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宗教比较 >> 佛耶比较 >>

基督教的静观与佛教的禅定(3)

分享到:

  3、九次弟定的修禅境界
  禅定修持法门虽多,综合而言,有四禅八定,又称为九次弟定的境界划分。以下对九次弟定的阐释是参考自台湾著名禅学作者南怀瑾先生和另一位法国学者的研究心得。9)

  所谓四禅,就是初禅、二禅、三禅和四禅。初禅,心一境性、定生喜乐:所谓心一境性,就是指从以上所提禅定的某一种方法入手习修,初步到达心境宁静,统一精神与思虑,集中于一点,没有任一纷杂的思念歧差,渐渐引发一种不是平常情绪性的喜悦。二禅,离生喜乐:从初禅再进修,心境的宁静,更为凝固,喜乐的境界,更为坚定,有脱离身心压力苦恼的感觉。三禅,离喜得乐:到了这个地步,由前境所引发心理的喜悦的经验,已经熟悉而安谧,成为异乎平常的习惯,常处于一种乐境之中。四禅,舍念清净:前面三个禅定的过程,仍有感觉意识的作用存在,到了四禅的程度,舍除感觉而达到无比寂静的境界。

  除了以上四种禅的境界以外,另有四种定境。(1)色无边处定,是在光景无边的情况中得到宁静;对外在的物质形象、声、光、味、色,毫不动容,处于无限的空间之中。(2)空无边处定,是在空灵的无际中得到宁静;不再意识空间,单单有无限的意识。(3)识无边处定,是在从未经验的精神境界中得到宁静;前者从空无边处定所获得的无限觉识也属现象之一,现在顿觉本来无一物,就剩下一片虚空。(4)非想非非想处定,是在超普通感觉和知觉的境界中,得到宁静。所谓非想,就是说不是意识、思想的情况;非非想,是说并非绝对没有灵感和知觉;于是,非想非非想的意思,就是处于一种没有感知,而又不是完全没有感知的奥妙境界之中。

  至于最后一种阿罗汉境界的灭尽定,是超越平常言语文字所能表达的境界。我们或许可以用比喻说,阿罗汉境界的尽定好像等于无边无相的虚空合而为一,就是所谓涅盘寂灭。涅盘,是佛学的专有名称,它是代表宇宙万有与众生生命的身心总体,在它万机未动之初,身心的生理和心理意识状态一念不生的原始寂静情状中,它是寂然不动,超越形而上的体段。所以佛学为了形容它的无形相,无搅动、无境界的境界,另行命名它是寂灭的情况;但又为了要突出涅盘寂灭的功能,并非空寂如万物死亡的断灭,所以又说涅盘是圆明清净的大觉。涅盘以无相状之相,是其实相,所以它是超越思想意识,不是言语、文字、理论可以尽其极致的微妙法门。达至涅盘境界就是悟脱因缘生、破灭名相、超觉宇宙同根、归于万物一体的真如。

  三、 静观与禅定
  无庸置疑,基督教的静观与佛教的禅定有许多不同之处,其分别在于彼此基本信仰不同。但基督徒若因佛教的教理异于基督教的信念而抹煞其灵修操持的优点,一味攻击审判的话,就违背了基督进入人群,与不同背景的人对话、交谈的谦爱精神。事实上,基督教与其他宗教、文化对谈汇通的作法,早有先例。正如上文曾经提及,基督教发展初期的希腊教父就是宗教对谈的典范。当基督徒能够放下偏见与歧视,克服恐怖不安的心理时,就会发现基督教的默观和佛教的禅定的异同可以引发更深的信仰反省。以下提出几点,希望可以产生抛砖引玉的作用,以致其他学者能进一步贡献有关的经验、心得和学术见地。

  1、静观的"黑暗"与禅定的"空"
  佛教将修持的焦点放在修持禅定的人身上,可以说是一种为求超越解脱人性局限和偏差的自我修持;而基督教的祈祷对象是神,是一种人神相遇的经验,两者的着重点明显有别。然而,基督徒的静观经历中有所谓"黑暗、否定"的静观境界。如以上所说,当一个基督徒进入"倾注静观"的阶级段时,他/她好像处于心灵的黑夜之中。这时候,静观者没有与上主亲近的甜蜜和兴奋的感觉,他/她感觉到上主是远离和模糊的。对于上主的认识,静观者只能说:"我不知道。"

  进入了心灵黑夜的静观者再不能将上主和人所能构想得到的形象或观念等同,他/她只会说,神不是"父亲",神不是"创造者",神不是"位格"的神,神超乎这一切人所赋与的名称;假如真的要形容神的话,他/她或许会说,神就是"我是"。(出3:14)

  从人神相遇的角度而言,我们或许可以称静观中黑暗的经验为一种"空"或"无"的经验。所指的"空"或"无",不是空无一物,死寂颓然的意思,乃是超越形、相、放下位格概念,悟破文字传统规限的真知灼见。当然,说人与神的关系是"空",并不是提倡一种无情冷漠的基督教思想;所强调的,是神的存在、认知和爱是以超越的、卓越的方式向人表达,并不是局限于人从人性经验出发而投射于上主的形相描述。我们可以冒险地更进一步说,基督教静观的奥妙经验未尝不可以用佛教《心经》的名言表达:"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意思是,静观经验中所谓的没有神的形象正是神真正的形象。"静"这个字可能就是对神最确切的描述。事实上,西方就有学者从这角度研究十架约翰的著作。十架约翰在《登上迦密山》卷一中这样形容进入静观经验的途径:"要在万物中得到满足,渴望什么都不拥有;要认知万物,渴望什么都不知道;要得到万有,渴望无所拥有;要成为万有,渴望成为无有。"10)我想,当佛教徒读到十架约翰这几句话的时候,或许会以为这是出自释迦或某一位佛教大师的口呢?

  但是,我们当然不能因此而推论说,禅定所达至的寂然空灵的境界其实是与一位超越形相的神相遇的。关于这一个推论,基督徒不宜妄下断语,最好还是谦虚地与有禅定经验的佛教徒切磋交流。

  2、静观的"神人合一"与禅定的"物我同体"
  基督教静观的深度经验很难形容。"黑暗"这个象喻是指出静观者个人对上主的认识是进入一种无知的状态。而另一个常用的象喻是"神婚"。"婚姻"这个象喻要表达神人联合,二者成为一体的深度静观经验。这个象喻所强调的是静观者的"我"被转化。在爱的密契经验中,观者与全爱的神成为一体,静观者的"我"好像不再存在,只有"爱"活着。十架约翰除了用"老我死去"的类比来形容这种神人合一的更新经验之外,他也用"木头化成火"来表达纯爱的静观生活。密契静观的果子就是"爱"成为肉身;全爱的上主在静观者生命中具体地活现。按静观者本身经验而言,他/她自觉爱如活泉涌现,他/她深爱周围所遇见的每一个人。

  梅顿(Thomas Merton)是一个本世纪知名的静观修士;他年轻时已进入修院,为要过独处静观的生活。在修院生活近二十年来,深居简出。有一天他被允许出修院外办小差事,在街上看见商场购物中心人头涌涌;突然间,他内心有一种强烈的感触或意识涌现。他追忆说:"我突然被一种强烈的意识包围着,我爱这些人。他们属我,我属他们;我们虽是陌路人,但却不能分割。……我的独处不属我所有,是属于他们的,因我不为自己独处,乃是为他们。当我独处时,他们不是'他们',乃是我'自己'。没有陌路人!"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