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正统年间开始,明朝土地兼并日益剧烈,军屯、商屯逐渐废坏,财政收入不断减少。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不断爆发,蒙古族瓦刺部兴起并频繁进犯,明朝军费开支大幅度攀升。加上自然灾害频发,统治阶级奢侈浪费,明朝财政日益吃紧。于是,统治者千方百计寻找财源,鬻牒即收费发放度牒遂不可避免。
明代鬻牒始于景泰二年(1451),起初主要是解决边地军饷。政府往往令行童运纳定量之米至边地,以换取度牒,度牒总数不作控制。由于边路险远,行童运纳前往者不会太多,鬻牒规模不大,地域也局限于四川等地。至成化年间,因各地天灾频发,赈济缺粮,于是大规模鬻牒。政府往往给出定量度牒,听令行童缴纳米、银换取。鬻牒数量,动辄上万,甚至一年达七万张,在给度中占相当大比重,范围则推及全国。至嘉靖十八年(1539),令行童皆纳银给牒,鬻牒遂成为给度正途。
政府既鬻牒,考试通经、限定年龄等制限遂成一纸空文,度僧制度废坏。度牒给发原在北京,至鬻牒行,空名度牒往往直接发到地方,行童在当地即可购得。度牒价格,最初每张米五石。景泰五年(1454)四月以后,曾涨至米二十石,或银十二两(成化九年八月,曾有人提议鬻牒每张银二十五两,但终未实行)。这反映出当时出家踊跃,度牒需求旺盛,故统治者扬昂牒价。随着成化、正德年间大肆鬻牒,希求出家者随之减少,度牒价格也随行就市,不断下落。嘉靖十八年(1539)每张银十两,三十七年三月跌为银六两,隆庆六年(1572)则价落至银五两。具体情况,参见下表。
明朝鬻卖僧牒统计表
时间 鬻牒情况 资料来源 备注
刑部侍郎罗绮奉命于四川督运粮储二十万,“往贵州 明朝鬻牒之始
景泰二年 饷军”,见四川之民“劳瘁已极”,奏准先挽运十万,其 《明英宗
七月 他别为筹措,包括:“僧、道赴彼(贵州)纳米五石者,给 实录》卷
予度牒”,四川各司“起送阴阳、医生、僧、道赴部者,俱 206
令运米有差”,等
播州用兵需饷,而四川之民“财殚力乏”,户郎郎中徐 《明英宗 七年十月,命给重庆等府
景泰四年 敬奏请恢复所停纳米事例。户部奏准,移文四川布政 实录》卷 僧胡德心等度牒,“以各
六月 司,“僧、道欲给度牒者五石”,“俱自备米,赴播州缺粮 230 僧遵例输米播州边仓”
仓分交纳” (《明英宗实录》卷271)
景泰五年 命礼部:凡僧、道请给度牒者,于通州运米二十石,赴 《明英宗实
四日 口外万全等处官仓交收,以备军用 录》卷240
成化二年 命礼部给度牒鬻僧,赈济饥民。巡抚淮扬都御史林聪 《明宪宗实
三月 处一万,每名纳米十一石;南京礼部五千,每名纳米十 录》卷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