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藏传佛教 >> 研究 >>

萨迦派尼僧研究(3)

分享到:

  三、主要尼众道场仁钦岗尼寺的建立与发展

  在萨迦派尼众道场中较有影响的是仁钦岗尼寺,它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萨迦县城以北,奔波山半山腰的一个山冈——仁钦岗上,从古到今是萨迦派尼僧从事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与女众道场。

  仁钦岗尼众道场最早形成于14世纪,据藏文史籍《智者喜宴》等记载,仁钦岗始建于萨迦派第五祖八思巴(1235~1280年)时期,由萨迦寺的第二任本钦(大总管)贡噶桑布任萨迦寺本钦期间(1271~1278年)修建。从大元国师、萨迦寺第十任座主(住持)达尼钦波桑波贝的第三子、大元帝师贡噶洛追坚赞(1299~328年)开始仁钦岗被划分为萨迦寺的四个拉章(即活佛官邸)之一。达尼钦波桑波贝曾娶七妻,其子众多。他去世后,其子贡噶洛追坚赞把第四位、第五位、第六位、第七位庶母所生的兄弟们分别分为细脱、仁钦岗、拉康和都却四个拉章,各自住持、传法,世代承袭。其中,仁钦岗拉章分给达尼钦波桑波贝的第五个妻子夏鲁·玛久宣努本(也有说她是第六位或第七位妻子)的次子喇嘛绛央敦悦坚赞(1310~1344年)任住持。

  《萨迦世系史》记载:

  “达尼钦波桑波贝的第六个妻子家住夏鲁,为舅父贡布贝之女,名叫玛久宣努本,又名玛久露杰,生兄弟三人。长子为大元国师贡噶尼玛,在其父四十八岁时出生,从少年时代精通父辈的所有教法,在仁钦岗八思巴法王之法台上讲说诸多教法,著称于世,故被元朝迎请为国王的上师,受封国师称号及赐予水晶印章”。⑦

  因此,大元国师贡噶尼玛在元朝受任后,其同父异母的兄长贡噶洛追坚赞把仁钦岗拉章分给贡噶尼玛的大弟弟喇嘛绛央敦悦坚赞做住持。喇嘛绛央敦悦坚赞住持仁钦岗时,在仁钦岗建立比丘僧伽教团组织并引入了许多教法经典。仁钦岗拉章从喇嘛绛央敦悦坚赞以后其法座曾由都却拉章的喇嘛索南洛追住持。

  14世纪,萨迦派著名高僧仁钦岗拉章的喇嘛丹巴索南坚赞(1312~1375年)在仁钦岗建立了女众道场,仁钦岗尼寺从此诞生。喇嘛丹巴索南坚赞是大元国师贡噶尼玛和喇嘛绛央敦悦坚赞的弟弟,为第十二任萨迦寺座主,曾任帕木竹巴大司徒·绛曲坚赞的上师,在他的晚年,还作过格鲁派祖师宗喀巴大师的灌顶师,从他以后萨迦派教法形成两个支派相沿传承。

  仁钦岗尼寺从14世纪建立起,一直是萨迦派尼僧的主要道场,在藏族社会生活中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萨迦世系史》记载,

  女大师次仁普赤居住在仁钦岗时,为人们赐施护身符,医治疾病,从不复发,享有声誉⑧

  由此可知,在仁钦岗尼寺还曾出现过诸如女大师次仁普赤等萨迦派著名的尼僧。

  1958年,仁钦岗尼寺被毁。1988年开始由仁钦岗拉章师承的萨迦派活佛绛央洛赛桑布主持重建。国家拨款2万元,其余由群众筹集资金修建,于1992年竣工。建成后的尼众寺有一座12根柱子的大经堂,以及25间尼众僧舍等其他建筑。大经堂内供奉着萨迦派的主尊印度祖师比哇巴、萨迦五祖、仁钦岗拉章师承的喇嘛绛央洛赛桑布等上师的塑像,以及大藏经等佛法经典和空行母、21尊圣救度母、作明佛母、瑜伽母等本尊神和怙主、吉祥天女等各护法神的塑像。

