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净合流与明代禅宗美学思想的走向(6)
时间:2008-07-19 20:16来源: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作者:皮朝纲 点击:
再次,明代禅师也普遍按照宗杲看话禅强调起疑情、破疑情的思想,把“疑”视为看话的条件、开悟的前提。德清指出,参话头必须“下疑情”,进行反复参究,才有可能获得开悟:“直者疑处,便是参究。参来参去,久久忽然心地迸开,如大梦觉,即名为悟。以参究是用工夫,以正参时,心中一念不生,了无一物,故说无我无人,犹如太虚,悟处便是下落。”(注:德清《法语•答德王问》。)达观真可每每教诲弟子,则“必令自修,以发其悟,直至疑根尽拔而后已”(注:德清《达观大师塔铭》。)。他本人就有亲身参究的经历:一日,闻僧诵张拙见道偈,至“断降妄想重增病,趍)向真如亦是邪”时,他对曰:“错也,当云‘方无病’、‘不是邪’。”僧云:“你错他不错。”他“大疑之,每至处,书二语于壁间,疑至头面俱肿。一日斋次,忽悟,头面立消。”(注:德清《达观大师塔铭》。)博山元来非常重视和强调“做工夫(参究)、“起疑情”、“破疑情”,他在《示初心做工夫警语》、《评古德垂示警语》、《示疑情发不起警语》、《示疑情发得起警语》、《示禅人参公案警语》、《示参禅偈十首》(以上见《博山和尚警语》)中,作了非常细致、具体的论述。清沙们永通在《重刻博山和尚参禅警语缘起》中称,博山“只贵由信而起真疑,由疑而发妙语”。元来明确指出:“做工夫贵起疑情”(注:元来《示初心做工夫警语》。),“做工夫疑情发得起,更要扑得破”(注:元来《示初心做工夫警语》。),要做到“通身内外,只是一个疑团,可谓搅浑世界,疑团不破,誓不休心”(注:元来《示初心做工夫警语》。),“疑情不破,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毫厘失念,则丧身失命,疑情不破,则大理不明。……提起话头,不明决定要明,不破决定要破,譬如捉贼,须是见赃始得”(注:元来《示初心做工夫警语》。)。元贤指出:“此疑情为忘情之法,乃众生脱凡人圣之大道”(注:元贤《呓言》。),“未有切而不疑,亦未有疑而不悟者也”(注:元贤《呓言》。)。袾宏也明确指出:“信有十分,疑有十分。疑有十分,悟有十分。”(注:袾宏《禅关策进•佛迹庵真禅师普说评》。)“疑”就是“参”,“疑之为言参也”(注:袾宏《竹窗随笔•参禅》。)。“参”就是“精研妙明”、“内外研究”、“研究深远”、“研究极精”(注:袾宏《竹窗随笔•参禅》。),就是“起念下疑”(注:袾宏《竹窗三笔•答闻谷广印》。)。
所谓“起疑情”、“破疑情”乃是一种对人生生存方式及其意义的探究。探究心理是人类的一种天性,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它使人类按照自己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探究自然的奥秘,探究人类自身生命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一生的理论与实践,就是在探究和回答造成人生痛苦的原因何在、解脱人生痛苦的方法和出路又是什么。历代禅宗大师的弘法说教和修行实践所形成的独特家风,都是在探究和回答如何求得生命解脱、塑造理想人格,在探究和寻找被无明所遮蔽了的内在的真实生命(本来面目)。明代禅师提倡参话头、起疑情、破疑情,使之成为修禅的必经途径与方法,这对于反拨狂禅的流弊,无疑有它的积极作用。这种时时注意起疑情、破疑情,以探究人生的奥秘与真谛,发现、领悟自己的内在生命,使人生之美焕发它的青春之光,既是一种审美探究过程,它本身也是一种审美的生存状态,因为它在不断的探究中“深体味之”(注:袾宏《山房杂录•宝积二会序》。),去妄归真,“或如红炉点雪,刹那而影迹无存”,“或如大造回春,万卉而萌芽一旦”(注:袾宏《梵网经心地品菩萨戒义疏发隐》。),因为“疑情破,则生死心破”(注:元来《评古德垂示警语》。),则“如青天白日之下,见亲生父母相似,世间之乐事,更无过此”(注:元来《示初心做工夫警语》。)。恰如楚石梵琦一首偈所云:“我有摩尼一颗,埋在五蕴身田,昨向泥中取出,光明照烛无边。”(注:梵琦《明真颂二十八首》。)禅家一生的参禅悟道,就是要发现、趋近、把握那一颗“埋在五蕴身田”的人性的摩尼宝珠,让它去垢显真,放射出迷人的人性美之光芒。因而,禅人所进行的审美探究,就是一种发现美、趋近美、显现美的审美活动方式或曰审美生存状态。
我们从前面对“净心净土的向往与审美境界的追寻”、“妙悟法门的解读与审美生存的探究”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明代禅宗及其美学思想已发生了重大的转向。特别是由于晚明“四大高僧”倡导净土归向之后,净土修行被推到了很高的地位。永觉元贤明确宣称参禅不及净土:“两途到家,诚为不异。但参禅未悟者,止滞人天;念佛未悟,则尚可往生。以此较之,似参禅不及念佛耳。”(注:《永觉元贤禅师广录》卷二十九。)从某种意义上说来,禅宗已让位给净土法门。从这一角度来审视,晚明“四大高僧”的禅学主张,标志着禅宗思想的式微,开辟了近代佛教念佛净土实修的道路(注:参见潘桂明《中国禅宗思想历程》第十四章《元明丛林禅学及晚明“四大高僧”佛学》,今日中国出版社1992年版。),禅宗及其美学思想开始走向一个新的历史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