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佛與菩薩的修行
還有,巴利《小部‧佛種姓經》(日譯《南傳》冊 41;《漢譯南傳》冊 44)敘述過去二十五佛與二十八佛的事蹟,同時也談及為完成佛道,身居候補佛位的菩薩,必須歷經三阿僧祇百大劫或四僧祇百千劫的漫長時間修學。所以,釋迦佛過去修學菩薩道時,曾親近、禮拜、受教於數百千萬的過去佛,並曾接受將來必定成佛的預言(授記)。《佛種姓經》中所述的以上種種,共同闡揚於各部派間,那些過去佛的故事也流傳於各部派間,大乘佛教並受其影響。
具體敘述因果業報說的,除了前述「本生」與「譬喻」之外,在巴利《小部》中還有《天宮事》與《餓鬼事》,此兩者均以韻文作略述。《天宮事》(日譯《南傳》冊 24;《漢譯南傳》冊 27)有八十五則故事,是述說前世累積布施、持戒等善業的人,今世會出生於天界,享受種種福德。反之,《餓鬼事》(日譯《南傳》冊 25;《漢譯南傳》冊 28)的五十餘則餓鬼故事,則描述前世不斷造作慳貪等惡業,今世才會投胎於餓鬼界,遭受因飢渴而引生的種種苦惱。據說神通第一的目犍連,以神通力遊歷上自天界下至地獄、餓鬼等世界,因而述說善惡趣有情眾生的各種相狀。
然而,有關釋尊教說的「法」,稱為「九分教」與「十二分教」,也就是有九種或十二種的教說。其中有些項目關係到因果業報或與大乘佛教有關,前述「本生」與「譬喻」就包含在「十二分教」中,又「十二分教」中的「授記」與「方廣」也與大乘有關連。雖然「授記」(又稱受記、記別)本來並無一定的含義,但後世因取從佛處得到將來必定成佛的預言之意,所以便視其與菩薩修行有關。「方廣」正是「大乘」之意,原來巴利語稱之為「毘佛略」,並無「大乘」之意,但該語後來轉化為「方等」或「方廣」之意,後世因而視其為「大乘」的同義語了。
大乘的同義詞—「授記」與「方廣」
授記(vyAkaraNa)原來是「記說」之意,指佛陀因弟子們的請法,而給予詳細的解說。因為該語多運用於佛陀敘述弟子們死後的命運,後來集為「記別」或「授記」,因而演變為佛對弟子們未來成佛的預言,而大乘佛教也採用了「授記」一詞(授予記別或接受記別)。
其次,「方廣」在巴利語稱為「毘佛略」(vedalla),兩者的意思、內容並不相同。「毘佛略」的原意是對教理等反覆進行問答,意味著問答內容逐漸深化,是問答體的經典。《中部》傳承了大小毘佛略經,其他部派則稱它為「方廣」(vaipulya),而轉變為「廣說甚深法義的經典」之意。在大乘佛教中,「方廣」為「大乘」之意,也稱為「方等」(vaitulya)。從詞態變化上來看,可能是vedalla 轉化為 vetulla (即 vaitulya 方等),再轉化為 vepulla (即 vaipulta 方廣)的吧!
換言之,釋尊說法的「十二分教」中,涵蓋了與大乘有關的本生、授記、方廣等項目,這些項目早在部派以前的原始佛教就已萌芽,且各部派承傳本生故事與授記說等與菩薩相關的經典,大乘說很有可能即因此而展開。
正如大乘佛教又稱為「菩薩乘」,大乘成立與發展的最大要素是菩薩思想。一般認為與菩薩修行有關的「波羅蜜」與「授記說」等,由於各部派皆有傳承,所以並無必要追究大乘菩薩思想是由哪個特定部派開始倡導。總之,大乘佛教運動在西元前後興起後,便如燎原之火,擴及印度各地。
而且,即使同屬大乘經典,如《般若經》、《華嚴經》、《法華經》、《無量壽經》等,也都各有其獨特的教理學說,因此可推想這些經典是由不同地區、立場的人士所編纂,並各自歷經漫長的歷史演變而成立的。因此,同屬最早期的大乘經典,在般若諸經中,《小品般若》與《大品般若》是同系統,而《金剛般若》就多少與此兩者有些不同。雖然三部經在思想方面幾乎相同,但其中的用詞卻不相同,如前兩者經常出現「五蘊皆空」、「一切皆空」的「空」字,《金剛經》卻完全不用。
般若經典的成立
現存的般若諸經中成立最早的是小品系的《八千頌般若》(同本異譯有《道行般若經》、《大明度經》、《小品般若經》等),其中《道行般若經》已在二世紀後葉譯成漢文。其次古老的是大品系的《二萬五千頌般若》(相當於《放光般若經》、《光讚經》、《大品般若經》),其中《放光般若》在三世紀末漢譯出來。而《金剛般若經》也成立得很早,與《小品般若經》、《大品般若經》同時於五世紀初由鳩摩羅什漢譯完成。大乘初期以闡發般若思想為主,以上三種經均屬此時期的經典,關於《金剛經》與另兩部經典成立的先後,學界雖有異說,但一般認為《大品般若》、《小品般若》成立最早,其中又以《小品》為先,繼之為《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