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主明宗(佛元一八五八至一八七三年──西纪一三一四至一三二九年),信佛并读金刚经。此时有一感
页280
越南佛教史略
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83期(1980.10)
人的故事,传说陈明宗曾将他的岳父因事投于狱中,并欲使其饿死,可是保慈皇后极崇佛教,即以衣服浸水,投入狱中,让她的父亲吸饮,她同时也想到了韦提希夫人救助频婆沙罗王的崇高行为,便劝她的父亲诵观无量寿经,观想阿弥陀佛。
第六主宪宗,七主裕宗,八主艺宗,九主睿宗各代,佛教式微,未有特别的史事传流记载。而在裕宗时代,中国的政权又有了变更,已从元朝亡入明朝。越南的陈朝势力也日渐衰落,国内盗贼蜂起,国外则有南方的占城屡屡入寇。占城与安南之间,自古以来,即常有事端,时战时和,打来打去。大体上说,安南是属于中国文化的范围,占城则与扶南、真腊(此两古国均在今之泰国东部柬埔寨境内)关系密切,而属于印度文化的范围,由于文化习惯不同,国民情感相背,故当安南强盛时代,即征服占城而使之入贡,安南衰落之际,占城便来入寇安南。因此,到了陈朝第十主废帝之时(佛元一九二二至一九三二年──西纪一三七八至一三八八年),由于进击占城而兵力疲惫,竟然命僧人为之助力,选僧人之健壮者为兵,以防占城之入寇,唯正在此国步艰难之日,曾应明朝之需要,选送二十名僧人至明之金陵,在此之先则已有阮道及阮算入明,并且得到明朝的厚遇,此也可能是明朝对越南的一种怀柔政策策罢。
然而,陈朝的国势愈衰,对佛教则愈不利,第十一主顺宗帝光泰九年(佛元一九四0──西纪一三九六)正月,行僧道之淘汰,僧人未满五十岁者一律参加考试,唯有通于释教者得与僧堂之位置。
页281
越南佛教史略
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83期(1980.10)
这是精简佛教,实则是限制佛教。
终于,由是胡氏之僭学,以及明朝大军之入侵,陈朝的王统,便在西纪一四00年结束了。先后十二主历时一百七十五年。
三、禅宗三大系
佛教在越南的发展,确有赖助于各朝王室的保护及提倡。在丁黎两朝之际,对于佛教的依重,除了信仰的因素,尤其有文化的因素。当时的越南,文化落后,知识未曾普及,才识之士,实在不多。唯有佛教的僧人之中,受有高度文化的熏习,智慧才具,均非一般俗人可比。建国保民,有赖于僧人的才能及智慧,乃是必然的趋势。
佛教最大的关键,却是在于李朝的全力推展,李朝先后八主,无一主不是三宝的有力外护,所以李朝对于佛教的功德,在越南佛教史上,足可永垂千古而使越南的佛子们怀念不已。越佛史上的许多高僧,也多出现于那个时代。一到陈朝之后,教势即走向下坡了。
越南的佛教,主要是受中国的影响,也许中国的义学,未能在南方生根,所以越南佛教的特色,也仅是盛于中国南方的禅宗的支系,在义学上则未见有某宏大的发挥及表现。
到此为止,越南的佛教,可归纳为禅宗的三大系:
页282
越南佛教史略
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83期(1980.10)
一、毘尼多流支的法统。
二、无言通的法统。
三、草堂的法统。
根据安南人阮文玾的研究,而知其大致的情形如此。此期间的主要佛史文献,则为禅苑传灯辑录上卷、禅苑集英语录下卷。然据考证,此两书名虽异,实为同一书的上下卷而已。
现在让我们介绍这三个禅系的人物:
(一)毘尼多流支的禅系:毘尼多流支,他虽不是中国禅宗派下的人,却是中国禅宗初祖达磨的法孙,毘尼多流支接法于僧璘,僧璘接法于达磨,故其仍与中国的禅统有关。他是南印度人,先受教于僧璘,后来约在西纪第六世纪之末顷,可能是五八0年,来到越南,住法云寺,并在那里传授禅法。此后十四年,他也就在那里圆寂了。
毘尼多流支的弟子,著名者有法贤,止住于越南,唐高祖武德九年(西纪六二六)入寂。此后,自三祖至七祖的事迹不明。第八祖定空禅师,建有琼林寺,寂于唐宪宗元和三年(西纪八0八))。第九祖通善。第十代出有罗贵安、法顺、摩诃、无碍,计四人,其中之法顺,着有「菩萨号忏悔文」传世。十一代知名者,有禅翁、祟范、广净等三人。十二代则有万行、定慧、道行、持钵、纯真等五人。十三代为惠生、禅严、明空、本寂,以及其它二位,共计六人。十四代出有庆
页283
越南佛教史略
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83期(1980.10)
喜、净如、净眼、广福等四人,其中的庆喜,着有悟道歌诗集行世。十五代则为戒空、法融、草一等三人。十六代是:智、真空、道林等三禅师。十七代,妙因、圆学、静禅之三人,其中的妙因系比丘尼。十八代的圆通,着有诸佛迹缘事、洪钟文碑记、僧家杂录。十九代的依山,乃是这一系可以考查的最后一人,寂于公元十三世纪之初,大约是中国南宋宁宗的时代。
(二)无言通的禅系:无言通自称是得法于中国的百丈怀海,故这一系,是由中国人自中国传到越南去的。无言通的年代,相当与黄檗沩山同门同时,百丈大师寂于唐宪宗元和九年(西纪八一四),九十五岁;黄檗希运寂于唐宣宗大中二年至九年之间;沩山灵佑寂于唐宣宗大中七年(西纪八五三)。准此推测,无言通当为公元九世纪前半期的宗匠,他是广州人,俗姓郑,虽是百丈的弟子,亦曾及马祖之门,后于唐穆宗元和十五年(西纪八二0),游化至安南北宁之仙游县建初寺,接受该寺感诚之供养,并授禅法予感诚禅师,嗣后即终老于此。
因此,无言通系的第一代,即为感诚。二代为善会。三代为云峯。四代为匡越大师吴真流,他是一位文才卓荦的学者,丁朝开国,即闻名延揽,先于西纪九七0年封为僧统,掌理政务,整顿僧纲;翌年,丁先皇念其护国庇民之功,即晋封为太师,并赐匡越之号。第五代则有多宝。第六代有禅老与定香二人,禅老即是李太宗的受学师。由于禅老之力,加上李太宗的拥护,故到第七代时,以太宗为首,另有圆照、究旨、宝性、心明、广智,以及其它之名匠,其中尤其以圆照
页284
越南佛教史略
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83期(1980.10)
禅师最为出色,名声极隆,他着有药师十二愿文、赞圆觉经、十二菩萨行修证道场、参道显决等行于世。第八代有通办、满觉、悟印、悟法华,共计四人。第九代共有九人,著名者有道惠、辨才、宝鉴、空路、本净;辨才着有照对录。第十代共有十一人,重要者明智、信学、净空、大舍、净力、智宝、长原、净戒、觉海、愿学,这是李朝的全盛时代,禅宗各派,均呈欣欣向荣之状,所以人才举出。十一代有广严。十二代出有着了一部南宗嗣法图的作者常照禅师。十三代则以通师、神仪、法界之三人为有名。十四代是息虑、现光、隐空。十五代是应王、道圆、一宗,另外尚有三人,共计六位。这已到了西纪十三世纪前半期的时代,也同毘尼多流支一系的情形一样,自此以后,无言通系下的法脉,也无从稽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