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宗教比较 >> 佛儒比较 >>

宗密的灵知与王阳明的良知的比较研究(2)

分享到:


  良知即天理的具体意思,实是天理内在于良知之中。王阳明曾多次提到这点。如他说:
  天理在人心,亘古亘今,无有始终。天理即是良知。(注13)

  又说:
  心一而已。以其全体恻怛而言,谓之仁。以其得宜而言,谓之义。以其条理而言谓之理。不可外心以求仁,不可外心以求义,独可外心以求理乎?(注14)

  又说:
  夫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心之体,性也,性即理也。故有孝亲之心,即有孝之理;无孝亲之心,即无孝之理矣。……理岂外于吾心邪?(注15)

  这里说“物理”,并非纯然是事物之理,无宁是行为之理,规范之理。由孝亲之心说孝亲之理,即表示孝之理是内在于心或良知之中。离开心而求孝之理,必无结果。因孝之理不是外在的。关于这点,王阳明在另处说得更为清楚。

  且如事父,不成去父上求个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个忠的理?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个信与仁的理?都只在此心,心即理也。(注16)

  这里的意思非常明显,各种行为的道德性,如孝、忠、信、仁等,不能在所涉及的对象中找,如父、君、友、民等。而只能在心或良知中求。这些德性的根源,实在于心或良知中。

  顺此我们可以见到,良知的本心实涵有种种道德的规范;这些规范依不同的对象而有不同的表现。如王阳明所谓:

  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以此纯乎天理之心,发之事父便是孝,发之事君便是忠,发之交友治民,便是信与仁。(注17)

  这里说此理是“无私欲之蔽”;故应是德性意义的理,而不是认知意义。私欲与德性相对反;私欲作主,遮蔽方向,德性之理便不能申展。这理指由心发出来以顺应种种行为的道德规范,不指事物的经验规律。

    四、良知的实体义:存有论的依据

  从以上的讨论可以看到,王阳明的良知是德性意义的主体性,是主体方面对事物、行为先天地,超越地作出价值判断的心能。但另一方面,良知在客观方面亦有存有论的涵义,它不单有主体义,且有实体义。实体即指涉客观存有,指涉作为客观存有的东西的形而上的依据。王阳明说:

  充天塞地中间只有这个灵明,人只为形体自间隔了。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是一气流通的,如何与他间隔得?(注18)

  故良如不单是道德的,主体的灵明,亦是存有论的、实体的灵明,它具有实现存有的性格。“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即表示良知的灵明可实现存有的天的高的德性。可以说,一切存在都在良知的感应的灵明中存在。

 《传习录》中还有以下一记录:

  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注19)

  故一切存在都在心的感照中,心与存在同起同寂。离开了心的感照,而说事物的存在,并无意义。良知感照事物,同时亦实现了事物。

  要注意的是,这里我们说良知作为一实体,指涉作为客观存在的东西的形而上的依据,是就存有论的理据、依据一面言,不就宇宙论的生成变化言,即是说,良知并不宇宙论地生出万物,像上帝从无中创造万物那样。它只是作为一个实体,存在于万物之中,而为它的存有论的理据、理由。王阳明说:

  良知是造化的精灵。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出,真是与物无对。(注20)

  良知“生天生地,成鬼成帝”,并非真正地生出天地万物,以至种种鬼神。它却是以其德性感润万物,成全万物,使宇宙万物成其为具有德性价值的宇宙万物。

    五、灵知是超越的主体性

  以上我们讨论了王阳明的良知。下面要看宗密的灵知。首先我们要肯定的是,如同王阳明的良知那样,宗密的灵知也是超越的主体性。按宗密有自己的一套判教法,他把佛教由浅至深的教法,判为五种:人天教、小乘教、大乘法

  相教、大乘破相教与一乘显性教(注21)。他对大乘破相教亦即空宗的批评是,这种教法破除我们对心、境的执着,要人认识心境皆无。但对于那个认悟心境皆无的主体性,却未有积极建立起来。他认为这是不成的;心境固然是虚妄不实,但这虚妄性是要依赖一些实法才能生起的。故有确立真实无妄的法的必要,这便是他所说的“真灵之性”。他在〈原人论〉中谓:

  若心境皆无,知无者谁?又若都无实法,依何现诸虚妄?且现见世间虚妄之物,未有不依实法而能起者。如无湿性不变之水,何有虚妄假相之波?若无净明不变之镜,何有种种虚假之影,……此教但破执情,亦未明显真灵之性。(注22)

  宗密的论点很清楚:虚妄是依真实而立的,虚妄的依据在真实。我们似乎可补充一句,真实不守自性,便成虚妄。故他不赞成大乘破相教或空宗只破不立的思路。他以为既破虚妄,亦应立真实,这便是他所说的真灵之性。这真灵之性实即是他判教中的最后的一乘显性教所展示的真心真性,或如来藏心,也是他心目中的真心。

  对于这个心,宗密在其《禅源诸诠集都序》中说:非离真性别有禅体。但众生迷真合尘,即名散乱。背尘合真,名为禅定。若直论本性,即非真非妄,无背无合,无定无乱。……此真性非唯是禅门之源,亦还是万法之源,故名法性。亦是众生迷悟之源,故名如来藏藏识。亦是诸佛万德之源,故名佛性。亦是菩萨万行之源,故名心地。(注23)

  这真灵之性是心地或心,它超越一切真妄、背合、定乱等相对性格,故是一超越的主体性,具有绝对的性格。宗密更认为,禅的根源,以至菩萨一切功德的根源,正是这超越的主体性。它在迷时,众生是众生;它在悟时,众生是佛。不管是迷是悟,都是就这超越的主体性说。它被妄尘遮蔽,不能显现,便是迷。它不被妄尘遮蔽,而能显然出来,便是悟。

    六、灵知的普遍性与常照性

  宗密把这真灵之性关连到知方面去,甚至把心与知等同起来,他在《禅源诸诠集都序》中说:

  何者是心?答:知即是心。(注24)

  他在这说法下加一注语,谓知是指心之体。这显明地把知视为心的本质,以知为决定心之所以为心者。这亦有视知为心的机能之意。因而有“灵知之心”的说法。这灵知之心或灵知,如上节引文所提到,与佛性是同一东西。宗密说:灵知之心即真性,与佛无异。(注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