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历史 >> 印度小乘佛教史 >>

從原始佛教到部派佛教(7)

分享到:

部派佛教與初期大乘

部派佛教與原始佛教相異之處,在於部派除繼承原始佛教的「法」與「律」之外,又另外闡述「對法」(阿毘達磨),而具備了經、律、論三藏。從這個意義來說,部派的特徵可以說就在「對法」的論書,同時也可看出將部派佛教視為較低階教法的原因,是針對阿毘達磨論書說的。為了匡正阿毘達磨部派佛教的缺陷,以及推廣釋尊真實的佛法,初期大乘佛教因此而興起。

如眾所周知,初期大乘經典有般若諸經、《維摩詰經》、《華嚴經》、《法華經》、《無量壽經》等,而將這些思想彙整、纂集的,則有龍樹的《中論》與傳說是他所著述的《大智度論》,以及其他諸多著作。所以,初期大乘的學說,可見於前述經典與論書中。若列舉部派佛教與初期大乘佛教在立場、主張等各特徵上的差異處,應可彙整為以下的六種(見表三,頁131)。關於這點,已在拙著《佛教要語的基礎知識》(《佛教要語の基礎知識》,頁 22 以下 [2])發表過了,僅在下面簡要說明。

初、中期大乘的不同課題

說「大乘」時,應該區別為初期大乘與中期以後的大乘。將原始經典作學術上研究的部派阿毘達磨,是已經喪失原始佛教的主體性—信仰實踐,而成為無生命且徒具形式的客觀性學術研究。初期大乘的本意正是要導正這項缺陷,回歸原本以信仰實踐為中心的高層次佛教,不過中期大乘則轉而將初期大乘的教說,作哲學性詳密探討的客觀性研究。從這點來說,中期大乘又失去了初期大乘信仰實踐的主體性,而成為學問佛教,因而可稱為大乘的阿毘達磨。

佛教四派哲學論說

當時印度的思想界,是以六派哲學為首,而佛教中也以小乘部派的哲學最為興盛。大乘佛教為了對抗並超越它們,不得不樹立理論性的哲學學說,因此,中期大乘的學說不僅限於佛教內,更成為全印度各哲學論說中最為精采、殊勝的學說。當時外道對佛教的學說,舉出了四種代表性的論說,分別是小乘的毘婆沙說(說一切有部)、經部說(經量部)與大乘的中觀說、瑜伽行說(唯識說),這些都是指小乘部派與中期大乘的阿毘達磨學說。這些學說在學術上可謂精深詳密,卻與一般民眾的信仰實踐無直接關係。

中期大乘哲學論說的議題

中期大乘時期,成為議題的哲學性論述有:菩薩論、菩提心論、佛性(如來藏)論、人無我(我空)/法無我(法空)論、八識(前五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論、三性(遍計所執、依他起、圓成實)/三無性論、修道階位論、佛身論、佛土論、涅槃論、認識論(量論、因明學)等。這些理論學說是中期大乘所鑽研的,都不應視為初期大乘的特徵。

一、聲聞乘與菩薩乘:大乘中將聖者分為「聲聞」、「緣覺」、「菩薩」、「佛」四聖,而且後者勝於前者。聲聞是聽了佛的教法而覺悟,其最高階位為阿羅漢而未必成佛。菩薩是發菩提心,修波羅蜜行,自覺而成佛者,所以菩薩是從一開始就以成佛為目的。由此可看出聲聞(小乘)與菩薩(大乘)的差異。而且,大乘以菩薩乘自居,視部派佛教為聲聞乘而輕蔑之。

二、業報思想與願行思想:聲聞依四諦教法,只求自身脫離三界輪迴的苦迫,希望能獲得無苦安穩的涅槃寂靜法樂,主要著眼於自我的苦樂業報。而菩薩從最初發菩提心時,便始終抱持著「自未得度先度他」的誓願,因此,菩薩不像小乘那般厭離生死輪迴苦、希求涅槃樂,而是把自己的苦樂安危置之度外,為了救濟苦難的眾生,寧可親趨惡道苦界,並以此願行為中心而積極踐履。這點即是聲聞與菩薩在態度與心念上的根本差異。

三、小乘與大乘:所謂「小乘」,是以個人一己得度為教義;「大乘」則是救拔周遭眾人,與社會大眾共同邁向解脫的一種教法。聲聞的根本教法是四諦、八正道,乃是完成自我;菩薩的根本教法則在六波羅蜜,是以利他救濟為終極關懷。大乘認為小乘聲聞的八正道僅教說自我解脫的項目,因此不夠圓滿,應該要再加上布施與忍辱等利他救濟的法門,因而以六波羅蜜為大乘菩薩的修行道。

然而,實際上,依八正道而圓滿解脫的聲聞阿羅漢,並非僅求利己的獨善者。因為透過四諦與緣起的理則,就會了解社會人生的一切是相輔相成、共存共榮的,修行者不會不指導、教化周遭社會。「阿羅漢」的意義為「應供」,也就是有資格接受別人供養與受人尊敬的聖者,由於他會教化世人,給予人福德、利益,所以當然有資格接受世間的尊敬、供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