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理论 >> 佛教哲学 >>

从海德格尔到禅(3)

分享到:

   印顺大师从《坛经》中摘录了两句话,作为禅宗特点的概括,一曰“见性成佛”,二曰“无相为体,无经为本,无念为宗。”前一句说的是目的,后一句是关于修持方法。(17)如果大胆越过文字记载的依据,结合习禅者的实际活动来看,我以为禅宗最大的特点是简洁化。
   佛法对于世界有自己系统的看法,为了体悟成佛的境界,还制订了诸多修行方法,这一切都有专门的术语。例如,为了阐述人的一切识见都是从人自己的心识、命根子变现出来的,佛法一般将种种“识”析为八种。最浅显易见的前五识是眼、耳、鼻、舌、身,它们分别对应于人的五种感觉:色、声、香、味、触。第六识称为意识,它能对前五识加以分辨计度;意识能独生,又称独头意识,它与前五识合称六根。第七识是意识的根,称为末那识。意识有间断,末那识则无间断,它常思量。常说的自我,就是出于对末那识的执着。末那识是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具备的,当它们向前去追求自己的生命时,就认定了有自我以及与自我相对的前境,即所谓我执与法执。第八识,阿赖耶识,是前七识的根本,我们的根生、器界都是它变现出来的,它也是一切业力寄托的地方。阿赖耶识在六道流转中生死轮回,但却不会坏灭。它是生命的种子,在主、客分别之前,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因此又称“真如”。禅宗不去理会这些复杂的说教,径把阿赖耶识称为心(自心、本心、自本心)或性(自性、本性、自本性),直接提出“见性成佛”的主张。
   与义理上的简洁化相应的是方法上的直捷性。对于佛教大多数宗派来说,成正果是一条十分艰难复杂的道路。这需要通过种种修持,去除一切邪念妄见,入于无的境界,以待发慧。修持的方法总结为戒、定、慧。然而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很难做到的,大活人总难免念念相续,即使对于入睡的人来说,也总是带有几分警觉的。禅的方法不强求入定,它是从反方向入手的。既然佛法的根本目的在于体悟自本性,既然人的种种日常作为都出于自本性,那么岂不是可以从自己日常的种种作为中去体悟自本性的存在吗?这就是禅的思路。从这一思路出发,坚睏了就睡,饿了就吃,专心致志做当下该做的事,这本来就是自本性的要求。于是就有“担水劈柴,无非妙道”的说法。有一则公案反映了在日常中体悟佛性的经验:一个和尚跟师父习禅多年未得开悟。一日他在园中锄地,锄头击中一块石子,石子飞起击中竹篱,一声清脆的撞击声传入耳中,这个和尚当下释锄,体验到开悟的无限欣喜。如欲对这个公案作一点解释,大概是指,在空旷静谧的田园里,响起了“?”的清脆一声。四周里只有我才能感受这声响,我也是造成这声响的原因,尽管不是故意的,这一切都因为我就是灵气独钟的这一个。这是在“心生种种法生”的当下体悟自本心。
   禅宗还以不立文字著称。这不是因为对禅的中国化有重大影响的六祖慧能不识字造成的。不立文字也是禅宗简洁化的表现;同时从根本上说,对自本性的体悟是每个人自己的真切感受,一旦形诸语言文字,便已隔了一层;况且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总是“分别识”。所以禅宗强调不能死背教义,要防止“口头禅。”于是我们看到,那些记录下来的公案,对于禅宗来说十分重要,它们是个人体悟佛性的活泼泼的例证。公案几乎取得了“经”的地位。但是即使如此,禅认为公案也是不可重复的。
   禅对于佛教进行简洁化改革的结果,使佛学从经文教义走向了生活,从生活来阐述佛法。这样,禅是更接近于世俗哲学的。在现代,由于铃木大拙等人的弘扬,禅走向了世界。铃木大拙本人是中日传承临济宗一派禅学大师,他对西方哲学并有深厚造诣。他往往针对西方人的某种见解和思想方法直接用英文阐发禅理,因而更易为西方人理解。对于那些充分意识到西方传统本体论哲学已经走到尽头、需要寻找新的哲学表达方式的哲学家来说,包括禅在内的东方哲学更是他们所关心的。
     不同语言中的相同旨趣
   分别叙述了海德格尔哲学和禅宗大意后,让我们对这两者试作一比较。
   1.轮廓的比较。海德格尔自述禅说出了他想说的一切,这当然不会指个别的枝节,而应当指总的精神、宗旨方面的相似。这要求我们透过术语的表面差异,看出本质的内在一致或相似。
   禅的宗旨自然在于开悟成佛,即所谓“悟道”。“悟道”是一种境界,在此,整个世界和人生变得通体透澈,自己成了一个自觉的生活者。“‘悟’使人生变得更快乐了,使人的视野拥抱着整个宇宙。”(18)
   从表面上看,海德格尔哲学同上述禅的精神是格格不入的,他的哲学给人一种悲观虚无的印象。然而我们须注意,他的许多著作是针对着现代社会对人的精神的压抑而作的,此外,当他正面论述对人生的看法时,会给人一种不同的感觉。他认为,人生就是诗意,应当是美妙无比的。他曾引荷尔德林的一句诗“充满欣悦,有诗意地,人居住在这个地球上”作为他一次讲演的中心。(19)至于人们由于对实际生活的乏味、无诗意而不满,在海德格尔看来,这恰恰说明人生就其本质和原始意义来说应当是诗意的,不然人们不会有所不满。这恰如一个盲人之为盲人,按其本性来说应该是被赋予视力的。一段木头是决不存在失明问题的。这种比喻暗示现代人处于迷妄之中。关于“是”的意义的追问,就是为了获取世界和人生的真谛、揭示生活的本来意义。这个“是”在其后期哲学中更是明示为“天命”、“真理的天命”,并比诸于中国哲学的“道”。(20)
   以上的比较,只是一个大概的轮廓。进一步的讨论还应当展开两者的一些具体论述。
   2.关于对世界的看法。在佛学中,世界被认为无非是地、水、风、火组成的,称为四大,它们是人的色、香、味、触中产生的感觉形象的综合。由于感受经验是流转变迁的,因此有“四大皆空”的说法。但是我们不能就认为佛学主张世界是空无,不存在。因为生命的种子阿赖耶识(即性)是在世界中轮迴流转的,没有世界也不会有人。“四大皆空”这个极端的说法不过是要突出“万法缘识”、“心生种种法生”的意思,即我们所见出的事物是经过人的认识能力加工过的东西,而非事物的本来面目“真如”。这样的东西也称为“色”,故有“色空”之说。我觉得“色”、“法”正是胡塞尔、海德格尔所谓的“现象”。当海德格尔改革性地用西方哲学史上流传下来的概念“是者”来表达现象界的事物时,倒是恰好表达出了佛学所要表达的意思。因为凡我们所谓的“是者”,总是人有所识别、判断、描述的东西。海德格尔是把世界当作这样的“是者”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