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繼此種說法,並加入考古學資料而予以論述的是靜谷正雄的《初期大乘佛教之成立過程》一書(頁 25),其中記載著:「從佛塔教團的本來性格發展出在家屬性、信仰上的性格,可說與初期大乘佛教關係最為密切。」
附帶一提,隸屬部派佛教中保守上座部的法藏部,其傳承的聖典中,含攝著與大乘有關的菩薩藏。又,在法藏部的學說中,也有與般若經、《華嚴經》等初期大乘經典一致或類似的主張,如關於十二分教與十二頭陀的說法。而且,初期大乘經將色界天分為二十一天或二十二天,此類說法也未見於法藏部以外的部派。一般部派是將色界分為十八天,即初禪至第四禪天各為三天,共十二天,另加上第四禪的五淨居天與無想天等六種天,合為十八天。然而,在法藏部與《般若》、《華嚴》諸經中以初禪至第四禪天,各為四天共十六天,加上五淨居天共為二十一天,再加無想天則為二十二天。
此外,各部派的律藏中,唯有法藏部《四分律》的戒條中,包含了二十六條有關佛塔與佛像的規定,而這些規定也未見於其他部派的律藏中。凡此種種,都顯示出法藏部與佛塔崇拜的初期大乘有很深的關係吧!
但這不過是其中一例而已,到目前為止,由於資料缺乏,無法進行周密的研究。因此,大乘與部派的關係,尚未進入具體論述的階段,且此時也無必要。總之,應可認為大乘運動是印度各地的部派,為匡正部派佛教的弊害與缺點,而直接、間接地發起的吧!還有不能忽略的是,在各部派的阿含經中,也蘊育著大乘思想與信仰的芽苗!
阿含經與大乘的關係
前章(見本刊第 70 期,頁114-135)已揭櫫阿含經中多處貫通大乘而屬於高層次的教說,然而自原始佛教到部派佛教,也發展出通俗的業報說和與之相關的本生故事、菩薩思想,而這些教說與大乘佛教有很深的關係,應該詳加探究。
如前所述,原始佛教是從高層次立場宣說觀念性的教理學說,而到部派佛教則演變為陳述通俗、具體性的事實,如依因果業報而說三界輪迴思想,與依胎生學而說十二緣起等。其實,以具體的事實來述說因果業報的新興經典在部派以前就已出現,如以釋尊前生為主的菩薩故事,或佛弟子們的前生故事等皆是。
一般將這些前生故事稱為「譬喻」(avadAna),也可名為「英雄故事」,此即善因善果的因果業報故事,是說明現今偉大的人物不只是憑藉當世努力就能作育而成,乃由於過去世種種善業的果報而成就。通常將佛弟子們的前生故事稱為「譬喻」,而特別將釋尊的前生故事稱為「本生」(jAtaka),所謂「本生」意為「菩薩 [6] 的譬喻」。
本生故事的萌芽可見於阿含經與律藏之中,而後有多達五百則以上的故事所編成的「五百本生」,於是產生所謂「本生經」的文學形式。另在巴利《小部》中也有《譬喻經》(日譯《南傳》冊 26-27;《漢譯南傳》冊29-30),以韻文形式敘述將近六百則佛弟子前生的故事。
本生故事的經典
巴利《小部‧本生經》五百四十七則故事,詳細收錄於《南傳大藏經》共十二冊的經書中(日譯《南傳》冊 28-39;《漢譯南傳》冊 31-42),又《小部‧所行藏經》(日譯《南傳》冊 41;《漢譯南傳》冊 44)也有以韻文形式敘述的三十四則本生故事。漢譯佛典中的本生故事,雖不像巴利藏那樣多,但在《生經》[7] 與《六度集經》中仍有數十則故事,而在《雜寶藏經》中也有譬喻與本生故事。
梵文方面,則有後世集成三十四則故事的《本生鬘論》(JAtakamAla)。早在西元前二至一世紀前後,就有相當多的本生故事雕刻於巴呼特(Bharhut)與桑奇(Sanchi)等地的佛舍利塔周圍的石欄楯上,可知本生故事自古以來就極為有名。
以佛弟子等的前生與訓誡故事為題材的譬喻經典,除了巴利本的《譬喻經》之外,漢譯與梵文典籍中也有種種的譬喻經,且似乎一直到後世都還持續地編纂著。本生與譬喻的故事,有些是佛教特有的,有些則是佛教以前就流傳於印度的史話、寓言、童話、民間故事等,也有部分與印度教或耆那教共通。當中也有從印度經由阿拉伯傳至歐洲而編入伊索寓言的,這或許與佛傳及菩薩傳曾流傳到基督教有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