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人间佛教 >>

太虚大师“人间佛教”思想析——黄夏年(6)

分享到:

同时,太虚还将佛教的义理与人间的现实紧密地联系起来,旨在为人间佛教思想理论找到可以在教内外取得更大的活动空间和充分的依据。例如,对教内,他在建立改革和建立僧伽制度的基础上,成立佛教徒在家组织——佛教正信会,强调:“在整理僧伽制度论中,并附有佛教正信会的纲要。僧伽制度的整理,是在改组出家佛徒;而正信会纲要,是在组织在家佛徒。这纲要的提示,为依着人乘正法的理论去实行,目的是使在家佛徒对佛法由真正的理解,而起正确的信仰——对三宝起清净的信德,明因果业报,实行五戒十善。这不仅应用于个人,而且应用于家庭乃至社会国家之间,建立人与人间的道德能力,以这道德能力改造社会国家——,构成佛化的伦理、政治、经济的新社会。这就是以极普遍极广泛的人群为对象,依着大乘菩萨精神的组织——佛教正信会。”对教外,他结合世界杀盗成风,各国之间充满冲突和紧张的关系的情况,适机地提出采用佛教的慈悲思想来根本改变人心,强调:“在今日的国家民族间,已充分表现着由慢、贪、喷、痴所造成矛盾冲突争斗的苦恼忧闷,我相信佛心的慈悲智能,也是人心所同有的,苦海无边,同头是岸,愿与真正爱好和平的人士,共同大声疾呼的把人心中的眠伏着的慈、悲、喜、舍佛心,唤醒起来!实行起来!扩展为做人立国的大道,则争杀愁苦的人间,不难改造为和爱欢乐的人间了。”

值得指出的是,在人间佛教思想体系中,人生佛教的建设作为他的佛教改革的思想基础和先行者,将传统佛教的“生不如死”变成了“死不如生”做了转换,佛教的生死观有了根本的转变,最终将出世的佛教,还原为既能出世又能入世,而且根基落在入世的佛教方面,突出了以人为本的土导思想。其现代意义则是改善已经失去的人心,提升了人们的道德水平,由是重构当机的佛法,有着指导性的作用,并且成为佛教革命理论的指导思想。所以人生佛教在太虚人间佛教思想体系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它前接与时俱进的历史背景,后启人间净土的终极目标。而作为佛教的终极,人间净土始终是当代中国佛教追求并努力的目标,太虚对此给予了非常的厚望。他说:“佛教将守甫人生贯通为一,谓人间净上之创进,其进步至于道德,即大乘佛教中最初步之菩萨行为。以此为基础,经过无数时间之继续不断的力量而向上进行,则成为佛的宇宙。从此使显得每一人皆为全宇宙的,而全宁南亦即为个人的,随举一事无不皆然,于是不离有限而皆成无限,可以长时的勇猛精进为净土之创造,更无退转之虞矣!”。所以“以最高上清净之佛法为依止,发生强勇之中心势力,能止息睹恶以勤行众善,为安乐的人间净土之建设……。”

太虚提山的净士与传统佛教不同的地办在于,他把本来是远离人世的的彼岸世界的净土拉回到此岸世界的人间来,这样就较好地解决了传统佛教的解脱终极目的对信徒来说太遥远的问题。同时也将人间社会与佛教的最高解脱目标更好地结合起来,于是对修行佛教的人来说,有了实实在在感受。太虚说:“在这社会恶浊、人类痛苦的状况之下,佛教的真理与真精神,能否斛除人类的苦痛?能否改造恶浊的丰十会仗之,变成清净和平快乐的世界?若确知佛法有此功德,足以救济人类的痛苦,能研讨出真埋从事建设人间净土,而事实上偏义做不到,这是何等使人惭痛的事!不仅此也,即现在赖以代表佛教三宝的寺院塔庙和僧众,也好象只是残留下来的躯壳;即明知历代传流的教典中含减者一切功德,而不能应用于实际上来解除人类的苦痛,并且连自己的躯壳也还是支离破碎得不堪!故向来所宣传的‘建设人间佛教’,‘实现人间净土’,就是要在百千万分中做到一二分,亦须赖佛学同志去把握得佛教的真理,而观察人民与人民间,乃至民族与民族问的种种病态,投以适宜的法药而救济之,方能发生效力。……同时、要对人类的痛苦斯发大悲心,对自己的做不到而起惭愧心,由惭愧心砌起勇猛心,如此把握真理,牺牲布教,则创造人建净。佛化人类,庶有实现的一天!…

由此可见,人间净土的设立,是专门对治内外曲种苦弊:亦即一、社会的五浊世界,因为“以此知不清众生心业之本源,仅凭物力以相掩拒,终至变形横决而出,达于不可收拾之域!”二、对治人类的苦痛,凶为“吾此人间之苦恼:一曰、依外界苦,二曰、依内身苦,三日、依人群苦”之三种苦痛。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社会和人类问题,所以要提出建立人间净土。“故今亦惟各人各自归依佛法僧宝,仗三宝力,励行十善,修人间增上之善业;由改造自心以造人间净土而已。……由此改造人间环境,以造人问之净土也。”社会因人间净土而“以行十善为业,传此风教,化被群众,昌明德礼,改良陋俗,减弭兵刑,宽裕生计,慈幼安老,救废恤则劳资之阶级可平,去喷则国际之战争可息。”众生在人间净土中,“在人间净土中,则身命、资产保持安全矣。”人间净土的现代意义还是为了给现代社会的人们提供一种安全感,推而广之,让整个世界和人类变得更加美好起来。

六、结语

太虚的人间佛教思想是一个体系,在人间佛教的总框架下,里面包含了与时俱进的思想、人生佛教的思想和人间净土思想三个组成部分,其中与时俱进思想是基础,人生佛教是理论,人间净土是目标。三者一体,不可分割。换言之,这三种思想构成了太虚人间佛教思想的总体,并且成为他的人间佛教思想理论的三个支撑点,就像一个三角形一样,具有非常稳同性。而且这三种思想都与佛教的现代性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只有将此三种思想结合在一起时,才能看出他的博大与精神,才能真正地了解他的现代意义。

太虚在48岁时,曾经发过感慨,对自己走过的道路和所创建的佛教思想用了偈文来进行总结。他说:“堕世年复年,忽满四十八。众苦方沸腾,遍救怀明达。仰止唯佛陀,完就在人格。人圆佛即成,是名真现实。”在太虚看来,佛教始终是一种救世的学说,特别是在当代,由于世风的低下,佛教更要突出他的救世的品格,而且佛教的特点是在十治心,既然治心,就要在人格上下功夫,所以人格的完成,也就是佛的完成,这就是人间佛教的最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