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因法师认为:大陆佛教教育存在“一少二小三低”的状况。“少”,是佛教院校培养出来的学僧数量少,不能满足社会需要;“小”,是佛教院校规模小,投入小;“低”,是生源素质普遍比较低,教学质量低,培养出来的学僧质量低。目前佛教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仍无法与社会普通高校教育接轨,更谈不上与国际佛学研究接轨了。佛教教育体制尚待完善、佛学研究水平尚未达到国际水准是两个致命的弱点。(〈从对传统办学指导思想之反思谈佛教教育的未来〉)
圣凯法师结合自己在佛学院受教育多年的亲身体验,也认为目前大陆佛学院办学质量不尽如人意。首先,在生源的素质上普遍比较低;其次教学质量低,由于师资的缺乏及不稳定,以至于许多课程只能视老师而定,无法按照教学大纲而进行开课;同时,在教学方法上,仍然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不能启迪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无法引起学生进一步学习与研究的兴趣。而在师资方面的问题非常突出,首先,在本身的专业素质上,许多任教的老师都是刚刚毕业的学生,知识还没有经过消化与提高的过程,所以往往照本宣科、毫无新意;其次,在知识的广度上缺乏,因为本身自己学习时间太短,所以造成了对佛法的整体把握与外学知识的不足,因此授课时不能触类旁通;最后,在讲课方法上普遍不规范,由于许多老师本身出自佛学院,没有接受一些授课方法的训练,所以讲课很难生动活泼而吸引学生。从全国佛学院的体系来看,存在着严重各自为政的现象,并没有按照高、中、低三级来进行办学,以至于许多学僧无法受到系统的教育;另外,在课程设置上,各级佛学院并没有侧重,如果一位学僧到另外的佛学院深造,就必须重复地学习,这样便会浪费学僧的时间。(〈二十一世纪僧教育构想〉)
面对种种问题,王雷泉先生把当今佛教教育的困境与认识误区,放在经济、政治、精神三方面发展不平衡的大环境下考察,认为主要问题可归结为下述四点:
一是主体软弱,神圣性资源流失严重。社会各界对佛教的无知和偏见现象依然存在,教内有相当一部分佛教徒对宗教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之认识暧昧不清,导致信仰淡化、缺乏主体意识和团队精神,教团组织软弱松散,世俗化倾向严重。在教不言教,实为当前佛教界的流行病。这种状况的存在,模糊了佛教教育的根本目标。片面仿效世俗学校之学制和师生职衔待遇,造成非僧非俗之政策导向,学修一体化和寺院管理丛林化得不到制度上的保证。
二是团契精神淡漠,凝聚不起必要的教育资源。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大陆佛教界仍摆脱不了“宁为鸡头,不为牛后”的传统心态。在办学形式上,各自为政、遍地开花的“小而不全”式佛学院,浪费了本已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现有的几十所培训班、佛学院、研究所,绝大部分院校的师资和学生程度参差不齐,学制又互不衔接,教学设施和教学水平无法与海外同类院校相比。
三是教育范围狭窄,学制管理失序。在教育对象上,仅限于僧人这一狭窄范围,而忽略了居士教育与佛教团体工作人员、佛教实业从业人员的岗位培训教育。在佛教的宗教地位尚不坚挺的现阶段,这种自我封闭的教育格局,使僧教育无法保证足够合格的生源。而在佛教界的各级岗位上,大量既未经过系统的宗教政策训练,又未受到佛法知识熏陶的工作人员之存在,很难成为推动佛教教育的有力增上缘。至于面向社会大众的佛教文化教育,因受上述理论观念的困惑,尚未走上正轨。佛教在信仰、社会、文化三层圈中的有限资源,并未得到整合和有效运用。
四是评价权威缺位,未形成吸引人才的环境和机制。中国佛教作为主体力量,对教育成果和人才培养进行考核、评价的权威体制,尚处于缺位状态。由于佛教主体软弱、团契精神淡漠、学制管理失序,佛教事实上是借用政治性权威和学术性权威,对教育成果和人才进行考核、评价。这种做法,又加重了佛教世俗化的进程。缺乏信仰权威的教团,无法形成吸引人才的良性环境,佛教人才和智力成果不断向教外和境外流动。同时,却因害怕“渗透”而不敢大量引进海外佛学研究先进成果和教学人才以为我所用。当中国佛教最可宝贵的丛林精神这一优势面临衰退的时候,佛学研究和教学却依然在低水平上徘徊,其灾难性的后果,将是很快抵消掉祖先留给我们的佛教历史文化资源。(〈走出中国佛教教育困境刍议〉)
2、面临的矛盾
大陆佛教教育面临的矛盾虽然很多,但很多不过是表面问题,最核心的主要表现在教育目的、教育方法、教育模式三个方面:
(1)教育目的问题:“学”与“修”的矛盾
“学”与“修”的矛盾,是一直困扰佛教界的一大问题。
济群法师指出:佛教教育的目的,是要我们凡人断烦恼、开智能,成佛做祖,把凡夫改造圣贤,本质上就是一种素质教育。但清末民初以来,佛教的教育也和中国传统的教育一样,接受了西方学院式的教育。以传授文化知识为主,以培养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及生存技能为目的,背离了东方传统以做人为本的素质教育。佛教学院也和社会大学一样,成为纯粹传授知识的场所。许多青年僧人通过佛学院的几年学习,往往信仰淡化,道心退堕,甚至返俗,回到社会;而许多佛学院毕业的学生,在教界也口碑不佳。佛学院承担着续佛慧命的责任,我们要培养的是宗教家,其行为足以为人天楷模。所以佛教界的当务之急,是要倡导素质教育。未来的佛教教育应该以提升人的素质为重点。他指出,理想的僧教育应该符合下面十个方面的要求:第一,有好的老师引导。第二,生活在大自然的环境里。第三,生活条件要简朴。第四,有适当的空闲时间,自由思考。第五,基于对社会人生问题的关怀。第六,从良好的生活习惯中养成高尚人格。第七,每天有相当的禅修时间。第八,重视人生正见的树立。第九,参与一些弘法和慈善的活动。第十,启发、引导而非灌输的教学方式。(〈我理想中的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