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宗教比较 >> 佛道比较 >>

试论汉译佛经对中古道经文学的影响(3)

分享到:

  佛经记佛陀从兜率天降世,化身六牙白象进入母胎,当摩耶夫人游蓝毗尼园,右手扶无花果树枝时,佛陀从其右胁降生,当时有神龙吐水浴佛母子,佛一出生就北行七步,宣称三界唯我独尊。类似的情节在道经中多被附会为老子降生神迹,如葛洪《神仙传》记老子在母胎中七十二年而生,“生时,剖母左腋而出,生而白首,故谓之老子……生而能言”云云(注:[宋]李昉等编《太平广记》卷一,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1页。),汉文化尚左,故改为从左腋而生。  《三天内解经》卷上可谓是踵事增华,言及老子的两次降生,一从玄妙玉女左腋而生,为的是开创世界;另一次是在殷商武丁时,“又反胎于李母,在胎中诵经八十一年,剖左腋而生,生而白首,又号为老子”(注:W28/413c。),到周幽王时,老子出关西去,作佛经化胡,又入天竺,导演了佛陀出世的一幕:
  老子遂令尹喜乘白象化为黄雀,飞入清妙口中,状如流星。后年四月八日剖右胁而生,堕地而行七步,举右手指天而吟:天上天下,唯我为尊。三界皆苦,何可乐焉?生便精苦,即为佛身,佛道于此而更兴焉。(注:W28/414a。)此节基本上是复述佛经,可见当时道教徒对佛经的熟稔程度,道经借用佛经事非偶然。老子剖腋而出基本上套用佛陀剖右胁降生的情节,将右改换为左,则是为了顺应中土尚左的礼制传统。至于白首出生的情节,佛经也有相应的经文,元魏吉迦夜共昙曜译《付法藏因缘传》卷五就记“彼胁比丘由昔业故,在母胎中六十余年,既生之后,须发皓白”(注:《大正藏》卷50,314下。)。
  上引道经还不见有神龙吐水的情节,出自鸣沙石室的唐代的《老子化胡经》就有此节,说老子降生,“九龙吐水,灌洗其形”(注:《大正藏》卷54,1266b。)。中古道经也有类似的经文,  如《太平经》甲部说李姓的长生大主投胎上玄虚生之母,“既育之后,有九龙吐神水”(注:王明编《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2页。)。  南朝王游所造道经《上清后圣道君列纪》记上清金阙后圣帝君李某降生神迹云:
  母先梦玄云日月缠其形,乃感而怀焉。浴之,亦有群龙吐水于盥器中。(注:W6/744b。)“亦有群龙吐水”句中的“亦”字表明群龙吐水作为圣诞的神迹已有先例,可见亡佚的道经多有此类描写。
  佛经多记佛陀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体貌特征(注:《中阿含经》中有《三十二相经》言佛具三十二种“大人相”,以后大乘经典在此基础上扩展成“八十种好”。),所谓世尊相好实际上是古印度固有的大丈夫多异相的传统信仰的体现。中国本土也有大人异相的记录,但原没有像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样细致繁琐的相法。因此当道经中出现诸如“一念生身七十相、八十一好具足微妙”(注:《太玄真一本际妙经》,W24/658b。)这样的词句,据以断定此必受佛经佛陀异相说影响,似并非无根之谈。况且道经中具体的异相多有与佛经重复的,唐王悬河编撰《三洞珠囊》卷八“相好品”所收这方面的材料以唐前道经为主,如:
    (上真始生变化元录)又云:皇老三天丈人项负十二相轮,身有黄金之色也。
    三皇经云:北方之人绀青色发,皆长八尺也。
    老子杂说云:尹喜眼有日精,姿形长雅,垂臂下膝。
    化胡经云:老子体有金刚七十二相,头发绀青色,面目紫辉金色,面有五色光。……十一者明堂分中圆如车轮,自然白毫;……二十二者舌有金流,广长覆面;二十三者颊如狮子。
  灵宝三部八景二十四相在中分者:……三者正身平立,两手摩膝;……十二者阴相如莲子。(注:W25/341c,342a,343c,344c,  345a。)上举诸条都是道经借用佛经的显例。季羡林先生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正史与印度传说》一文中引六朝正史中帝王异相的文字(主要为长发委地、手长过膝、大耳)与佛经中所记佛陀异相对应,认为前者系受后者影响而成,  (注:季羡林《比较文学与民间文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91—100页。),卓识高人一等。  但如果加入道经的证据,势必然更能增强说服力。上引例证中绀青发与修臂过膝等条文,清楚地表明在中古时代古印度大人异相的信仰已通过佛经的传译被移植入道经,当时民间必然存在着相关的传说,史家采撷民间传说写入正史,实是间接地蒙受佛经的影响。
  关于悉达太子出家的动机,佛经多采用“四门出游”的传说,说太子分别从都城四方城门出游散心,帝释先后化作老人、病人、死人、出家人,使太子深感人世的无常与苦痛,从而坚定出家修行的决心。在汉译佛经中,相同的故事又被用为往世佛陀的出家起因,佛经有关诸佛降生、出家、得道等经历的叙述多有相似之处,所谓“四门出游”其实便是一个程式故事,一般来说佛陀出家那年二十九岁,不可能没见过或不知道人世中的生老病死,上述故事其实是太子出家前有关人生思考的一种形象表达,帝释变化情节的加入更使故事凭添一种神话色彩。
  道经也有类似的描写,但将四门增至八门,且采取一种从天界俯视下界的视角,如《太上玄一真人说三途五苦劝戒经》云:
  道言:吾尝历观诸天,出游东门,见有百姓子男女人口面脓烂,血臭流出,……出游西门,……出游南门,……出游北门,……出游东北门……西南门,……东南门,……西北门,……道言:吾开八门,以遥观众生,见有百姓子男女人学与不学,不顾宿命所行无恶,翻天倒地无恶不作,罪满结竟,死魂充谪三途五苦八难之中,考掠楚挝,痛毒无极。(注:W6/869b—872a。)《太上洞玄灵宝智慧罪根上品大戒经》卷下也有类似的叙述:
  太上道君顾问东极世界飞天神人曰:我尝历观诸天,出游东门,见东方无极世界地狱之中有百姓子男女身受考挞。(注:W6/889b。)以下便是东南、南门、西南、西方、西北、北方等诸方所见,内容大体相似。
  佛经记太子修行最后关头,魔军前来干扰,试其道心。道经虽没有十分相近的经文,然而道经中天魔试探道心的情节不能说与佛经绝无关系。仅举一例,《太上洞玄灵宝业报因缘经》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