大皆空”、“万法皆空”,这里包括一切有形有相的事物,也包括我们的血肉身躯在内(佛教经典中的“法”范畴,通俗地讲,泛指所有的事物)。空有时也用“幻”来代替,空犹如水泡之状,一触即空。佛教典籍中常说的“不真故空”、“诸法空而不无”等,都是这层意思。另一层意思是指无形无相的真空状态,这是相对于有形有相的事物而言,所以有句话说“佛性真空妙有”。两层含义的微妙区别,大家要在阅读中随文意而自如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