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佛教美学 >>

法海本《坛经》的美学意蕴(4)

分享到:

   在有的佛教教义中,佛性本是外在于崇拜者之崇拜对象的一种空幻的属性。佛教有“净土”、“佛土”之说。佛土者,佛所住之国土、领土。《大乘义章》十九云,“安身之处号之为土,约佛辨土名为佛土。”作为一种佛教“理想”,佛性是净土、佛土的圆满属性,也是可被追求、执着的一种境界,毋宁说是人对彼岸、出世间的一种精神向往。因此,这种佛性论,是以此岸与彼岸、世间与出世间、人与佛原本对立、分离为逻辑起点的。
   法海本《坛经》断然拒绝这一逻辑起点。它明确地说:“法元在世间,于世出世间。勿离世间上、外求出世间。”(注:关于这一句,惠昕本、契嵩本与宗宝本《坛经》均作:“佛性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佛性(法)既在世间、在世间与出世间之际,那么,如“离世”而“外求”,是南辕北辙、似觅“兔角”而不得。法海本既说“佛性常清净”,又称“人性本净”、“世人性本自净”,可见在其世间即出世间的思维框架中,佛性与人性是同构的。佛性,既是可被追摄的人性之美的“本体”,也是因现实人性之受污染、不完美而用佛教“语汇”所虚构的一种人性模式,它是被颠倒、夸大的完美人性。
   由于在本体意义上,承认佛性即人性,“人人可以成佛”,这无疑消解了佛的权威性。因为既然“人人可以成佛”,也就无所谓“佛”。既然佛犹人、人犹佛,“即心是佛”,那么,这无疑等于解放了人自身。在美学上,这是将至高无上的佛降格为人,同时将人与人性上升到佛与佛性的高度。这种人对自身的精神提升,是人的自恋、自爱与自我崇拜,但在这崇拜之中,又体现出人的审美理想。它意味着,人可以在佛的辉煌、灿烂实际是虚妄的灵光中,真实地体验其自身的崇高形象。
   然而,彼岸与佛性的完美境界。本来就是观念的、逻辑的“存在”,而不是历史的、真实之现实的存在,因此,佛性与佛,恰恰因其是人性与人之颠倒、夸大的完美形式,也就便是人性与人的一种历史形态的异化形式。
   因此在观念上,佛与佛性的观念性建构,既是人对完美、崇高与自由之绝对的向往与追求,在这里,人无疑寄托着真正是属人的“终极”理想,又是人与人性之现实的真正的贬损与不自由。它既是人企图从对佛的偶像崇拜中“拔离诸苦”、回归于对自身的审美、是一种审美的“觉悟”,又因佛禅的“遮蔽”,是对现实审美的戕害。
   见性成佛 即心是佛 自救自度
   那么如何成佛呢?也便是如何在此岸、世间到达精神的彼岸与出世间、完成完美人格的建构与执着呢?
   《坛经》给人指明的唯一路径,是“见性成佛”、“即心是佛”、自救“自度”。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上本无什么“佛”的偶像,故不用指望有什么外在的、作为精神偶像的“佛”来接引你到“西方”。“西方”无“佛”。而“佛”即“菩提般若之知,世人本自有之”。“自性常清净”、好比“日月常明”、“世人性净,犹如青天,惠如日,智如月,知惠常明”。既然如此,那么试问,还有什么可能与必要迷失自性与本心而别求他“佛”呢?别求他“佛”就是迷失主体自身。既没有崇拜对象、也没有崇拜外在偶像之内在的精神需要,那么,这是从根本上消解偶像崇拜。崇拜的本质,是对象的神化,同时是主体意绪的迷失与迷狂。如果不再预设一个崇拜对象也便是主体意识的开始确立。而拒绝外界权威与偶像,让人自己独主地张扬主体意识,独自与这个世界进行“对话”并面对这个世界的挑战,这里,该具有多少葱郁的美学意蕴?
   《坛经》谈到“归佛”问题。法海本写道:“若言归佛,佛在何处?若不见(注:现)佛,即无所归。既无所归,言却是妄。”作为弘传佛性论而非般若学的《坛经》法海本,“归佛”当然是其要义。然而,它并没有主张“归”于他“佛”,而是“自性”复归、归于“本心”。“他”处本无“佛”在,何“归”之有?离“自性”无别“佛”、离“本心”无别“佛”。因此,如不“见性成佛”、“即心是佛”,便是非真实的“归佛”。既然崇拜他“佛”即外界权威不是真正的人之精神的归衣,那么大谈对他“佛”之类的崇拜,岂不是虚妄?这便是前引“既无所归,言却是妄”的意思。《坛经》在谈论这一重要的佛教命题时强调指出,由于众生自性本是圆满具足,所谓“归佛”,只是“自归”,岂有他哉?“经中即言自归依佛,不言归依他佛,自性不归,无所依处?”真是说得一点也不含糊。慧能在说法时要求他的门徒尤其在这一点上把眼睛擦亮,“各自观察(注:这里有“觉悟”义),莫错用意。”
   那么又如何是“自归”呢?法海本《坛经》说,“自归”就是不离世间、此岸的“自度”。只有“自度”,才是“真度”。慧能开导他的门徒说,“众生无边誓愿度,不是惠能度”。“自度”是自性觉悟,度,唯有依靠自己。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外在的“导师”可以代替你的“自度”,慧能自己决不承认是这样的“导师”。慧能说,“各于自身自性自度。何名自性自度?自色身中,邪见烦恼、愚痴迷妄,自有本觉性,将正见度。既悟正见,般若之智,除却愚痴迷妄众生,各各自度。邪来正度,迷来悟度,愚来智度,恶来善度,烦恼来菩提度,如是度者,是名真度。”“度”者,一般佛典所言“波罗蜜”也,意思是“到彼岸”。佛教有所谓“五度”、“六度”与“十度”之说。如“五度”:一、布施,慈心施物做好事;二、持戒,持种种戒律来慎身谨行律己;三、忍辱,忍天下难忍之辱,所谓难舍能舍、难忍能忍;四、精进,即难进能进、精勤不懈、勇励一切之善、矢伏一切之恶;五、禅定,心寂而止妄也。“六度”即前述“五度”加一“慧度”。意思是能观空、断惑、证理而渡生死海。至于“十度”,即在“六度”之后,加“方便度”(善巧方便、自积功德、度一切有情)、“愿度”(修上求菩提、下化芸芸众生之大愿)、“力度”(行“思择力”与“修习力”,修习思维诸法)与“智度”(修自利利他、普渡众生之智)。而慧能在法海本所说的“真度”,显然继承而主要是发展了一般佛典关于“度”的见解。
   其一,由于慧能的佛禅思想的逻辑基础是出世间即世间、彼岸即此岸与佛、人同一说,因此,其“真度”就在世间、此岸,并非要“度”到彼岸去。这种“真度”说,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传统佛教的内容,具有明丽的世俗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