  仁钦岗尼僧教团组织是以尼寺为基础,由尼僧和活佛组建而成的。仁钦岗尼寺是该教团组织存在的外部形式和条件,是目前萨迦派尼众从事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或主要道场。通常仁钦岗尼寺居有23~26名尼僧。她们分别来自西藏自治区的萨迦、拉孜、定日和阿里四地县。从尼僧来源看,主要以萨迦本地为主,有15名尼僧,占尼僧总数的半数以上;其次为与萨迦毗邻的拉孜县,有7名尼僧,约占尼僧总数的30%;其余的尼僧来自定日和阿里两地县。尼僧的年龄在21~45岁之间,最小的为21岁,最大的为45岁,均为1988年尼众道场恢复以后剃度出家的。尼僧中设有一名翁则,即领经师,负责尼寺的法事仪轨。该尼僧教团组织的活佛或上师以仁钦岗拉章及其在康区德格地方的萨迦派属寺之师承为主,现在的活佛为康区德格地方的萨迦派活佛绛央洛赛桑布,通常不住尼寺。尼寺大经堂内专门设有他的法台宝座,他时而来尼众寺主持法事仪轨,举行佛事活动。

  从目前萨迦派的主要尼众道场仁钦岗尼僧教团组织的状况来看,萨迦派尼僧教团组织正处于恢复阶段。就仁钦岗尼寺而言,该尼寺作为萨迦派尼僧组织的中心,第一,没有庞大的宗教载体——尼僧;第二,尼僧中除了一名“翁则”外(截止1997、98年7月笔者考察时)尚未建立藏传佛教规范的僧职体系和管理制度;第三,尼僧除了进行每日的课诵以外,主要精力仍投入在尼寺的外部形式的建设中。

  四、萨迦派尼僧教团组织的教法、仪轨

  萨迦派尼僧在教义教规方面具有自己完整的教法体系和法事仪轨。就萨迦派而言,其教法义理分显密两乘。显教的内容大体分五大类,即俱舍论、中观诸论、慈氏诸论、律论、量论等;密乘的内容总摄为“不出寺围十三金法”,“十三金法”的内容各说不一,依该派说即为《三类可行法》、《三类大红法》、《三类小红法》、《无死金刚天女法》、《红财神法》、《狮面母法》、《黑文殊法》,加上《狮子吼法》又名为“龙者十四金法”。此外还有诸如《密集》、《胜乐轮》、《大威德》、《时轮》、《金刚橛》等无上瑜伽诸本尊的灌顶、传敕、导引等,以及《帐明王法》、《尸林立法》、《天女法》等各种护法、空行类密法不胜枚举。其中最精要的法门是依“喜金刚”为本尊修持的生满或生圆二次第的《道果法》。此法门是萨迦派的基本教法和特殊的不共之法。从萨迦派尼僧修习的教法来看,萨迦派的尼僧一般比较注重实修,其教法义理主要以该派之要法“道果法”为主,并兼修其他教法仪轨。

  《首果法》的内容有:“四正量”、“三境界”、“三相续”、“四耳传”、“五缘会”、“七要点”,和“防护障碍”等。

  (一)“四正量”就是:“圣教量”、“传记量”、“师诀量”和“觉受量”。“圣教量”,即如来实语之经教;“传记量”,即诸论师根据经教结合实际经验之记载,称为论藏;“师诀量”,即在修持中要遵循上师密诀指点;“觉受量”,即修行者在实修中的感受和证验。修道能否有成,主要在于“四正量”中以“师诀量”为转移,择师依师最为重要。

  (二)“三境界”,依显教修持即修六波罗蜜共道,分为三种境界。

  1、不净境界,指众生暂时处于业及烦恼轮回诸趣的不净世界,引导众生出离这种境界,指出各种解脱方便,依显教修心法门有:四耽着、厌离心、出离心、思人身难得、思轮回诸苦及思业果因缘等,在行持上守持戒律,奉行众善。然而,此亦仅为大小乘共通之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