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文化教育的精神(5)
时间:2008-05-15 10:05来源:香港宝莲禅寺作者:佚名 点击:
(4)禅堂内外的教育方法:丛林既以禅堂为教育的中心,那就天天必有常保了? 诚然,他们的常课,便是真参实证,老实修行本分下事,却不是天天在讲学说法的,因 为在禅宗门下,认为讲习经论,那是属于义学法师们的事,他们重在老实修行。遇到晚 上放参的时候,住持和尚莅临禅堂,说些用功参禅的法门,或者有人遇到疑难,请求开 示,便随时说法指导,这样就叫做小参。后世风规日下,有时住持和尚偷懒,便请堂主 升座说法,这也叫作小参。倘有正式说法,在禅堂以外,另外还有一座说法堂,简称法 堂,依照一定的仪式,礼请住持和尚升座说法,这时大都是鸣钟击鼓,依照一定的隆重 仪式,通知全寺的僧众,临场听法的。仪式的庄重,和大众的肃然起敬,恰恰形成一种 绝对庄严肃穆的宗教气氛。可是禅宗住持和尚说的法,却不如讲经法师们,一定要依照 佛经术语的法则来,也不是只作宗教式的布道,他是随时随地,把握机会教育的方针, 因事设教,并无定法的。弟子和书记们,老实记载他的说法讲话,便成为后世的语录一 类的书了。如果有时讲解经论,又须另在讲堂中举行,对于专门讲解经论的法师,便称 为座主。丛林的修行教育,固然以禅堂为中心,但作为导师的住持和尚,对于全体笃志 修行的僧众们,却要随时随地注意他们修持的过程和进度,偶或在某一件事物,某一表 示之下,可以启发他智慧的时候,便须把握时机,施予机会教育,这种风趣而轻松的教 育法,在高明的排师们用来,有时会收一到很大的效果,可能对于某一个人,便由此翻 然证悟的。即或不能达到目的,有时也变成很幽默的韵事了,后世把这种事实记载下来, 便叫作公案。理学家们便取其风格,变称学案。那些奇言妙语,见之于后世的语录记载 里的,便叫做机锋和转语。由此可见作一位住持丛林的大和尚,他所负的教育责任,是 何等的重要,佛经所谓荷担如来正法,正是大和尚们的责任所在,所谓荷担,也就是说 继往开来,住持正法眼藏,以继续慧命的事,唐、宋之间,有些得道高僧,自忖福德与 智慧、才能和教导,不足以化众的。便往往谦抑自牧,避就其位了。
(5)禅堂的演变:元明以后,所谓禅寺的丛林,渐渐已走了样,同时其他各宗各 派,也都照禅宗丛林的规矩兴起丛林来了。在其他宗派的丛林中,禅堂也有变成念怫堂, 或观堂等,所谓真实的排堂和禅师们,已如凤毛麟角,间或一见而已,令人遥想高风, 实在有不胜仰止之叹。民国以来,研究佛学的风气,应运而兴,所以禅门丛林,也多有 佛学院的成立,禅宗一变再变,已经变成了禅学。或是振衰革弊,或是重创新规,唯有 翘首位候于将来的贤哲了。
4.丛林与中国文教
丛林的制度,显然是中国文化的产品,如果认为佛教传来中国,便受到中国文化的 融化,产生了佛教革新派的禅宗,这事已略如前论,不必重说。严格地说来,佛教经过 中国文化的交流,却有两件大事,足以影响佛法后来的命运,而且增强它慧命的光辉。 第一,在佛学学理方面的整理,有天台、华严两宗严整批判的佛学,天台宗以五时八教, 贤首宗以五教十宗等。概括它的体系,这便是有名的分科判教。第二,在行为仪式方面, 就是丛林制度的建立,它融合了传统文化的精神,包括懦家以礼乐为主的制度,适合道 家乐于自然的思想。而且早在千余年前,便实行了中国化的真正民主自由的规模。它的 制度,显然不相同于君主制度的宗教独裁,只是建立一个学术自由,民主生活的师道尊 严的模范。
