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缘起
心是莲花是由居士自发组织建立的一个佛学平台。
《莲心论坛》交流
论坛事务区》 《莲心佛音区
莲心研修区》 《莲心红尘区
佛教人物
高僧|法师 大德|居士
信仰
菩萨信仰 诸佛信仰
您所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佛教历史 >> 印度小乘佛教史 >>

從部派佛教到大乘佛教(7)

分享到:

「六念」是希求出生天界,屬於輪迴、有漏善福的在家信仰,而大乘的念佛則是發願脫離輪迴,希求往生無漏淨土,兩者間有所差異。亦即六念是祈求世俗福報,大乘念佛則以正覺的境界為理想。

其次,關於菩薩思想,部派佛教中所說的菩薩性格尚未確定,而初期大乘的菩薩,則與念佛往生的情形相同,確定是達到覺悟境界的人。例如《華嚴經》述及「初發心時便成正覺」(菩薩在初發菩提心的當下,就已得自覺的覺悟),可知菩薩從初發心的起點開始,就已經立於自覺的覺悟境界了。如此即是指大乘佛教的菩薩並非凡夫菩薩,而是在初發心的同時,便是聖位菩薩了。

而且菩薩的修行稱為「波羅蜜」,所謂「波羅蜜」是究竟、圓滿的意思,所以「般若波羅蜜」是指最高、最徹底覺悟的智慧,與凡夫有漏的智慧不同,漢譯通常將「波羅蜜」譯為「到彼岸」(到達覺悟的彼岸),意指脫離凡夫的此岸,到達覺悟的彼岸。因此,與前說「波羅蜜」為最高、最徹底的覺悟意思相符。此外,布施波羅蜜與持戒波羅蜜也意味著究竟圓滿的無漏布施與持戒,並非原始佛教「六念」中所說有漏凡夫的布施與持戒。

如此說來,在大乘佛教中,菩薩從初發菩提心邁向波羅蜜修行的出發點開始,便立於自覺的覺悟境界,這與部派佛教的阿毘達磨中,以世俗凡夫的立場為主來論究,有著天壤之別。這是將部派佛教視為小乘(劣乘),而菩薩乘為大乘(勝乘)的理由。

如前所述,釋尊在理論方面宣說四諦與緣起的道理,讓眾生遠塵離垢,證法眼淨;在信仰方面依「四不壞淨」,使眾生歸依佛、法、僧三寶,並奉持殊勝的戒法,而確立其對三寶的正信與對戒法的堅定,藉著這兩個面向將所有人引導至覺悟的境地。同樣地,大乘佛教不論是理論層面上,依諸法實相的般若波羅蜜,或信仰層面的念佛思想上,兩者都在菩薩修道之初發菩提心時,就以覺悟的境界為終極目標,這就是初期大乘佛教的特色。

【譯註】

[1]「六度無極」即六波羅蜜。「波羅蜜」舊譯作「度」,因菩薩六度的行法無窮無極,故又稱「度無極」。
[2]「僧那」舊譯為弘誓、大誓,「僧涅」譯為自誓,俱指菩薩的四弘誓。另據《玄應音義》記載,「僧那僧涅」應為「摩訶僧那僧涅陀」,舊譯「摩訶」為大;「僧那」為鎧,乃比喻四弘誓之語;「僧涅」為著或莊嚴。故「僧那僧涅」為「著大鎧」之義,即《大品經》中所謂「大誓莊嚴」。
[3]「薩婆若」指如實證得一切智慧的覺者,是佛的別稱,與「一切智人」、「一切智藏」同義。
[4] 演培法師譯,《大乘佛教思想論》(台北市:天華,1991),頁 42。
[5] 釋印海譯,《淨土教起源及其開展》(美國加州:法印寺,1994),頁 20。
[6] 從歷史上看,「菩薩」這名稱最先是釋迦牟尼佛在成道前所專用的稱呼,也是原始佛教到部派佛教時代,早期佛弟子對釋迦牟尼佛的稱呼。過去世的釋尊、佛的前生也稱「菩薩」,此處即是此意。
[7]《生經》是漢譯經典十二部經中,屬本生經者,其他尚有《六度集經》、《雜寶藏經》、《譬喻經》、《賢愚經》、《撰集百緣經》、《菩薩本行經》、《菩薩本緣經》、《菩薩本生鬘論》等。
[8]「一乘」係與「三乘」相對的教法,「一乘教」是令一切眾生悉成佛果的教法。《法華經》的「一乘」說,主張「一乘真實、三乘方便」。「三乘」教法謂眾生在修習佛法時,有聲聞、緣覺、菩薩等三種差別,而「一乘」教法則主張小乘的聲聞、緣覺教法最終將與菩薩乘的行者相同,都將成佛。因為聲聞乘與緣覺乘的教法只是一種權巧方便,並非佛陀的本懷,而以成佛為最終歸趣的「一乘」教法,才是佛陀弘法的真正意趣所在。

編者按:本文為水野弘元著《佛教的真髓》一書之第十一章,文中明體字為其發表於《大法輪》雜誌之原文,仿宋體字為結集成書後的補述內容。本書中譯本將由香光書鄉出版社出版。