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原文
越南佛教史略
释圣严
现代佛教学术丛刊
第83期(1980.10)
页271-299
©1980 大乘文化
台北市
页271
越南佛教史略
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83期(1980.10)
在中国邻近的国家之中,越南和韩国及日本相同,同样是接受了中国的文化而成长的国家,若从政教的关系及地理的接壤而言,越南则更类似韩国之与中国的渊源。
所以,由中国人来写越南的佛教史,特别有亲切感。
打开中国的历史地图,我们就可看到,今日越南的河内,本是属于中国版图的一个地方:
秦始皇时代,河内称为象郡。
汉武帝时代,河内称为交趾都。
西晋时代,越南称为交州。
唐代的越南,设立安南都护府,置静海节度使。
不过,当时的越南,仅指现在的北越而言。佛教的输入,亦即沿着中国向南的路线,渐次到了越南。
页272
越南佛教史略
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83期(1980.10)
一、佛教传入的初期
现在的越南,位于中国广西及云南的南邻,她的西邻是寮国及柬埔寨,东面及南面则临南海,由北至南,是一个细长形的国家。
佛教传入越南的最早传说,也有很多。
一般相信,第一个将佛教传到越南的人,是汉献帝初平年间(佛元七三四至七三七年──公元一九0至一九三年),有一位苍梧(今广西梧州)人叫牟子,他精通儒道,而醉心于佛教,据佛祖通载卷五说他:「会灵帝崩后,天下扰乱,独交州差安,北方异人咸来在焉,多为神仙辟谷长生之术。牟子常以五经难之。」这就是牟子理惑论的成因。唯以牟子的年代,近世学者,多有置疑,故此仅作参考。
其次,见于梁高僧传卷一的康僧会传:「世居天竺,其父因商贾,移于交趾。会年十余岁,二亲并终,至孝服毕出家。」「笃至好学,明解三藏。」根据这一记载,康僧会时,越南已经有人出家,并且有了三藏教典。他的生年虽不详,圆寂是在晋武帝太康元年(佛元八二四年──公元二八0年)。
到了晋惠帝永平四年(佛元八三八年──公元二九四年),有天竺沙门耆域至洛阳,这是一位神异
页273
越南佛教史略
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83期(1980.10)
僧,佛祖通载卷六记有他的事迹,并说:「初域来交广,并有灵异。」可见耆域也到过交川及广州弘传佛法的了。根据越南的古珠法云佛本行语录的资料说,和耆域同来交广之地的,尚有一位丘陀罗。
从这些数据之中,我们仅能找到零星的记载,却不能证实当时越南佛教的如何盛行。
此后,越南即因中国与印度方面由海路发生直接的交往,而成了中途站,到了公元第八世纪之顷,其受印度的影响很多。主要的资料,见于义净三藏的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
明远法师,是益州(今之四川)清城人,梵名振多提婆,「既慨圣教陵迟,遂乃振锡南游,届于交趾,鼓舶鲸波,到诃陵国(今之爪哇),次至师子洲(锡兰)。」(卷上)
僧伽跋摩,康居国人,他是唐高宗时代来华的,后来奉高宗敕令:「往交趾采药。于时交州,时属大俭,人物饿饥。于日日中,营办饮食,救济孤苦,悲心内结,涕泣外流,时人号为常啼菩萨也。纔染微疾,奄尔而终,春秋六十余矣。」(卷上)
昙润法师,洛阳人:「善咒术、学玄理、采律典、翫医明」,「振锡江表,拯物为怀,渐次南行,达于交趾,住经载稔,锱素钦风。」卷上
慧命禅师,从海路赴天竺,船经占波(今之越南),遇风暴。(卷下)
智弘律师,洛阳人,及荆州江陵的无行禅师,相伴至交趾,过了一夏,再往室利佛逝国(今
页274
越南佛教史略
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83期(1980.10)
之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卷下)
在交州出身的僧人,见于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的,也有好多。例如:运期、解脱天、窥冲、慧琰等四人即是。
运期:「交州人也,与昙润同游,仗智贤取具,旋回南海,十有余年,善昆仑音,颇知梵语。」运期也是成都会宁律师的弟子,会宁尝与诃陵岛的智贤(若那跋陀罗)共译出小乘涅盘经,送回京师之后,又还往交趾。(卷上及宋高僧传卷二)
解脱天的梵名为木叉婆提,此人:「泛舶南溟,经游诸国,到大觉寺,遍礼圣踪,于此而殒,年可二十四五耳。」(卷上)
窥冲是明远的弟子,随师游南海,经师子洲,向西印度:「其人禀性聪叡,善诵梵经。」「到王含城,遘疾竹园,淹留而卒,年三十许。」(卷上)
在我们见到的数据来说,越南的初期佛教,没有系统可求,仅从过往该地及僧人游学的零星记载中,得到若干消息而已。
二、佛教的发展与朝廷
自从公元第二世纪至第十世纪前半纪为佛教的第一期。也既是移入期;从第十世纪之后半纪
页275
越南佛教史略
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83期(1980.10)
至第十四纪之末,为佛教的第二期,也即是发展期。
佛教在越南的发展,颇得力于越南朝廷的拥护。越南王统之成立,是在宋太祖开宝元年,由丁部领成立了大瞿越,是为丁朝,历两主而亡,计十二年(佛元一五一二至一五二四年──西纪九六八至九八0年)。
丁先皇崇信佛教,于太平二年西纪九七一,定文、武、僧之三道的品阶,并赐僧统吴真流以匡越大师之号,另授张麻尼为僧录,邓玄光为崇真威仪之职衔。
丁朝亡后,即为黎朝代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