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宗派 >> 中国禅宗 >>

蜀地禅宗之禅法及其特点(5)

分享到:

《大宝积经》卷一百十一云:“佛以禅定力,能灭诸罪垢,为天人导师,到于定彼岸。”[13]

《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九云:“比丘若修习,戒定及智慧,当知是不退,亲近大涅槃。” [14]

《解深密经》卷一云:“众生为相缚,及彼粗重缚,要勤修止观,尔乃得解脱。” [15]

万物皆有漏相,分别以为相缚,因为有漏相的存在,见分心等不能了知,诸有漏法,皆如泡沫幻觉。非有似有,系由无明所致,便执实有色心等法,即相是缚,故名相缚。迷执者要修习止观,方能得到解脱。菩萨为了断除人我执,使烦恼障尽,法我执的所知障尽,无障无碍的清净觉智,皆依禅定生起,若无禅定,清净的智慧,一切都无。释迦牟尼之所以为人天导师,就是以究竟的已到彼岸的禅定力,无余灭尽了诸罪恶垢缚的缘故,所以能圆满善巧地教化众生,被众生称之为人天导师。无相的“无忆、无念、莫妄”的禅法思想,实质是坚持戒、定、慧三学,反对执著文字,不要产生不合乎客观实际的妄想,只有做到无念,才能达到识本清源,走向解脱觉悟之路。

无相的禅净合一思想是他修行的另一特色模式。在每年的正月、十二月举行向信徒“授缘”的盛大法会,届时有成千上万的僧俗民众参加。向社会公众弘法,参加大会的人便成为他的弟了。每逢“授缘”日都严设道场,登高座向众人说法,“先教引声念仏,尽一气念,绝声念停。”念佛是净土宗的修行法门,通过专心念佛,使人心不散乱,使己心与佛心高度合一,从而达到觉悟。[16]

禅宗与净土思想相结合,使心专注一境的修习方法由来已久。自南朝梁、陈,经隋至于唐初,期愿生西方弥陀佛国的僧人如昙鸾、道绰、善导等人都修学净土,早已把“禅观”融入到净土思想之中,从而形成所谓的“弥陀业观”、“十六观”等。隋唐之交的昙鸾、道绰均以《观无量寿佛经》的弥陀净土为所观境。至善导的时代,已渐渐由心观“念佛”转向口称“念佛”,并将西方的“念佛”法门普及到一般大众。这一经验当时禅宗所吸取,并得以发扬光大,使禅观几乎成为南朝僧侣普遍修学的法门。以“观佛三昧”为基础所发展出来的观西方弥陀佛国殊胜的《观无量寿佛经》,在刘宋元嘉年间传译之后,在齐梁之间渐渐流传,以致隋至唐初有多人撰疏弘扬,更是当时愿生西方者奉持的宝典。该经之“十六观”有“捉心令正,更不得杂乱,即失定心,三昧难成”之说,这与无相的“无忆、无念、莫妄”思想不期而合。俗语讲“修禅带净土,犹如带角虎”,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二者有机地结合更能有效地“制”心。《北山录》卷六《讥异说》云:“余昔观净众禅门,崇而不僭,博而不佞,而未尝率异惊俗,真曰大智闲闲之士也。遂礼足为师,请事斯旨而学者。”[17] 可见,净众派的禅净合一禅法,在当时是深受人们青睐的。

 

四、无住禅法及其影响

 

无相法嗣弟子无住(714~774)在未出家之前曾从政为官,后弃官寻师访道,学习佛法。宗密《圆觉经大疏钞》卷三之下对其访师过程有详细记载:无住禅师先遇嵩山慧安的俗家弟子陈楚章,开始学习“顿教法”,“密契相知,默传心印”。从此无住“断思绝虑”,在俗三五年间过着禅修的生涯。后来听说太原府自在和尚是六祖慧能的弟子,传授“顿悟法门”,他便到太原府礼谒自在和尚,自在和尚对他讲法:“净中无净相,即是真净佛性。”听后得到了启发,有所觉悟,心中欣然。自在和尚便为他剃发出家。天宝八载(749)在五台山清凉寺“安夏”时,对明和尚、神会和尚的事迹和禅法深入进行了解,感觉不合自己的“顿悟”机缘,因为他们主张的是北宗的渐修法门,故没有去拜访他们。翌年,他到了西京长安,往来于安国、崇圣二寺之间,在那里接触高僧大德,听其讲经说法,以增佛学修养。天宝十载(751)他来到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西南)北,在贺兰山禅修二年。在此期间风闻剑南无相禅师为众广说“无忆、无念、莫忘”,于是动身离开贺兰山到剑南拜访无相和尚。途中多遭艰辛,但都未动摇他拜访无相和尚的决心和意志,几经辗转终于在干元二年(759)正月到达成都净众寺,经人引见礼拜了无相和尚。当时正是无相和尚“授缘”的期间,成千上万的人接受无相和尚的“授缘”,无住和尚亦随众听法授缘。无相和尚在说法中高喊:“缘何不入山去”,无住独领其旨,默受教示,便到位于成都西北的茂州(治所在今四川茂汶羌族自治县)的天苍山(又名白崖山)去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