除了中国以外,接受南传原始佛教文化的,如泰国、高棉、寮国、锡兰和缅甸,传 续到了现在,虽然已非旧时面目,但多少总还存有一些原来方式。可是它所仅存的生命, 不过是依赖政府与民间信仰的残余,与丛林制度比较起来,有识之士,便不待言而可知 了。和这相反的,就如北传佛教在我国西藏,它以神秘色彩,衬托出宗教的恣态,千余 年来,却赢得一个政教合一的特权区域,虽略有类同西洋教会和教皇的威权,而无西洋 教会一样,具有国际和世界性的组织,讲政治,没有博大悠久思想作基础,讲宗教,仍 被封固在文化落后的地区。如果深切了解释迦牟尼的全部教义,对于南传佛教,和北传 佛教的两种方式,便会知道不是他原来的初衷。只有中国的丛林制度,确能与他的本意 不相违背,由此可见无论南传北传的佛教,都没有像东来中土的伟大成就,这是什么原 因呢?我们可以了解,凡是自己没有悠久博大的文化之民族,纵然佛光普照,它的本身, 仍然无力可以滋茂长大,所以说,当达摩大师在印度的时候,遥观东土有大乘气象,不 辞艰苦,远涉重洋,便放下衣钵,把佛法心印传留在中国了。
一个文化悠久的国家,历史剩遗在山川名胜的背景,已经足以表示整个文化的光辉, 何况它的精神,还是永远常存宇宙,正在不断地继往开来呢!仅以丛林创建的制度来说, 它给全国的山光水色,已经增加了不少诗情画意,表现出中国文化的风格,唐代诗人杜 牧有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还只是描写南北朝以来的江南佛 教事迹,到了唐朝以后,因为丛林寺院的兴盛,可以说:率土之滨,莫不有寺,名山之 顶,何处无僧,所以后人便有。天下名山僧占多”之咏了。加上以唐人气度的雄浑,宋 人气度的宽廓,二者融会在寺院建筑之中,我们在全国各地,到处都可见到美仑美奂, 壮丽雄传的塔庙,只要你翻开各省的省志,各州、府、县的地方志,要查名胜古迹,僧 道寺院,便已占去一半。缅怀先哲,追思两三千年的留传至今的事物,岂能不令人痛恨 这些一知半解,妄自蔑视中国文化的人们!须知一个根深蒂固的文化,建设起来,是经 过多少时间,和多少哲人的心血所完成。要想改变,以适应世界的趋势而争取生存,那 也要学而有术,谋定而后动,岂是浅薄狂妄,轻举妄动所能做得到的吗?
结论
中国传统文化,素来是以儒家为主流,儒家高悬大同天下的目的,是以礼乐为主道 政治的中心,由于礼乐的至治,就可以实现《礼运》的天下为公的目的,但是经过数千 年的传习,一直到了唐代。才只有在佛教禅宗的丛林制度里,实现了一个天下为公的社 会。它在形式上,固然是一种佛教僧众的集团,然在精神上,它是融合礼乐的真义,和 佛教戒律的典型,”礼失而求诸野”,如果讲到一个真善美的社会风规,恐怕只有求之 于丛林制度了。但是也还不能做为治国平天下的规模,因为国事天下事,与丛林社会相 比,其艰难复杂,又何止百千万倍。人是一个有情感和理性的生物,无论性和情,只要 偏重在那一面,就不能两得其平,结果都不会安定人生的.丛林制度它能普及流传,不 外四个原因:第一,因为出家了的僧众,已经发自内心的,抑弃了世事人欲的情感牵扰, 虽然住在丛林里,过的是集团生活,又是绝对自由追求自我理想的境界。第二,宗教的 信仰,和发自因果分明的观念,已经不需要外加的法律管制。第三,各人由内心的自净 其意,发为规矩,便是最高自治的原理。第四,维持生命生活的经济制度,早已做到福 利的要求,所以他们只要管自己的身心修养,其余的一切就都可以放下了。因此他们可 以做到,像儒家礼乐高最目的,和墨家摩顶放踵,以利天下的要求,如果是普通人的社 会呢?男女饮食和物欲的权利,只有日益向外扩充和发展,人事和世事的推排,相互间 便有争执,许多在学理和教育上决定是正确的道理,一到人情和人欲的要求上,便完全 不是那样一回事了,即如完美的丛林制度,他在教导以外,再没有刑责可行,假使没有 最高道德作为依持,要想求其安然垂范达千余年之久,绝对是不可能的事。南宋时代, 杭州径山大慧宗果禅师,与温州龙翔竹庵大珪禅师,恐怕后来丛林衰落,便合力记述历 史丛林住持的嘉言善行,留作后世的准绳,作了一部《禅林宝训》的书,其中高风亮节, 以及敦品厉行的典型,足以与《宋儒学案》,比美千秋,如果去掉它僧服的外层,做为 为人处世的修养范本来看,一定别有无穷受用,可以启发无限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