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国内对隋唐五代佛教宗派及其思想学说研究之回顾(6)
时间:2008-08-13 22:48来源:汕头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作者:谢重光 点击:
潘桂明《论唐代宗派佛教的有情无情之争》(注:《世界宗教研究》1998年第4期。)对唐代佛性论的发展演变作了理论概括,认为从天台智顗的“性具善恶”说到惠能的“无情无佛种”,再到荆溪湛然的“无情有性”说,更到禅宗“南方宗旨”的“见闻知觉”,最后到临济义玄的“向逆顺中觅人”,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无情有性”说为禅宗人文精神的发扬提供了机会,而禅宗洪州临济等派系通过对“无情有性”说的批判,酝酿着一种新的人文精神。
唐代后期,出现了禅宗和其他教派融合的思潮,其代表人物是宗密。因此,有不少论著对宗密进行了研究。李富华的《宗密和他的禅学》(注:《世界宗教研究》1983年第1期。 )认为中国禅学思想的最早总结是由宗密完成的。宗密禅学的基本内容,可概括为“显顿悟资于渐修,证师说符于佛意”,包含着调和与会通两种倾向,调和是迎合禅门诸家所好,不论诸家之是非而一律予以肯定;会通是教禅一致的思想,较早地反映了三教融合、诸宗合流的趋势。文章还对宗密的师传进行了考证,否定了胡适在50年代提出的宗密为成都净相寺神会传人的旧说。
周群《宗密禅教合一思想述论》(注:《南京师大学报》1991年第4期。)认为,宗密提出的“经是佛语,禅是佛意”, 是作为一种禅教融合的手段,在宗密看来,禅之三宗与三教是神韵相通、一一对应的。张春波、李曦《宗密禅教一致说的实质》(注:《五台山研究》(太原)1989年第1期。)则认为, 宗密看到了禅宗言行对统治者的“危害”,其禅教一致的理论,对于唐武宗灭佛作了理论上的准备。而禅宗的思想,事实上为后来农民起义作了舆论准备。
董群《宗密禅学思想的历史地位浅析》(注:《世界宗教研究》1995年第1期。)认为宗密的禅学是一个融合的体系。他对佛教和儒道都进行了批判总结,这种在批判基础上的融合,体现出宗密禅学在中国佛教发展史和中国哲学思想史上的特殊地位,它在传统哲学和宋明理学之间,佛学和宋明理学之间,乃至隋唐佛学和宋明理学之间,都是一个重要中介。 向世山《论宗密的方法论模式》(注:《中华文化论坛》1998年第4期。)总结了宗密的方法论特点,认为可称之为“和会”思想,具体表现为“四段论”,即:客观记取——辨明深浅——指证得失——会通本末。
对于开启晚唐五代禅宗“五家七宗”之源的马祖道一和石头希迁两位重要禅师,青年学者何云先后撰写了《马祖道一评传》(注:《世界宗教研究》1989年第1期。 )和《石头希迁评传》(注:《佛学研究》创刊号,1992年12月。),对这两大家的思想体系和修行特色作了概括。潘桂明的《曹洞宗“回互”学说述评》(注:《安徽大学学报》1990年第1期。),研究了由石头希迁发展出来的曹洞宗的思想特点, 认为曹洞宗主要表现为与传统的儒家思想的结合。曹洞宗之“偏正回互”说,其用意之一,就是要借理事圆融调和儒家思想,使之不相违背。
黄燕生的《唐代净众——保唐禅派概述》(注:《世界宗教研究》1989年第4期。 )对流行在四川成都一带的早期禅宗派别净众—保唐禅派作了研究,指出此派是兼有南北两宗特色的派系,同时分析了此派很快湮没的原因。杜斗城《敦煌本〈历代法宝记〉与蜀地禅学》(注:《敦煌学辑刊》1993年第1期。 )考证《历代法宝记》撰于唐大历年间,出自蜀地禅僧无住门人之手。并从此书入手,考述了蜀地禅学的有关问题。
在佛教与文化关系方面,任继愈的《禅宗与中国文化》(注:《社会科学战线》1988年第2期。)一文, 对禅宗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发表了深刻的意见,认为禅宗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其最大贡献,是完成了中国哲学由本体论向心性论的发展,宋明理学可以说是接着禅宗的心性之学继续开拓新领域,最终形成儒教。禅宗提出的心性论,是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环节,是嫡系正宗而不是旁支别派。
不少文章还就禅宗人物、典籍、史迹进行了考证和分析,其中陈寅恪《禅宗六祖传法偈之分析》(注:《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最称精彩。本文对历来被人赞为绝妙好词的慧能传法偈,独能指出其“譬喻不当,意义不完”,又考究禅门故事,说明“南宗禅非独其教义宗风溯源于先代,即文辞故实亦莫不掇拾前修之余绪”。如此分析,出人意料,发人深思。
六 三论宗、三阶教、净土宗、密宗、律宗
此数宗或因流行时间短暂,或因注重信仰,缺乏宗教理论,国内学者论之者不多。与日本学者在此一领域的丰富著述形成鲜明的对比。(注:日本学者在此一领域的重要论著有:镰田茂雄《初唐的三论宗和道教》,载《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纪要》46号,1968年;矢吹庆辉《三阶教之研究》,中译本分载于《海潮音》16卷第2—6期、8—12期、 17卷第1期,1935—36年;塚本善隆《唐中期净土教》, 载《东方文化学院京都研究所报告》第四册,1933年12月;长部和雄《中国密教史研究》,载《神户商大》1卷2、3号,2卷1、2号,3卷1、2号,4卷1—4号,5卷1、3、4号,1965—1970年。)在为数不多的论著中,汤用彤《矢吹庆辉〈三阶教之研究〉跋》和《评〈唐中期净土教〉》二文值得注意。前者揭出法相宗名宿曾共三阶教人校阅写经,后者论述净土信仰之发达不在南北朝而在唐代,与世运之推移相关,即唐代帝王公卿以及士人,出于生死之恐惧,为作来生之计,率发心弥陀,信仰净土。这两点皆为精辟之论。
至于比较全面地论述以上各宗,除汤用彤早年的讲稿《隋唐佛教史稿》立有“三论宗”、“戒律”、“净土宗”、“真言宗”、“三阶教”专节外,今所见唯郭朋《隋唐佛教》一书中有关章节的论述最为详赡。其于三论宗,详述了此宗的思想渊源,评价了创始人的生平和创教活动,并着重剖析了三论宗的基本思想:虚无主义(唯心主义)的世界观——“一切皆空”与“八不思想”;形而上学的认识论——二缔论;折衷主义的“中道思想”。其于三阶教,介绍了该教创始人信行的生平和著作,重点则在分析三阶教的社会意义。认为三阶教的“末法”思想,在一定的意义上反映了下层群众对社会的不满;三阶教遭受封建朝廷和正统的佛教上层的排斥,也说明了其思想和封建统治阶级的矛盾。在“密宗”一节,则分析了密宗盛行的时代背景,介绍了密宗的主要人物和主要经典,而特别剖析了密宗在信仰、仪轨和世界观方面的庞杂情况,揭露了密宗的纵欲主义。在“净土宗”一节,介绍了净土宗的奠基人道绰与善导的生平,净土宗的经典“净土三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重点是分析“净土”思想的阶级实质。在“律宗”一节,作者论述了只有道宣才使律宗成为一宗。但所论只是说道宣对《四分律》作出了“定于一”的阐释以及关于传、受戒法制度的各种规定。据此是否就可成宗,还是有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