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藏传佛教 >> 研究 >>

藏族女性出家原由(4)

分享到:

   不难看出,婚姻家庭的解体,促使了尼僧智美拉姆的宗教信仰的“迸发”,反映了她在特定条件下报有的人生态度。藏传佛教认为,人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因缘和合而成,都决定于因果关系,人的痛苦、人的命运,也都是自己造因。所以“因果报应”的佛教人生观,千百年来深深地左右着藏民族的思想观念,在这种价值观念的支配下,人们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痛苦烦恼,往往要从宗教中寻求答案,追求人类的理想和希望。心理学理论提出:“宗教之所以普遍存在,是因为它有助于减小所有的个人都会感觉得到的焦虑和人生无常的感觉。”心理学家荣格认为,宗教具有治疗作用。他认为人们所经受的焦虑感是社会化经验所造成的,并提出宗教有助于人们解决内心矛盾并逐渐达到成熟。宗教可以起到满足人们所共有的心理需要的作用。
   由此可见,藏族农牧民女性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这种宗教情绪和行为,是受生活中某个影响所致。我们认为当前家庭变革、家庭解体、家庭暴力、离婚等是促使藏区农牧民已婚妇女出家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根源既在于经济生活的危机,又在于精神生活的挫伤。由于家庭职能的削弱,不能正常提供其生活资源和承担家庭职能,又无社会保障系统的情况下,则使这些破碎家庭和危机家庭的农牧民妇女陷入困境,故此,对具有信仰传统并长期生活在弥漫宗教氛围社会生活中的藏族妇女而言,当生活受到挫折,往往会求助于宗教,借助和依赖宗教来脱离现实生活的失意,寻求人生的归宿。可以说,这类尼僧大多都是看破红尘后在寻求解脱之道。

   四、现实与理想冲突之选择

   藏民族自古以来生活在青藏高原,这里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决定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及生存模式。在海拔高、气候冷、雪山环抱、山峦叠嶂的严酷自然环境下,古老而智慧的藏族人创造或选择了适合于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生活在河谷地带的藏族人以农业或半农半牧的生产方式维持生计,生活在草原上的藏族人则以游牧的生产方式维持生计,即农牧业经济活动方式。因此,土地和牲畜,则是他们祖祖辈辈继承的财产或生产资料。在这样的生活环境和生产方式下,每个人都在编织着自己的生活之网,构筑着各自活动的世界,并在这里栖息、繁衍、生存。
在家庭,藏族男女两性的劳动分工比较明确,一般“男主外,女主内”,重体力的劳动由男人承担,然而,这里的全部活动,在空间结构上基本是封闭的,在时间程式上也是一种简单的循环。去过藏族地区的人都知道,以农业或半农半牧为生产方式的藏族人,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带,耕种小麦、青稞、豌豆等农作物;以牧业为生的藏族人,则生活在草原上,随水草而居,过着游牧生活。就一个农牧区的藏族女子而言,18岁左右要嫁人或入赘,侍候公婆、老人,生儿育女,操持家务,同时也要参加一些劳动,比较辛苦。在这种空间封闭、时间程式简单循环的劳动生活过程中,如果个人的利益受阻,也就是说个人的生活不尽如人意,而又厌倦这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活动结构基本不变的有些藏族女性,便要选择除了嫁人做妻子、母亲之外的另一种生活便是皈依佛门。如:
   个案13:
   尼僧贡确卓玛,拉卜楞上塔哇尼僧,青海化隆县人,32岁,文化程度为小学三年级。当时,由于家庭劳动人手不够,无人照看弟弟妹妹,父母亲让她辍学照看他们,从此以后就没有再去上学,就在家帮助父母做家务和其他生产劳动。16岁时与同村的几个姐妹悄悄离家逃到拉卜楞,在那里削发为尼。问她为什么要出家?她回答:“出家能修持佛法,能为众生行善。”笔者说:“在家不也一样能修持佛法?”她说“不,不一样,在家要劳动,还要嫁人、生孩子,要受苦。”她出家后,父母非常反对,曾强行带她回家,要她还俗。但她态度十份坚决,无奈,父母只好作罢,并承担她的日常生活费用。
   个案14:
   尼僧丹增措姆,洛多杰扎寺尼僧,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人,28岁,文化程度为小学五年级。到五年级时父母未让她继续上学,16岁时剃度出家,受持居士戒,21岁时受持沙弥尼戒,在离家不远的洛多杰扎寺修行。家有兄妹8人,她排行老七,是家里的小女儿,父母亲见她上学没有什么出路,嫁人又觉得要在农村劳动,受一辈子苦,索性让她出家修行当尼僧,认为这样既能念佛行善,又不用劳动受苦,而且父母及家人也光耀。就这样她成了一名尼僧,家里人接济着她的日常生活。
   从以上个案中尼僧的个人宗教行为来看,既有个人主观的原因,有又客观的因素,它表现了她们对某些个别的客体和社会情境的社会态度,以及她们的世界观和社会行为的价值取向。在藏族地区,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水平比较低下,生存环境比较艰苦,自给自足的农、牧业经济仍然是藏族农牧区的经济基础。藏族农牧民财富的主要形式是土地或牲畜,他们生活和收入的主要来源也依靠土地或牲畜。然而,农业最容易受到气候的摆布,有时旱灾、水灾等自然灾害,会使农民颗粒无收。牧民的基本生活方式是游牧,牧民逐水草而居,其生产极大地受制于自然生态环境,有时雪灾等自然灾害,会使牛羊成群死亡,一夜间则一无所有。
   因此,想要摆脱祖辈的生存环境,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就当前藏族农牧民女性来说,一是上学,二是步入佛门。其中佛教为她们敞开了大门,这是她们摆脱祖祖辈辈生存环境的一种选择。所以,在藏族地区,有些农牧民青少年女性,厌倦父母祖辈的生产、生活方式,认为出家学佛能为芸芸众生行善,对家人及个人的来世也有好处。1997年,笔者在拉萨嘎如尼寺实地考察时,问一位16 岁的尼僧为什么出家?
   她说:“以前她每年隔几个月要从家乡背糌粑到这里给出家修行的亲属送口粮,每当她看到尼僧们坐在那里念经学法,觉得她们非常幸福,又不用劳动,而且又能行善,所以也就不想回家了,经多次请求尼寺住持后,方才留下来削发为尼。”这是一个藏族牧民女性转变自己人生和行为的过程。由于藏族农牧民女性在生产生活中,一肩挑着生产劳动和家务劳动两幅重担,负荷过大,加剧了藏族农牧民女性的压力,尤其对那些想摆脱这些但又不能实现的藏族农牧民女性显得尤为明显,于是一些藏族女性当现实与理想发生冲突时,便选择了宗教并借助宗教慰藉排解个人理想冲突。又如:
   个案15:
   仁增桑姆,阿琼南宗尼寺尼僧 ,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人,18岁,文化程度为小学,还考上了县民中。由于她听力不太好,父母未让她上中学,认为她将来考不上大学(没有就业的可能),于是,就在家里帮助父母劳动。去年,她向家人提出愿意去阿琼南宗尼寺当尼僧,家里人商量后表示同意,说她假若不出家,以后未必过得好,或许要在婆家受欺、受苦。就这样家里人带着厚礼送她到尼寺,从德高望重的老尼师仁增剃度出家,并为全寺尼僧发放布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