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經中有不少與大乘有關的辭彙與思想,例如大乘、小乘、三乘、法身、他土他方佛、三耶三佛、如來(音譯怛薩阿竭)、六度無極 [1](六波羅蜜)、「空」思想、大慈大悲、無上正真道、佛像、造像功德、造寺之福、經典書寫功德、女人成佛等,這些都是大乘佛教之後才宣說的內容。從這些點看來,《增一阿含經》是各部阿含中最晚成立的,或許它並不屬於特定的部派,而說不定是大乘行者為了教化民眾所編輯而成。
在各大乘經典中,有不少名相、章句與教理學說,是源自阿含經與部派的教說,因此,這些大乘經典的作者必然通曉阿含經與部派的教理學說,相對地,缺乏阿含經與部派佛教知識的在家信眾,絕對無法撰寫出這些內容。或許是部派中,深諳部派佛教的缺點,又有能力的宗教師(法師)脫離部派,而倡導他們理想中的佛教吧!至於這些大乘行者來自何處、何種部派,就完全無法得知了。然而,同屬初期大乘的諸多主張中,也有種種差別,有的宣說供養佛塔、諸佛遍滿十方世界,有的宣講般若波羅蜜「空」的理論等,因此它們產生的地區與部派應該也不相同。
初期大乘經典兩大系統—信仰與理論
初期大乘經典可分為以信仰為中心的「念佛」,與重視理論的「般若」、「空」思想等兩大類。前者宣揚的是念佛思想,內容包括佛的本願、念佛、供養佛塔、造塔、轉女成男、十善業、八齋戒、懺悔、隨喜、勸請等。後者則以般若經中的理論為核心,內容有「空」思想、僧那僧涅 [2](被鎧)、般若波羅蜜、薩婆若 [3](一切知)、修道階位、無生法忍、一生補處,以及經典的書寫、受持、讀誦、解說等。兩者共通之處有十方佛、授記思想、六波羅蜜、正定聚、不退轉、迴向思想等。又,初期大乘經典中也有將上述兩種思想併用、折衷的。
大乘與部派的關係
明治時代以來的日本佛教學者,主張大乘佛教是從大眾部發展而來,而非源自上座部,這可能因為他們是就佛教理論開展的面向來探討的關係。最初玄奘大師的高徒—倡導法相宗的慈恩大師窺基(632-682),將大、小乘一切佛教總分為八宗;另外華嚴宗的賢首大師法藏(643-712),在這八宗之外再加二宗而成十宗,兩者都是將佛教的教說由淺到深排列。茲將十宗略釋如下:
一、我法俱有宗(主張「我」、「法」皆為實有):「犢子部」主張有「我」,認為「我」與「法」(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等)都是實有的,因而被其他部派抨擊為附佛外道。
二、法有我無宗(主張「法」為實有,而「我」非實有):否定「我」的存在,但主張「法」(一切法分為五位七十五法)遍三世而實有,是「一切有部」的主張。
三、法無去來宗(主張「法」只存於現在,過去與未來的「法」並非實有):對於「法」的存在與否,主張現在有體、過未無體(只有現在「法」有實體,過去、未來「法」無實體),是「大眾部」其中一派的主張。
四、現通假實宗(主張現在「法」有假法,也有實法):不僅過去、未來的「法」非實有,現在諸法也不全是實法,其中還有假法,這是「經量部」與「說假部」的主張。
五、俗妄真實宗(主張世俗諦是虛妄法,唯有真諦才是實法):認為前者所說的實法中,凡夫的世俗法仍是虛妄,唯有聖者的真諦(第一義諦)之「法」才真實,此為大眾部中「說出世部」的主張。
六、諸法但名宗(主張所有的存在都是假法,只是名字而已):凡聖一切法皆非實有,只是言說的名句而已,這屬大眾部中「一說部」的主張。
七、一切皆空宗:此屬大乘中觀派(三論宗)的主張,該宗以般若經為旨趣,認為五蘊等一切法皆空無自性。
八、真德不空宗:認為妙有的真實之德並非空無,這是「法相宗」(《唯識論》、《攝大乘論》等)與「法性宗」(《大乘起信論》等)的主張。特別是宣說具備常、樂、我、淨真實之德的佛性與如來藏思想的「真如緣起說」,即屬於此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