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表可见十八部重要派系皆在十八师行化之地。玄奘、义净游学印度时尚无改变。故十八 部即在佛灭后二百年间一时裂出。即由十八大德等传开,十八部之名乃普遍。天下皆知有十 八师其人。由有十八师而后有十八部学之分。
故后来十八部说无论若何变化,或增或减,皆必保存十八之数。汉、藏、锡兰各籍传说十八 部名,何以极为参差、无有统纪?亦由此而得解释。是故若废第三结集,则部派之所由形成 ,全不得明。”?[34]
至于第三结集一事为什么不见载于北传诸文献呢?吕先生认为,这是由于印土的诸部执,流 行既久,又逐渐合并,最后说一切有部盛行起来。该部为夸扬自宗,以求胜他,传述每有失 实。也就是说,囿于宗派的偏见,所以北传典籍没有记载此事。
不过,在北传典籍中,也并不是绝对没有记载第三结集的。梁真谛译《部执异论疏》(《三 论玄义》冠注所引)中记云:“阿输柯(阿育)王于大天死后,由罽宾国 迎请诸阿罗汉重诵三藏,即第三会诵也。”?[35]在北传诸文献 中记载第三结集的,大概可以说就是这一部。
关于十八部之名数,印顺法师也说:“旧传十八部之说,各传共许而所说不同。玄奘承后期 之说,以十八部为末派,以上座、大众为根本;合于《文殊问经》‘十八及本二’之说。真 谛支离其辞,除大众而言十八。《文殊问经》无说假部。依锡兰所传之十八轨范说,合上座 、大众于十八部,非二十也。若加后起之学派,其类实多。藏传各说,一一求合于十八,而 亦彼此不定。总之,佛教演为十八部,于佛元二、三世纪间,为众所周知之事实。迨学派更 多,兴废不一,言十八者多无从确指,或加本二成二十也。其最初者究何所指,除众传一致 者外,似难决定。”?[36]
注释:
[1]《部执异论》,《大正藏》卷49,20a。
[2]《十八部论》,《大正藏》卷49,18a。
《异部宗轮论》,《大正藏》卷49卷,15a。以列三论,梵本是一,汉译成三。其中,《十八部论》在《历代三宝记》卷十一中记为陈·真谛译,宋、元、明藏本皆作失译人名。考此论偈中有“罗什法师集”之句,又论文“他?E64C罗”一名下,有“秦言上座部也”的小注;盖秦即什师时的姚秦。又,吉藏大师在其《三论玄义》中亦认为《十八部论》即《分别部论》是罗什所译。[3]《阿育王传》卷1,《大正藏》卷50,99c。
[4]《阿育王经》卷1,《大正藏》卷50,132b。
[5]《大庄严论经》卷9,《大正藏》卷4,309c。
《僧伽罗刹所集经》卷下,《大正藏》卷4,145a。
《贤愚经》卷3,《大正藏》卷4,368c。
《杂譬喻经》卷上,《大正藏》卷4,503b。
《众经撰杂譬喻》卷下,《大正藏》卷4,541c。
《杂阿含经》卷23,《大正藏》卷2,162a。
《阿育王传》卷1,《大正藏》卷50,99c。
《阿育王经》卷1,《大正藏》卷50,132a。
《大智度论》卷2,《大正藏》卷25,70a。
《分别功德论》卷3,《大正藏》卷25,39a。
[6]《大唐西域记》卷8,《大正藏》卷51,911a。
《南海寄归内法传》卷1,《大正藏》卷54,205c。
[7]《异部宗轮论》,《大正藏》卷49,15a。
《十八部论》,《大正藏》卷49,18a。
《部执异论》, 《大正藏》卷49,20a。
《大乘无想经》卷4,《大正藏》卷12,1097c。
《摩诃摩耶经》卷下,《大正藏》卷12,1013c。
[8]《法显传》,《大正藏》卷51,865a。
[9]《善见律毗婆沙》卷2,《大正藏》卷24,687a。
[10]《善见律毗婆沙》卷2,《大正藏》卷24,686c。
《善见律毗婆沙》卷2,《大正藏》卷24,687b。
[11]《善见律毗婆沙》卷2,《大正藏》卷24,682a。
[12]《善见律毗婆沙》卷3,《大正藏》卷24,691c。
[13]吕?DA49?《谈佛灭年代》,《佛灭纪年考》(《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97册),195页,大乘文化出版社,台湾,1979年。
[14]《阿育王传》卷7,《大正藏》卷50,126b。
[15]《达摩多罗禅经》卷1,《大正藏》卷15,301。
《舍利弗问经》,《大正藏》卷24,900a。
[16]《付法藏因缘传》卷2,《大正藏》卷50,303b-c。
《阿育王经》卷7,《大正藏》卷50,152c。
[17]《善见律毗婆沙》卷2,《大正藏》卷24,684b。
[18]《摩诃僧?ECF3?律》卷23,《大正藏》卷22,493b。
[19]《善见律毗婆沙》卷1,《大正藏》卷24,677c。
[20]《撰集三藏及杂藏传》,《大正藏》卷49,3a。
《分别功德论》卷1,《大正藏》卷25,32b。
《大唐西域记》卷9,《大正藏》卷51,923a。
[21]《部执异论》,《大正藏》卷49,20a。
[22]吕?DA49?《谈佛灭年代》,《佛灭纪年论考》,204-20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