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宗教比较 >> 佛耶比较 >>

基督教的静观与佛教的禅定

分享到:
本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探讨基督教祈祷的不同进路和神修的进深历程。第二部分介绍佛教禅定的基本修持、禅定的入手法和不同的境界。第三部分比较基督教的静观和佛教的禅定之间异同,并对基督徒的祈祷生活做出一点反省。
 
  一、基督教的静观
  基督教极其重视祈祷,甚至将祈祷比作一个人的呼吸。何谓祈祷?对基督徒而言,祈祷就是与一位有位格且主动向人自显的神相遇。在基督教历代的名著中有不少是直接或间接地阐述这个主题的。为了方便与佛教的禅定做比较,我在以下选择性地介绍基督教灵修神学传统中的所谓"黑暗之路"的祈祷经验,继而再用十架约翰(John of the Cross, 1542-1591)和亚维拉的杜丽莎(Teresa of Avila, 1515-1582)的见地来勾划出基督徒从"默想"进展到"静观"的祈祷历程。

  1、黑暗之路
  在基督教的灵修神学传统中,有所谓"光明与黑暗",或者是"肯定与否定"的祈祷进路的划分。所谓"光明之路",就是指基督徒的灵性旅程愈走愈光明。生于二世纪末的希腊教父俄利根(Origen,约185-255)就是"光明之路"的提倡者。他用以色列人出埃及、入迦南的历程来比喻信徒的属灵行踪。俄利根认为基督徒的灵程要走过三段路,而且一段比一段光明。第一段路是出埃及、过红海;比喻一个基督徒的悔改经历,包括如何离开罪恶,洗心革面,立愿追随上主。第二段路是以色列人在沙漠漂泊的饥渴日子中,经历上主及时的凉水和食物的供养;这比喻基督徒在世上寄居的日子仍然可以藉着神修、祈祷来获得上主的安慰和鼓励。第三段路是进入迦南应许之地,永远作上主的子民;这比喻基督徒终有一天可以完成在世寄居的日子,进到上主应许的乐园里,永远与上主同在。以上所描述的就是一条由黑暗而渐渐进入光明的灵修进路。

  俄利根死后不足一百年,基督教历史中出现另一位对灵修祈祷的理论和实践影响至巨的教父。尼撒的贵哥利(Gregory of Nyssa,约355-395)同样用摩西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故事来形容信徒祷告的心路历程。但他提出一条由光明渐渐进入黑暗之路。他解释说,起初摩西从荆棘火焰中经验到上主的临在(出3:2-6),这是个光明的开始。但继续的历程则不一样的甜蜜;摩西进入一层比一层更深的黑暗中。在《出埃及记》十九章16-20节中记载,摩西上了西乃山,山上烟气上腾如烧窑一般,摩西就在这般的黑暗中接受了上主的吩咐。到了《出埃及记》三十三章,摩西进入更深的黑暗,他在云柱遮盖的会幕门前,祈求认识那位呼召他的上主,但上主却说,他不能见到上主的面。贵哥利用整个摩西的经历来比喻信徒的祷告历程,是始于光明甜蜜的经验而渐次进入黑暗灵枯的状况。

  另一个形容祷告经验的对比的是"肯定之路"与"否定之路"(via positiva和via negativa)。"肯定之路"是藉所造之物来参透上主的临在,是从造物的美善和人高尚的情、义、爱顾中联想到上主的永能和神性。"肯定之路"是具体、积极和甜蜜的,因为祈祷者积极地运用理性思维的能力,从上主的造物和《圣经》这些具体的事物中悟思上主的永能和神性,继而心受感动地回应上主的同在。而"否定之路"并不是否定上主所造万物的价值;其重点在于放弃将上主和万物作绝对的类比,因为上主的永能和神性远远超越于从造物中所能联想到的真、善和美。

