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生活 >> 综论 >>

从缘起论到解脱(7)

分享到:

  [xv] 在笔者阅读过的元音老人所著的《佛法修证心要》和《心经抉隐》中,元音老人特别明确地强调了明心见性与悟后真修的重要性,并认为整个佛教的修行过程即可以明心见性与悟后真修进行概括。笔者认同这样的看法,但为了更加强调悟后之修的长期性,改其“真”字为“渐”,名之曰“悟后渐修”。在本部分的写作中,笔者大量参阅了元音老人的相关论述。
  [xvi] 对于明心见性中的心的解释,笔者有别于元音老人。在《佛法修证心要》第6页,元音老人说,所谓心者,并不是我们胸膛里的肉团心,而是我们对境生起的念头和思想,佛经称为六尘缘影,就是色、声、香、味、触、法落谢的影子,简称曰集起为心。对于性的理解,笔者与元音老人是一致的,即所谓性者,乃是指佛性。这样,对于元音老人来说,所谓的明心见性,即是明了心的虚妄和体悟性的真实。笔者感觉此种解释在逻辑上较难与传统哲学上对心性的解释保持一致。当然,对明心见性的根本意义的理解,笔者尚是得益于元音老人。
  [xvii] 元音老人.佛法修证心要[M]第44-45页.上海:上海佛学书局印行,2003.
  [xviii] 这里对真心的解释,是基于经验的基础上的。如果上升到佛教的超验的层次,真心即是佛性,真心即是存在本质,真心即是能所合一的宇宙本体。对此,下面将有所论及。
  参考文献:
  [1]任继愈.汉唐佛教思想论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5.
  [2]赖永海.中国佛性论[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8.
  [3]赖永海.中国佛教文化论[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
  [4]洪修平.国学举要﹒佛卷[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9.
  [5]真谛[梁]译,高振农校释.大乘起信论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2,4.
  [6]许抗生.僧肇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12.
  [7]方立天.佛教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6.
  [8]元音老人.心经抉隐[M].上海:上海佛学书局印行,2002.
  [9]元音老人.佛法修证心要[M].上海:上海佛学书局印行,2003.
  [10]吕澂.印度佛学源流略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9.
  [11]吕澂.中国佛学源流略讲[M].北京:中华书局,2002,3.
  [12][英]渥德尔著,王世安译.印度佛教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
  [13]乔凤杰.“真如缘起”之我见[J].广西社会科学,2003(7).
  [14]净宗典籍校对组.印光法师文钞[M].苏准印证第64号.
  [15]约翰·托兰德(John Toland)著,陈启伟译.泛神论要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