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宗教比较 >> 佛耶比较 >>

基督教的静观与佛教的禅定(4)

分享到:

  梅顿对街上陌生人所产生的爱和合一的感受被认为是密契静观的生命表现。他对周遭的人的强烈情感是一种经由神人联合经验所产生的关爱。当静观者与爱的神合一,自我被爱转化的时候,他/她很自然地会像爱的神一样去关爱其他人,如约翰所说:"我们爱,因为神先爱我们。"(约壹4:19)

  至于佛教的禅定,最高的涅盘境界是一种"物我同体"的共融经验。进入涅盘境界的人,就悟破有与无、实体与形相和自我与他物的对立,并有感宇宙同根,万物一体,同属真如全体的涅盘妙心。一位有多年禅定寂静经验的学者夏心图(Ruben Habito)形容禅定的觉悟为"我在万物之内,万物在我之内"。12)夏必图这两句话和梅顿在日记中写下的回忆,有异曲同工之妙。

  大乘佛学中有所谓"众生皆有佛性",意思是在人的主体或众生的本性中,早已存在着能达成觉悟与解脱的先验条件。觉悟成佛就是佛性本身的自觉和展开,或说是内在性佛成为肉身,在悟道者身上活现出来。基督徒应该很容易理解这个观念,因为这个观念和基督教"道成肉身"的信念很相似。我相信一个真正觉悟而成佛的人确切会有释迦的怜悯心肠,以渡人解脱痛苦为己任。同样地,一个真正将神的爱落实在生活中的基督徒,亦会一生以爱为做人处事的依归。

  最后,我想到一个有趣有问题,当一个真实经历与上主合一的静观者和一个真正进入涅盘、觉悟成佛的佛教徒在远行的路上单独相遇时,他们会怎样彼此相待呢?他们会因为坚持和维护各自所信奉的宗教而争执,抑或是开放地彼此接纳和欣赏呢?

  3、静观与禅定均强调收心敛静的重要性
  基督教的静观和佛教的禅定都有不同深度或境界的划分。静观的历程是从"思维的默想"进到"达至的静观";最后,在上主主动的恩赐下静观者被引领进入上主完全临在的"倾注的静观"境界。佛教的禅定境界则以九次弟定来划分,由专注凝神,憩静喜悦的初禅而逐渐深入,直到涅盘寂灭、圆明清净大觉的境界。由此观之,静观和禅定在境界层次的划分上有一共通之处,就是两者均强调"静"的逐步进深。进深的静观境界的达成是当思维性的默想慢慢减少,由刻意的联想上主渐渐进到会主于心。同样地,较高的禅境的特点是静虑心思,让觉识的海洋平静如镜,以照现万物的真相。

  我们需要指出,静观和禅定所强调的静,不是指停止身体的各种劳碌活动而去做另类的沉思默想的活动,因为沉思默想本身也可以成为一种扰乱心神的活动。静是一种心境,关键是心绪思维的敛静。有不少曾参加退修的基督徒都表示,当外在的活动停下来时,就会发现自己的心思还是活跃的很,不断地"想办法"去认识上主。但是,只有当祈祷的人完全静下来,内心和外在的活动都歇止的时候,方能在凡事凡物中觉识上主的临在,就如《圣经》所说:"你们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诗46:10)

  谈到静虑心思的修持,基督徒应该承认,习修禅定的佛教徒经验十分丰富。事实上,无论是哪一种禅定的入手法,它们都是以归入虚静、自我观照、觉识万物为本。禅定的不同法门均对"静"和"观"有很独到的见地。难怪近年西方许多热衷推动灵修静观的基督徒学者及灵修导师,都参考和借用不少佛教禅定的默想方式,希望藉此帮助更多的基督徒静观上主。对于这种做法,西方的教会意见不一。而我们中国的基督徒,生活在一个某程度上仍然受着儒、释、道文化影响的社会,对此又有何看法呢?

  4、静观与禅定修持的试探
  任何一个宗教传统的修持方法都有可能会被信众误用或者滥用。正因为基督教的静观和佛教的禅定两者都有境界及进程的划分,习修者可能会盲目地追求最高的境界,以胜过他人。这种利用信仰的修持来满足一己欲望的做法是违反修持之道的基本精神。虽然基督教的静观有所谓"达至的默观",是人可以凭藉不断的操持而达到的;但当人立意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达到静观,就失落了一颗纯朴的心。《马太福音》说得好:"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神。"(太5:8)有深度静观经历的梅顿,常常警惕学习祷告的不要有"抓住"、"得著"静观的心。他说,静观的境界令人向往,但是"你不能有所求,也不能有所恋,更不能有所取;你一想到占有,便会失去你的乐园。"13)静观至终是一份恩典,是上主主动地临于祈祷者的心中。在实效主义之风的影响之下,基督徒要谨慎,不要夸耀自己的祈祷境界和随便地批评论断他人。

  中国佛教禅门的大祖师,虽然勤于禅定修持,但却十分敏锐地提出修禅的危机。宋朝禅师清远认为学禅有二病,极应避免:一是骑驴觅驴,二是骑驴不肯下。骑驴觅驴的弊端易见,当人的内心追逐外物时,必定置内在于不顾,因而所求徒劳无功。第二种毛病则比较微妙而难以治痊。此时,人不再外向寻求,自己知道骑在驴背上,已经深切的体会到内心的安宁远比从外物所得的乐趣更为甜蜜。但是危险之处正正在于过分的迷恋内心的安宁,这种执著使人至终失去它。14)

  另一个禅师的故事更富启发性。有一次,怀让禅师问马祖道一:"你学坐禅,为的是什么?"马祖回答:"要成佛。"于是怀让便拿一块砖头在马祖的庵前磨,过了一会儿,马祖不禁好奇的问:"请问你磨砖作什么?"怀让回答:"磨砖作镜呀!"马祖不禁诧异地说:"砖怎能磨成镜呢?"怀让反驳说:"砖不能磨成镜,坐禅又怎能成佛呢?"马祖便问:"要怎样才能成佛呢?"怀让说:"你是学坐禅,还是学坐佛呢?如果学坐禅,禅并不在于坐卧;如果学坐佛,则佛无一定的状态。法是无所住的,因此求法不可执著于取舍。坚持坐佛,等于扼杀了佛;而执著于坐相,便永难见到道。"15)

  或许基督徒也可以借怀让禅师的教训为鉴戒。基督徒神修的焦点是放在方法上呢?还是放在上主身上呢?基督徒祈祷的目的是要"寻找"上主,抑或是开放自己的心灵而让上主"寻找"我们呢?

  结语
  基督教的静观和佛教的禅定修持出自两个不同的信仰体系,它们彼此之间相异的地方是明显易见的。但是,本文尝试指出禅定和静观的经验未必是互相排斥的。至少静观的"黑暗"经验和禅定的"空"是可以彼此对照的。而静观的"神人合一"境界和禅定的"物我同体"的涅盘境界亦有相近之处。再者,它们都强调静的进深和指出信仰修持的隐藏危机。我相信静观和禅定之间还有更多类近的地方可以被进一步研究、发掘的。我深切地盼望有更多对中国基督徒灵修或宗教比较有兴趣的学者们对这课题再作深入探讨。

  注释:
  1.Saint Teresa of Avila, The Book of Her Life《亚维拉杜丽莎的生平》,载The Collected Works of St. Teresa of Avila,Kieran Kavanaugh and Otilio Rodriguez译,Washington, D.C. Institute of Carmelite Studies, 1897, 第114-1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