  六世纪的伪狄奥尼西亚(Pseudo-Dionysius)就是"否定神学"(Negative Theology)的先锋。他指出,最适切用来描述神的语言,不应该是肯定的,因为神超出我们的联想。我们当然可以借助联想来认识神,但至终必须完全承认,人的联想不能局限神。例如,我们可以形容神为君王,以表达神的主权和威荣;但我们必须同时承认,神不是人所能够想象到的君王。这样做法的结果是,人只能对神有否定性的认识;即是说,神不是君王,不是牧者,不是父亲等等。进入"否定之路"的祷告者会歇止强硬性的思维联想,不依赖形象的帮助,默默地处于对上主无知的心灵黑暗状态之中。

  怎样才可以知道一个信徒是进入了"否定/黑暗"的心灵之旅呢?这就要看那个信徒的祈祷生活是如何的发展了。

  2、从默想到静观
  迦密修会(Carmelite)的两位修道者十架约翰和杜丽莎对于基督徒祈祷的进深历程有颇深入的阐释。他们认为,基督徒的祈祷生活一般是以"思维默想"(discursive prayer)开始的。在这个"思维默想"阶段中,祷告者运用记忆、理解和意志去祈祷默想,渴望亲近上主。而默想的内容往往包括祈祷者的罪和上主的恩佑。依纳爵罗耀拉(Ignatius Loyola,1491-1556)的属灵操练(Spiritual Exercises)就是以默想罪的种种作为起步的。根据杜丽莎的祈祷象喻,"思维默想"这个阶段好比一个人用桶打水,去浇灌花园,工夫虽然花了很多,但心灵的花园仍然干涸。1)

  当一个基督徒的灵修、祈祷上日渐进步,就不再需要刻意地运用记忆、思维和想象力去默想上主。这时候,默想来得比较自然和轻省,同时间,祈祷者也慢慢地感觉到自己开始向往在祈祷时单单安然静默,而无需刻意去默想经文或从造物中联想上主。这就是所谓"情感的祈祷"(affective prayer)阶段。在这个祈祷阶段的基督徒对上主充满感激之情,自发地做爱心服事的工作,热切地渴慕上主。杜丽莎认为,能够进入这个阶段的信徒很多;但是这些甜蜜而热心信徒并非没有弱点,他们也要小心注意自己有自满和好作师傅的倾向。杜丽莎遗憾地说,认真地谨慎自省的祈祷者只占少数,很多信徒就因自满而不能再进一步。

  但假若有人虚心渴求,就会"更上一层楼"。2)这时,那人的祈祷就愈来愈简单,对于多样化的默想已有点扰乱心神的感觉,却满足于只以一字一语向上主倾吐心意。东方教会的耶稣祷文(Jesus Prayer)正是这类"简朴祷告"(prayer of simplicity)的一个例子。这个阶段被称为"达至静观"(acquired contemplation),是一种人所能追求、操练而达到的"静观"。3)

  中文"静观"或"默观"(contemplation)一词是译自拉丁文contemplatio一字。4)而拉丁文contemplatio是对希腊文theoria一字的移译。其实最早谈及"静观"和实践"静观"的人并不是基督教徒。早自柏拉图的哲学思想中,"静观"的概念和实践已经清楚可见。基督教在希腊的社会文化中渐渐自成一家的过程中,不断和希腊的哲学思想对话。教父如亚历山大的革利免 (Clement of Alexandria)、俄利根及尼撒的贵哥利等均吸纳新柏拉图主义的思想,但却巧妙地把它融合于基督教的信仰体系之中,使之成为基督化的思想。于是本来纯粹是哲学意味的theoria一字,在教父们的笔下转化成为一种出自爱而体验得到的知识,并非纯粹是人理性思维的结果。而这种知识的对象是三位一体的神,不再是不能命名、抽象或非位格化的真、善和美。再者,教父们强调,人能静观那超越的神是因为神成为肉身,在基督里把神与人中间的鸿沟废除。换句话说,人可以"静观"神,因为神先"静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