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佛教伦理学 >>

从佛教人伦理精神对中国当代社会之反省(5)

分享到:

二、佛陀本人与商人之关系︰众所周知佛陀的祇园精舍,是一位大商人、大地主悉达多所赠予的,因为他乐善好施,所以大家称他为「给孤独长者」。《杂阿含》,《增壹阿含》中很多经,佛陀都是在这里讲的。(佛光,《杂阿含经三》,页1240~1304为主)。《增壹阿含经》大部份都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这位长者终其一生,无论生病、死亡,都受佛陀的关怀。(见《中阿含卷》6 ,28经,《大正藏》卷 1,页 458中;《杂阿含》卷22, 593经,《大正藏》卷 2,页158中)

三、佛教僧侣与商人之关系︰简单地说,佛教有赖商人沿途供养传教,商人有赖佛教佛法之保护获得财富,因为在印度出家人的地位是崇高的。见拙译《印度通史》上卌,页156,而且阿育王,「还要求商人在外经商,也同时传播佛教。」佛教僧、尼与商人同行传教的资料很多,不胜枚举。如《摩诃僧祇律》卷27,《大正藏》卷22,页 450上︰「若比丘共商人行,至布萨日,有恐怖难,商人行不待,得行作布萨」乃至或睡或坐均可自行方便作布萨,不必按一定宗教形式。又如《十诵律》卷61,《大正藏》卷23,页457,中~下︰「有比丘,以此布萨日,欲共商贾主去。」在商主不能等的情形下,只有以「三语说」、「各各囗说」,乃至以「一心念」的方便方式来作布萨了。又如根本说一切有部〈目得迦〉卷 8,《大正藏》卷24,页 447︰「村中有一长者,请众尼众,诣舍而食......是时,有一乞食苾刍共诣商旅游历人间......闻已诣彼。」按僧律,僧、尼同受供养时,僧应为上首,受供养后还得说法。此比丘恐怕耽误时间,跟不上商队,所以不必按戒律,自己在一边,吃完便走了。在大藏经的律部有很多类似的数据。尤其在阿育王时期僧侣与商队同行,将佛教行商组织起来,达到双重目的已成为政府之政策。

[2] 见《长阿含经》卷17,27《沙门果经》︰「我父摩竭(陀),瓶(比)沙王,以法诣化无有偏枉,而我述于五欲,实质父王。」《大正藏》卷 1,页 109下。同见拙译《印度通史》上卌,页87~88,国立编译馆出版,1981年印行。

[3] 同注(2),拙译,页89~91。

[4] 同注(2) ,《沙门果经》︰「佛为说法,示教利善,王闻佛教已,即白佛言,我今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听我于正法中为优婆塞,自今以后尽形寿不杀、不盗、不淫、不欺、不饮酒......」并对引见他归依佛的寿命童子致谢。次日,在王宫设斋供养佛。《大正藏》卷1,页109中~下。

[5] 计《阿阇世王经》二卷,后汉支娄迦谶译(《大正藏》卷15,626经,389页)。《阿阇世王问经》一卷,西晋法炬译(《大正藏》卷14,508经,页775下)。又同《大正藏》卷14卌,有《阿阇世王授决经》一卷,509经,777页。甚至连因阿阇世王的女儿所问之佛法,也命名为《佛说阿阇世王女儿有阿术达菩萨经》,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大正藏》卷12, 337经,页83下。

[6] 同注(2),拙译,页89。

[7] 同注(2),拙译,页147、152。

又见《阿育王传》卷 1,《大正藏》卷50,经2042,页 100下~101上。

又根据周祥光《印度通史》,大乘精舍印行,页74︰「阿育王有兄弟101人,彼杀死了九十九人,只剩下一个兄弟谛闲(Tishya)未戮」。周氏仅说,此是「根据钖兰民间所传」;根据同注拙译,提到︰「阿育王曾论到他兄弟们的妻子,反对他,辜负了他的善意。」

[8] 同注(7) ,周着同书︰「据希腊史家马穆斯豋所述︰当日羯𩜁伽拥有六万步卒,一千骑兵,一百象迹。」同注,拙译,页︰「在印度历史上,甚至在东方历史也是前所未有的。」

[9] 《阿育王传》卷 1︰「时有长者夫妻,相将入海采宝,到海中生一男儿,即立字名『海』,经十二年乃出海,逢五百贼劫其财物,杀害长者。于是,子海便出家学道。」游方到了阿育王的华氏城,认为有如地狱,便想逃出,守城的善梨及阿育王以杖打、火烧均不为所动,犹如结跏趺坐在千叶莲花中。海比丘的威仪感动了阿育王归依了佛法。《大正藏》卷50,页101中~下。

[10] 阿育王究竟主持的是第几次,有各种不同的认定,见拙著《中印佛学比较研究》页20,但这一件事是有的。

[11] 印顺长老《印度之佛教》,页95。台北︰正闻出版社,1985年出版。

[12] 同注(2) ,拙译︰页159~162,阿育王的事功与教化。页192~194。

[13] 《异部宗轮论》,《大正藏》卷49,页15上。

[14]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99。《大正藏》卷27,页510下~511上。

[15] 印顺长老《印度佛教思想史》,台北︰正闻出版社,1988年出版,页57~60。

[16] 《龙树菩萨传》,姚秦三藏鸠摩罗什有两译,应是译自不同版本,本文摘自《大正藏》卷50,页 184上~中。另一译在同卌,页185。

[17] 请参阅吕澄氏《印度佛教思想概论》页109:〈龙树学说〉,台北:天华出版社,1982年出版。及同注(11),页126,〈龙树的思想〉,页127~128。

[18] 《杂阿含》第十六︰「如是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台北︰佛光出版社,《新阿含经》二,页711)。

[19] 如《本缘经》,《大正藏》卷3~4;《法华》,《大正藏》卷9,以及其他方广大乘经典等,都是以救济众生者才能取得菩萨果位。

[20] 《摩诃般若波罗密经》卷 ,〈习应品〉第三。《大正藏》卷8,页223下~224下。

[21] 《中阿含》卷23,〈比丘经〉(台北︰佛光出版社,《中阿含经》二,页780。)

[22] 同注(21),卷21,〈真人经〉,页728。

[23] 《杂阿含》卷48︰「悭恪生于心,不能行布施,明智求福者,乃能行其惠」。无悭恪心之布施本身即是福。(台北︰佛光出版社,《杂阿含》四,页2153。)

[24] 《增一阿含》卷19,(台北︰佛光出版社,《增一阿含经》二,页699。)

[25] 《十诵律》第十,《大正藏》卷23,页75下、76下。

[26] 同注(25),页79下。

[27] 《妙华莲华经》卷4,《大正藏》卷9,页31。

[28] 《旧杂譬喻经》卷下,《大正藏》卷4,页517下。

[29] 《菩萨本行经》卷上,《大正藏》卷3,页108上~中。

[30] 《大般若波罗应多经》卷1,《大正藏》卷5,页3中。

[31] 《央掘魔罗经》卷2,《大正藏》卷2,页525中~下。

[32] 同注(10),卷4,页538上。

[33] 赖丽美《佛陀时代的社会风气探讨》,页93~99。中国文化大学印度文化研究所硕士论文,198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