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佛教美学 >>

法海本《坛经》的美学意蕴(6)

分享到:

   第三,道生仅将顿悟看作圆果,其顿悟说是其全部佛学的重要内容,而不是佛学本体论。而慧能的全部佛学,实际是围绕着“顿悟”来展开的。“顿悟”是其佛学的出发点,也是其归宿,具有本体意义。尤为重要的是,所谓顿悟,不在西方也不假于西方,此岸即是、当下即是;不假于外求,自性、自心清净即是,所谓“迷人念佛生彼,悟者自净其心”也。此之“佛就在心中”,心中之佛即顿悟。《坛经》说,“若自悟者,不假外善知识。若取外善知识,望得解脱,无有是处。”《坛经》不认为有一个“善知识”作为权威、偶像来接引众生“顿悟”西方,慧能本人根本不承认自己是“导乎先路”的“善知识。”真正的“自悟”、“自度”,是主体当下的觉体圆明,是一种最佳的主体精神境界。
   然而要紧处在于,既然所谓“客观之佛性”、“彼岸的佛性”之说法不能成立,那么,我们说顿悟是主体心境,实在是关于顿悟的一种“方便”说法。作为禅门“究竟”的顿悟,是恒常之自性清净、荡涤了污俗的自心、本心,它本自圆满,唯本独存,在逻辑上是“无对”、“无待”的。顿悟即常然湛圆之本体、烛照大千之宇宙精神;倘“方便”,入之于世而应之于人,那么,它是无生无死、无染无净、无悲无喜的一种“中性”境界,是非有非非有、非无非非无、非正非非正、非反非非反的“零度”的生存状态的“美”,读者若有“悟”于此,是禅悟,大抵也是诗悟了。
   在这一点上,可以引入一些禅诗文本来加深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禅悟有三境:“落叶满山空,何处寻行踪”。是追寻禅这一本体而未得的境界;“空山无人,水流花开。”开始斥破法执(事执)、我执(心执),已趋空寂、灿烂之境而实未彻底了悟;“万古长空,一朝风月”。一尘不染,本体突见,瞬间永恒,刹那已成终古,时间是瞬时永驻、空间则万类一体,最是禅境本色。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言禅悟三境,包括渐、顿在内。法海本《坛经》是南宗顿教“宗要”惟以第三境为是。
   这种禅的意境、作为完美的“空”(妙有)、作为本是圆融具足的宇宙精神。在王维的诸多禅诗中也出现过。
   王维(701-761)一生以诗、画名重于世。慧能入灭那年(713),王维还是一个13岁的少年才俊,但也一生对禅学很有修养。后曾亲撰《六祖能禅师碑铭》,阐述慧能佛学思想。该“碑铭”中所叙,所谓“无心舍有,何处依空”、“举足举手,长在道场;是心是情,同归性海”[8],实得六祖禅要真髓。清赵殿成笺注《王右丞集》,其《序》称王维“而又天机清妙,与物无竞。举人事之升沉得失,不以胶滞其中。故其为诗,真趣洋溢,脱弃凡近。”也颇得王维禅诗之堂奥。
   王维禅诗之名篇,如《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出鸟,时鸣春涧中。”《山中》:“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一向脍炙人口,读来惊心动魄。
   依笔者之体会,凡此禅诗“主题”(实际诗人撰此诗,并无“主题先行”,否则便非禅诗矣),以“空寂”二字便可概括。诗之意象丰富,芙蓉、桂花、山鸟、红叶、空山、春涧诸景,森罗于前,这与他诗无别。然而在别的诗篇中,可因景而触情、缘情,也许会激起无限遐思,建构人格比拟,如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悲者,秋之为气也”然。古今中外,无数的诗作都在喟叹人生、描述生老病死、喜怒哀乐。百在王维笔下,凡此一切都被消解了。无论春花秋月、山鸟红叶、夜静天寒,总之一切入诗之情景,都还原为“太上无情”的自本自色,原质原美。且观芙蓉自开自落、自长自消、关人底事?这里没有主观、主体的执拗,所呈显的,是宇宙的原本太一、一尘不染又圆融具足、没有诗人心灵的一丝颤动,连时空域限都被打破了。无尘心、无机心、无分别之心;没有任何内心牵挂、没有滞累、没有焦虑、没有紧张,也没有妄执,真正可以说是“零度写作”,做到“是心是情,同归性海”、“脱弃凡近”。
   王维的禅诗,不啻是法海本《坛经》佛性论及其美学蕴涵的别一文本。在此,禅悟与诗悟大致是合一的。合于何处?其一,都是直觉,直观;其二,都是突然而至;其三,都是自发、自由、自然而然、不为外力所强迫;其四,都静观而达于空寂、空灵;其五,都是无情感的“元情感”、无愉悦的“元愉悦”无审美的“元审美”。总之,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禅诗之“悟”即禅悟(注:禅悟与诗悟毕竟还有区别,拟另文撰述。)。严羽《沧浪诗话》说:“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可谓的论。
   而所谓“元审美”,是将一般人对自然与尘世生活沾溉以种种情感的审美“放在括号里”的“审美”。审美一旦“放”进“括号”加以“悬搁”之后,那么,人的审美世界、审美关系与审美过程,大约便只能是王维禅诗那般的“空寂”了。“空寂”是生命原本的空白与寂静,却并非一无所有,它是一种生命原始的“存在”。僧肇《涅槃无名论》说:“夫众生所以久流转生死者,皆由著欲故也。若欲止于心,既无复于生死。既无生死,潜神玄默,与虚空(空幻)合其德,是名涅槃矣。”涅槃即空寂,“斯乃穷微言之美”。道安《安般守意经》又说:“得斯寂者,举足而大千震;挥手而日月扪;疾吹而铁围飞;微嘘而须弥舞。”这种佛教的“空寂”、不是死寂,在“元审美”意义上,是人之生命出离生死烦恼、破心中贼、持平常心、顿悟人生、精神空灵的一种深邃境界。

【参考文献】
   [1] 丁福保编纂.佛学大辞典.[M],文物出版社,1984.第920页。
   [2] 龙树菩蕯著、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M].台湾新文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卷四六。
   [3][4] 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M]上册,中华书局,1983,第164、238页。
   [5] 赖永海.中国佛性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第30页。
   [6] 郭朋.坛经校释.[M],中华书局,1983,第17页。
   [7] 印顺.中国禅宗史.[M],上海书店,1992,第357页。
   [8] 王维.六祖能禅师碑铭[j].本唐文[M].卷三二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