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南方文献所传有黑阿育和法阿育二人,相隔一百年。“黑”在佛教多用为“恶”之义。如 “白业”即善业的意思,“黑业”即恶业的意思。这就是说,所谓黑阿育,可以理解为恶阿 育,而法阿育可以理解为善阿育。
其实,佛灭后二百余年时的阿育王,在他即位初期时是非常暴恶的,被人们称呼为“旃陀阿 输柯王”。?[24]旃陀,即暴恶可畏的意思。阿输柯、即阿育,是 音 译的同译异写。传说他在即位后的第五年时,发心皈依佛教,宣扬正法,这时又得到“法阿 育王”的称号。这样,黑阿育是指他的前半生,法阿育是指他的后半生,说的都是一个人。 这个黑阿育并非佛灭后百年时出世的那个伽罗阿育王。
伽罗阿育亦被称为“黑阿育”,这与他的名字的含义有关系。考梵本《阿育王传》中,列举 摩揭陀国历代诸王,有王名Kakavarna,意为乌色(耳)。但南传文献中,一转而为Kalasoka ,意为黑无忧。此传的梵本于今尚存,所以在学术界,对于伽罗阿育(Kalasoka黑无忧即黑 阿育)之实有其人,皆不敢轻率地予以否定。
如前已述,佛后百年第二结集是当伽罗阿育之世的。而南方上座部的第三结集,以及大众部 分出三部(制多山部、西山住部、北山住部),这是当佛灭二百年以后阿育王治世之时。
清辩《中观心论释》传正量部说:佛灭一百三十七年难陀王时,僧众争论亘六十余年之久云 云。是佛灭二百年始有阿育王,与《岛史》足相证明。
关于大天的其人其事,南北传述不同,中国汉地和西藏所传亦不同。世友造《异部宗轮论》 说佛灭后百有余年和第二百年满时,各有一位大天出世。并说上座、大众这根本二部的分裂 ,其原因是由于“大天五事”之争。
关于大天妄说五事的因缘和因此导致上座、大众两部分裂的经过,详载于北传文献、有部论 典的《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五百大阿罗汉等造·唐玄奘译·共二百卷)卷九十九。大意说 ,昔时末土罗国一商主有子名大天,先犯三种逆罪(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后至波吒梨城 (华氏城)的鸡园寺(阿育王所建)出家,他天资聪慧,出家不久便能诵持三藏文义,又擅口才 ,颇善教化,以致获得许多人的信仰。国王也经常请他入宫受供或说法。
由于大天自称已得阿罗汉果,却在日常生活中暴露出与阿罗汉不相称的一些现象。诸如因其 不正思惟而泄不净、欲使弟子们亲附喜欢而予授记得果、对事物的了知和对圣果的证得进行 解释、以及其虽然造恶而善根未断故夜中喊叫“苦哉”等诸种问题,以致受到弟子们的询问 ,大天不得不用些似是而非的道理来掩饰自己以搪塞弟子们。于是遂有“大天五事”的产生 ,因而引起鸡园寺僧众激烈的论诤。不得已,国王亲自来到寺中镇抚,采用大天的意见, 依据多数表决的办法进行裁定。结果,遂分为两部:一为上座部,一为大众部。?[25]
以上是《婆沙论》所述关于大天之事的大要。
关于所谓大天犯三逆罪等事,学术界(无论信从南传或北传文献者)皆认为这是北方上座部( 包括犊子部)因其派势受抑,“乃咒诅之如恶魔”(印顺法师语)和所出之“谗诬”(吕?DA49?先生 语)。所以,被认为不是实在的事情。又在《婆沙论》中并没有说明大天时代的国王名,以 后由世友的叙述,才确定为当阿育王时。?[26]以上是北传的第一 位大天——叫作“舶儿主大天”的情形。 关于北传的第二位大天,名曰“贼住大天”,其事见世友造《异部宗轮论》。文云:“(佛 灭后)第二百年满时,有一出家外道,舍邪归正,亦名大天。于大众部中出家、受具、多闻 、精进。居制多山,与彼部僧重详五事。因兹乖诤分为三部:一制多山部;二西山住部;三 北山住部。”?[27]
以上是北传文献中关于两大天的传述。让我们再看看南传文献的传述。觉音著《善见律毗婆 沙》卷二说阿育王之子摩哂陀出家受戒时,依目犍连子帝须为和尚,“摩诃提婆(Mahadeva ,译云大天)为阿?梨授十戒”。迨华氏城第三结集过后,摩诃提婆(大天)被派往摩醯娑慢 陀 罗国(今南印度弥苏罗地方)弘扬佛法。如律文说:“摩诃提婆,有大神力,得三达智,到摩 醯娑。为说天使经,度脱诸众生,四万得天眼,皆悉随出家。”?[28]可见,大天是一位高僧,他不像北传所描述的那样。
又,属小乘论部的《分别功德论》(共五卷、失译,附后汉录)卷一说:“唯大天一人是大士 ,其余皆是小节。”?[29]还有《瑜伽师地论略纂》卷一更为明确 地 说:“大天名高德大,果证卑年。王钦贵风,僧徒仰道。既卓荦无侣,遂为时俗所嫉。谤之 以造三逆,加之以五事。”[30]于此益可见其北传的诸多失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