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藏传佛教 >> 研究 >>

藏族女性出家原由(5)

分享到:

个案16:
尼僧丹增曲珍,阿琼南宗尼寺尼僧,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人,18岁,文化程度为初中。由于未能考上中专,心愿未了,便来到阿琼南宗尼寺削发为尼。
个案17:
尼僧仁增卓玛,阿琼南宗尼寺尼僧,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人,18岁,文化程度为初中。由于未能考上中专,便从她舅舅剃度出家,成为一名尼僧。其舅舅是阿琼南宗尼寺的一位活佛。
   从以上个案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上学就业这一问题是当前广大藏族农牧民子女为改变自己生存环境而追求的目标,也是她们农转非的唯一出路。所以,大多数藏族农牧民都愿意把自己的子女送到学校上学,其目的是为了将来当国家干部,有一份收入,从而彻底摆脱祖祖辈辈艰苦的生存环境。但是,能够实现这种理想的毕竟是极少数人。当前我国民族院校设藏文专业的院校有中央民族大学、西北民族大学、青海民族学院、西南民族大学和西藏大学等。每年只有百余人进入这些大学校门,大多数的藏族农牧民子女高中或初中毕业后,只好回乡务农和从事牧业生产。回乡务农和从事牧业劳动的青少年女性,大多数劳动能力比较差,有些则对面朝土地、背朝天的农业劳动,及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失去信心,便以出家解决劳动就业等个人利益的冲突。如尼僧丹增曲珍曾对笔者说:“她没有考上中专(民族师范学校,是藏区各州、地唯一的一所以藏语文为主的中专学校),还可以在县民族中学继续上高中,但是父母让她回乡劳动,说她再也没有出路,不愿意为她提供学费,所以就回家了。没过多久,父母就想着给她提亲,要么嫁人,要么像姐姐那样入赘,给她另立门户。我心想如果嫁人,天天还要看婆婆的脸,如果入赘招上门的丈夫以后对自己不好,或者是一个字不识的文盲……她一想到这些就有点害怕,所以偷偷来到阿琼南宗尼寺削发为尼,事后父母对她说,当了尼僧就要坚持,不要半途而废,不要让周围的人当笑料。我想,我能行。”
   像尼僧丹增曲珍这样的尼僧,在藏族地区尼僧中日益增多,文化层次从小学、中学到高中不等,促使这些农牧民家庭出生的女性出家的最直接的因素是无“用武之地”和“学无所获”。她们所追求的人生理想和目标未能实现,化为泡影,迫使她们又回到原来的生存环境。但是,不愿意从内心接受要面对的实实在在的现实,不愿意种地当农民,不愿意放牛羊做牧民。于是在现实与理想冲突的这种情况下,宗教为她们提供了一种解脱的选择,使她们可以通过自我选择而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
   因为“个人从社会掌握确定其生活和活动目标的价值体系。当社会上存在各个不同的价值体系时,每个人由于一系列主观原因及主要客观原因,从现存的几种价值体系中选择一种。”所以,藏族尼僧的这些目的和宗教行为动机,也是由她们个人的社会生活条件决定的。如果藏族地区藏文专业的中专、大学的升学率或招生今后仍维持现状没有什么改变,所学的专业仍以传统的语言文学为主,且又不能保证就业率,那么日后这些没有地方继续深造和就业的藏族青少年女性,将有可能成为藏传佛教尼僧的主要来源。
   因为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力求确立自己的世界观以及对自己生活的意义、生命的价值等问题感兴趣的时期。所以,当一个本来就具有崇佛心理和信仰习俗的藏族女性,在思考人生和社会的各种问题时,更是以自己最高信仰境界和最高目标而展开思索。一旦她们对周围的事情感到不满时,她们最容易利用自己的宗教信仰解决周围世界的各种问题或事情。故而,出家皈依对她们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并以此来作为自己的生活和人生追求,而且这被藏族人认为是一种至高无上的人生选择,便会受到藏族社会的普遍尊重。

   五、小结

   当今藏族女性以剃度出家、修持佛法的行为作为自己的一种人生追求,其原由和动机乃是复杂的,多方面的。然而,对佛法的虔诚信仰,乃是当今藏族女性以剃度出家的核心因素,因此,我们在了解或研究的过程中,必须既要看到客观的社会前提,又要看到主观的心理前提,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藏传佛教尼僧。然而,不论藏族女性出家或皈依取决于什么样的前提和条件,其主旨是她们已将自己的身、语、意都奉献给了佛。她们的皈依或宗教行为往往是对生活、价值取向和人生态度的一种反映,它表现了一个藏族女性所追求的生活价值。


作者简介:德吉卓玛,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宗教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