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生活 >> 养生保健 >>

佛教营养学

分享到:

   保持长寿,增进健康,一直是人类的愿望。

   只有身心健康、延年益寿才是一切幸福的泉源,而这件事本身也可说是最大的幸福。

   但在基本上,人的健康要透过营养——食物——来维持,患病也可以由食物来治疗。

   佛教医学也把食物的用法看成药品一样,对于病人来说,食物即是药品,只有对健康人才是食物。有时候,一般食物也能当药品用。

   对于长寿与健康来说,食物无疑是重要的条件。

   日本的日莲大圣人指出:‘人类靠食物为生,食物即是财货,所谓生命,乃是一切财货中的最重要财货。因为生命的最高价值在生存,而食物的最大功用就是能够维持生命。依据佛教医学记载,食物的功能即是‘佛教营养学’。

   《南传大藏经》的《弥兰王问经》上记载,弥兰陀王向一位名叫”那先“的比丘,请教佛教问题的一场问答。

   经文上说,弥兰陀王问过那先比丘,关于食物的功能问题。

   “那先尊者,涅槃里包括饮食的五项功德吗?”

   “大王,事实的确这样。一、食物维持一切有情的寿命;二、增加力气;三、让容貌肤色生动活泼;四、平息烦恼;五、除去饥饿和衰弱。大王呵,涅槃在作证时也能消除一切有情的老死,故能维持寿命,增强神通力,使戒的肤色生动,平息各种烦恼,解除一切苦恼的饥饿与衰弱。大王呵,涅槃含有这些食物的功德。”

   涅槃是佛教的终极目标,它具有以上五项功德,而这五德也包容食物的功德。其中,第四和第五两项具有除掉饥饿、衰弱和忧愁等负面作用,让身心复原,而第一、第二和第三指食物的正面作用。

   至于正面作用,日莲大圣人也在《食物三德御书》上简明地记述:‘食物有三德,一是保命,二是润色,三是增加力气。’食物的功德大体如上述,真正的关键在于我们能不能发现这些功德。

   食物用作药物来培育色心,反之,食物也曾变成毒物。能否发挥食物的价值,完全因人而异。

   总之,有人吃下去,食物会变成良药;显然有盎他的身心,而有人仿佛吃下毒物一样,会失去色心

   许多人不能长寿,中途夭折,原因何在呢?这些原因不妨参阅《九横经》的记载:

   一、把非食物当作食物吃下去。

   二、不计食粮,即饮食过量。

   三、不按照习惯饮食,例如出国旅行,若不懂他们的饮食习惯,吃下去也不易消化。另外饮食也要看季节变化。

   四、食物不消化,有人虽然严重消化不良,也照样猛吃下去。

   五、大小便不定时。

   六、违反五戒。

   七、亲近恶知识。

   八、行为乖僻,违反习俗。

   九、不闪避车辆、暴象或酒醉行为。

   其中,前面五项是关于食物的注意事项,也就是说,要先避免这五项,才能延年益寿。

   关于非食物的情形,现今特别严重,例如有毒的甜味食物,或含有色彩以及防腐剂的食品公害。

   关于食品的份量,就是防止暴饮暴食,或吃太饱。俗语说‘病从口入’,切记切记。

   有些食物适应地方与季节,就是人类的天然食物。为了顺应风士气候,不妨常吃那个地区成长的食物。

   有人不习惯细嚼食物,饮食不按时间,两者都违反饮食的基础。

   为了健康,排泄也要正常,这些都要小心谨慎。

   切勿贪吃,佛教营养学的原则是,要把食物当药品吃,充份发觉食物的德性。

    四食说——饮食欢喜能增强生命力

   《俱舍论》也提到食物,例子如下:

   例一:且说一位父亲在饥馑时期,有意流浪他乡,可惜,他已经饿得没有力气了。

   当时,他还有两个幼子在家,他本想一起带走,奈何力不从心。

   于是,他把灰尘装在一个布袋,挂在墙壁上,告诉两个儿子说:‘袋了里有面粉。’

   两个孩子满怀希望,总算又多活几天。不料,一个人打开袋子一瞧,里面全是灰尘,什么面粉也没有,两个孩子看了当场绝望死去。

   例二:一个商人不幸在海上遇难,船破把食物等全部沉下海底了。

   幸好他看见远处有积沫,以为是海岸,抱著希望上岸才活下去。

   不料,他游近一看,始知不是海岸,立刻绝望死去,

   例三:海里有数不尽的生物,其中,龟和鳌很特殊,它们会游上岸去上卵,然后埋在细沙里,再回到海里。

   据说如果母亲心里一直挂念卵的事,卵才不会坏,母亲若根本不想到自己的卵,卵会很快腐烂掉。

   类似上述的话题,现代人也屡有所闻。

   例如法朗克尔代在《夜与雾》一书里,感慨地叙述当年被关在纳粹集中营里,能够苟延残喘地活著出来,并非得力于身体健康,而是自己一味相信未来,一直对生命满怀希望使然。

   据说,对未来毫无信心的人,无异自己内部已经崩溃,生机死亡。

   卡布拉洛斯在《死亡瞬间》一书里,表示自己访问过许多患绝症的人。把他们断气以前的过程分为五段。

   他们一听到是不治之症,首先在心里造成强烈的震撼。接著,会经过否认、愤怒、拖拉、压抑等过程,最后才接受事实。不过,病人到最后那一瞬间,仍然抱著希望。一旦说出绝望的话,必然曾在二十四小时内死亡。

   可见养育人的色心、支撑寿命的东西,不仅是物质性食物而已。

   佛教营养学成立的‘四食说’,内容是:

  《俱舍论》上说:‘饮食有四种:一是段食,二是触食,三是思食,四是识食。’前面的例子,应该属于思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