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等比丘,若摄心者,心则在定。心在定故,能知世间,生灭法相。是故汝等,常当精勤,修集(习)诸定。若得定者,心则不乱。譬如惜水之家,善治堤塘,行者亦尔,为智慧水,故善修禅定,令不漏失,是名为定。[3]
依法修禅,心既在定,诸杂念妄想不会增长,如日当空,光明遍照万象。一切所缘,都不为其所束缚。起住自由,来去自由,见色闻声,如石上栽花,如火消冰,不为所染,不为所缚,自由自在。想念不生,无挂无碍,这便是学佛人习禅人难得的思想境界。
其二,“生则有欲,不生则无欲”。武则天问智诜:“和尚有欲否?”答曰:“有欲。”则天又问云:“何得有欲?”诜答曰:“生则有欲,不生则无欲。”智诜直言不讳地客观公正地回答了武则天的问题。正因为他有“欲”,武则天才赐给了他达摩信衣、弥勒绣像和新翻译的《华严经》等一系列物品,他若回答无“欲”,武则天可能就不赐给他物品了。《大智度论》卷十七云:
问曰:“行何方便得禅波罗蜜?”
答曰:“却五事(五尘),除五法(五盖),行五行。云何却五事?当呵责五欲。哀哉众生,常为五欲所恼,而犹求之不已。此五欲者,得之转剧,如火炙疥。五欲无益,如狗咬骨。五欲增诤,如鸟竟肉。五欲烧人,如逆风执炬。五欲害人,如践恶蛇。五欲无实,如梦所得。五欲不久,如假借须臾。世人愚惑,贪着五欲,至死不舍,为之后世,受无量苦。”[4]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一百七十三亦云:
五妙欲者:谓眼所识,可爱可喜可乐,如意能引,欲可染着色。乃至身所识,可爱可喜可乐,如意能引,欲可染着触……云何眼所识色妙欲?答:若色,欲界眼触所生,爱所缘境……[5]
五欲即眼、耳、鼻、舌、身诸识所缘的色、声、香、味、触五境。通过这五种境才会生起人们的贪欲,故名五欲。是污染如理的尘境,故名五尘。人们对五欲的贪求,是烦恼和业障的本源。少欲之人,无欲无求,则心地坦然,无所忧畏,触事有余,善法不断增长,杂念渐渐消除,涅槃因指日可待。不生则无欲,则指了却生死轮回,不生不灭,达到最后觉悟,便无任何欲望了,世间凡人不可能做到这一点。智诜虽是弘忍弟子,生活在世间法之中,离觉悟成佛尚早,可谓是“凡夫俗子”,只有正确地对待“欲”,选择适当方法去呵“欲”,才能定其身心,走自己应该走的道路。
其三,“识心见性”。智诜弘法前后达30年之久,于长安二年(702)去世,终年94岁。他的著作有《虚融观》三卷、《缘起》一卷、《般若心经疏》一卷,前二种亡佚已久,惟最后一种在敦煌文献中存有抄本7件。智诜的“识心见性”思想就体现于该文献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